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主 [zhōng zhǔ]
1. 中等才德的君主。中心,主宰。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中主 引证解释
⒈ 中等才德的君主。
引《吕氏春秋·应同》:“中主犹且为之,况於贤主乎?”
《后汉书·爰延传》:“帝游 上林苑,从容问 延 曰:‘朕何如主也?’对曰:‘陛下为 汉 中主。’帝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 陈蕃 任事则化,中常侍黄门豫政则乱,是以知陛下可与为善,可与为非。’”
《清史稿·礼志三》:“子孙但能守成,即为中主。”
梁启超 《立宪法议》:“专制之国,遇令辟则治,遇中主则衰,遇暴君则乱。”
⒉ 中心,主宰。
引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说目》:“冥冥混沌,道为中主。”
⒊ 南唐 立国,凡历三世, 宋 马令 《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 李璟,又称“中主”。如 宋 黄昇 《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 李澋 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中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中释义: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 北齐。历代迭有变更。《旧唐书·杨炎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文献通考·户口一》:“其应入役者,共计本户丁中用为等级,不得以折生蠲免。”
- 2.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3.
上方释义:⒈前面。⒉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⒊天上;上界。⒋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⒌上邦,大国。⒍上级。⒎同“尚方”。⒏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⒐上方剑的简称。
- 4.
不周延释义: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在“有的工人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中主词(工人)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
- 5.
中主释义:⒈中等才德的君主。 ⒉中心,主宰。⒊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 6.
中坚释义:古代军队中主帅所在、力量最强的部分。 后泛指最坚强并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中坚力量。中坚分子。
- 7.
中拙释义:中主与拙匠。 指平庸的人。
- 8.
中涓释义:官名。 指宫中主清洁洒扫的太监,后世一般指宦官。
- 9.
中馈乏人释义: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 指没有妻子。
- 10.
主攻释义:⒈集中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进攻(区别于“助攻”):主攻部队。指战员纷纷请战,要求担负主攻任务。⒉主要研究(某一学科):主攻力学。
- 11.
主机板释义:计算机中主要的印刷线路板,板上有插槽,安装一些重要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等,还有扩充插槽。简称主板。
- 12.
主楼释义:楼群中主要的一幢楼。楼群中其他楼房的设计、位置等与主楼相配合。
- 13.
主轴释义:⒈机械传动装置中主要的轴,从发动机或电动机接受动力并带动其他机件旋转。⒉比喻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此剧以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为主轴。
- 14.
五瘟使释义:亦称“五瘟神”。迷信传说中主管人间疫病之神。
- 15.
介音释义: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 见〖韵母〗。
- 16.
会战释义:⒈战争双方集中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所进行的大规模决战。⒉国家、地区或企业为了迅速解决某项生产或技术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突击完成任务。
- 17.
作纛旗儿释义:犹言主事者,当家人。纛旗,军中主帅之旗。
- 18.
六纛释义:⒈六面军中大旗。 ⒉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19.
共牢而食释义:古代汉族婚典中主要仪式之一。
- 20.
内科释义:医院中主要用药物而不用手术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科。
中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丁中释义:古代课税,征徭役,以年龄分为黄、小、中、丁、老五类。丁中为其中主要两类。此制始于 北齐。历代迭有变更。《旧唐书·杨炎传》:“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文献通考·户口一》:“其应入役者,共计本户丁中用为等级,不得以折生蠲免。”
- 2.
三术释义:三条途径;三种方法或策略。(1)指兼并别国之三术。《荀子·议兵》:“凡兼人者有三术:有以德兼人者,有以力兼人者,有以富兼人者。”(2)谓灭国三术。《穀梁传·宣公十五年》:“灭国有三术:中国谨日,卑国月,夷狄不日。”范宁 注:“卑国谓附庸之属。襄 六年传曰:中国日,卑国月,夷狄时,此谓三术。”(3)指人主治国三术。《管子·任法》:“故主有三术。夫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置仪设法以度量断者,上主也。爱人而私赏之,恶人而私罚之,倍大臣,离左右,专以其心断者,中主也。臣有所爱而为私赏之,有所恶而为私罚之,倍其
- 3.
上方释义:⒈前面。⒉古代阴阳五行家指东方和北方。⒊天上;上界。⒋住持僧居住的内室。亦借指佛寺。⒌上邦,大国。⒍上级。⒎同“尚方”。⒏同“尚方”。泛指宫廷中主管膳食、方药的官署。⒐上方剑的简称。
- 4.
不周延释义:一个判断的主词(或宾词)所包括的不是其全部外延,如在“有的工人是共青团员”这个判断中主词(工人)是不周延的,因为它说的不是所有的工人。
- 5.
中主释义:⒈中等才德的君主。 ⒉中心,主宰。⒊南唐立国,凡历三世,宋马令《南唐书》仿《三国志·蜀志》之例,称之为先主,嗣主,后主。嗣主李璟,又称“中主”。如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所选李澋之词,即标为“李中主”。
- 6.
中坚释义:古代军队中主帅所在、力量最强的部分。 后泛指最坚强并起主要作用的力量:中坚力量。中坚分子。
- 7.
中拙释义:中主与拙匠。 指平庸的人。
- 8.
中涓释义:官名。 指宫中主清洁洒扫的太监,后世一般指宦官。
- 9.
中馈乏人释义:中馈:古时指妇女在家中主持饮食等事,引申指妻室;乏:缺少。 指没有妻子。
- 10.
主攻释义:⒈集中主要兵力在主要方向上进攻(区别于“助攻”):主攻部队。指战员纷纷请战,要求担负主攻任务。⒉主要研究(某一学科):主攻力学。
- 11.
主机板释义:计算机中主要的印刷线路板,板上有插槽,安装一些重要元件,如中央处理器、内存等,还有扩充插槽。简称主板。
- 12.
主楼释义:楼群中主要的一幢楼。楼群中其他楼房的设计、位置等与主楼相配合。
- 13.
主轴释义:⒈机械传动装置中主要的轴,从发动机或电动机接受动力并带动其他机件旋转。⒉比喻贯穿事物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此剧以一个封建大家庭的兴衰为主轴。
- 14.
五瘟使释义:亦称“五瘟神”。迷信传说中主管人间疫病之神。
- 15.
介音释义:韵母中主要元音前面的元音,普通话语音中有“i、u、ü”三个介音,如“天”tiān的介音是“i”,“多”duō的介音是“u”,“略”lüè的介音是“ü”。 见〖韵母〗。
- 16.
会战释义:⒈战争双方集中主力在一定地区和时间内所进行的大规模决战。⒉国家、地区或企业为了迅速解决某项生产或技术问题,调动各方面力量,突击完成任务。
- 17.
作纛旗儿释义:犹言主事者,当家人。纛旗,军中主帅之旗。
- 18.
六纛释义:⒈六面军中大旗。 ⒉泛指军中主帅的大旗。
- 19.
共牢而食释义:古代汉族婚典中主要仪式之一。
- 20.
内科释义:医院中主要用药物而不用手术来治疗内脏疾病的一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