词典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的意思
sūnbīng

孙子兵法

简体孙子兵法
繁体
拼音sūn zǐ bīng fǎ
注音ㄙㄨㄣ ㄗˇ ㄅ一ㄥ ㄈㄚˇ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ūn xùn,(1) 同“逊”。

zǐ,(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组词】: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2) 植物的果实、种子。【组词】:菜子。瓜子儿。子实。(3) 动物的卵。【组词】:鱼子。蚕子。(4) 幼小的,小的。【组词】:子鸡。子畜。子城。(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例句】:子弹(dàn )。棋子儿。(6) 与“母”相对。【例句】: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7) 对人的称呼。【组词】: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组词】:孔子。先秦诸子。(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例句】: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10) 用于计时。【例句】: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组词】:子爵。(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组词】:旗子。乱子。胖子。(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例句】:敲了两下子门。(14) 姓。

bīng,(1) 武器。【组词】:兵器。兵刃。兵不血刃(兵器上面没有沾血,指不经过战斗而取得胜利)。(2) 战士,军队。【组词】:兵士。兵卒。兵丁。兵戎相见(指武装冲突)。(3) 与军事或战争有关事物的统称。【组词】:兵法。兵家。兵机。兵衅(战争的争端)。兵书。兵谏(进谏时以武力要挟,迫使必从)。兵荒马乱。兵贵神速。

fǎ,(1)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组词】:法办。法典。法官。法规。法律。法令。法定。法场。法理。法纪。法盲。法人(“自然人”的对称。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法制。法治。犯法。守法。合法。宪法(国家的根本大法)。政法。奉公守法。逍遥法外。(2) 处理事物的手段。【组词】:办法。设法。手法。写法。(3) 仿效。【组词】:效法。(4) 标准,规范,可仿效的。【组词】:法式。法帖。(5) 佛家的道理。【组词】:佛法。法号。法轮。法像。法门。(6)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组词】:法师。法器。法事。(7) 指“法国”。【组词】:法文。法式大菜。(8) 姓。

基本含义

指的是《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军事家孙武所著的兵法经典。

孙子兵法的意思

孙子兵法 [sūn zǐ bīng fǎ]

1. 也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中国古代最著名的、现存最早的兵书。春秋末孙武著。共十三篇,分为计、作战、谋攻、形、势、虚实、军争、九变、行军、地形、九地、火攻、用间。总结了春秋末期及其以前的战争经验,揭示战争的一些一般规律以及具有普遍意义的作战和治军原则,如“知彼知己,百战不殆”、“避实而击虚”等。在世界军事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孙子兵法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逸待劳释义:在作战时采取守势,养精蓄锐,待敌军疲劳时出击取胜。《孙子兵法·军争》:“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
    • 2.
      偷龙转凤释义:孙子兵法第二十四计“偷龙转凤”又名“偷梁换柱”。
    • 3.
      出其不意释义:《孙子兵法·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指出乎对方意料之外,突然行动。
    • 4.
      出奇制胜释义:《孙子兵法·势》:“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 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 意思是作战时一方面正面和敌军交锋,而另一方面出奇兵来取得胜利。善于出奇兵的,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后以“出奇制胜”指用对方意料不到的办法来取胜。
    • 5.
      十三篇释义:《孙子兵法》共十三篇,因以“十三篇”借指该书。
    • 6.
      孙子释义:⒈〈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为后世兵家所推崇。⒉〈名〉儿子的儿子。
    • 7.
      攻其无备释义:也说攻其不备。趁对方没有防备的时候进行攻击。《孙子兵法·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8.
      火攻计释义:火攻计源于(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孙子兵法中的第十二计,是指以火助攻的目的,获取两军交战中的胜利。
    • 9.
      百战百胜释义: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孙子兵法·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 10.
      知己知彼释义:也说知彼知己。 《孙子兵法·谋攻》:“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意思是对敌我双方情况都能了解透彻,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后也用“知己知彼”泛指了解自己和对方。
    • 11.
      穷寇勿追释义:对走投无路的敌人,不要去追他。 否则,狗急跳墙,反而达不到消灭敌人的目的。《孙子兵法·军争》:“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后汉书·皇甫嵩传》引作“穷寇勿追”。
    • 12.
      赢者示弱释义:出自《孙子兵法》毛泽东理解毛泽东讲得更直白:“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毛泽东不就是这样“逃跑”出来建立了新中国的吗?他不过是把孙子兵法精髓发挥到及至,所以他才会在政治和军事来了个双赢,其实很有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意思。
    • 13.
      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释义:《孙子兵法·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意思是说善用兵的人避开敌人初来时的凶猛气焰,等待敌人疲劳松懈想要退兵的时候,再给予打击。
    • 14.
      避实就虚释义:本作避实击虚。 《孙子兵法·虚实》:“兵之形,避实而击虚。” 意思是避开敌人的主力,进攻其薄弱环节。后也指谈问题或处理问题时回避要害。
孙子兵法是什么意思 孙子兵法读音 怎么读 孙子兵法,拼音是sūn zǐ bīng fǎ,孙子兵法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孙子兵法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