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世纪 中世纪的意思
zhōngshì

中世纪

简体中世纪
繁体中世紀
拼音zhōng shì jì
注音ㄓㄨㄥ ㄕˋ ㄐㄧˋ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shì,(1) 一个时代,有时特指三十年。【例句】:世代( ➊ 很多年代; ➋ 好几辈子)。世纪(指一百年)。流芳百世。(2) 一辈一辈相传的。【组词】:世袭。世家( ➊ 封建社会中门第高,世代做官的人家; ➋ 《史记》中诸侯的传记)。(3) 人间,以与天上相区别。【组词】:世上。世俗( ➊ 流俗; ➋ 非宗教的)。世故(➊处事待人圆滑,“故”读轻声; ➋ 处世经验)。世态炎凉。(4)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事物的总和;全地球、人间或宇宙;宇宙的一部分。【组词】:世界。举世瞩目。公之于世。(5) 姓。

jì jǐ,(1) 姓。

基本含义

指的是欧洲历史上公元5世纪到15世纪的时期,也称为“黑暗时代”。在这个时期,欧洲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停滞,人民生活水平低下。

中世纪的意思

中世纪 [zhōng shì jì]

1. 欧洲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代。一般指公元四、五世纪到十六世纪这段时期。

中世纪 引证解释

⒈ 欧洲 历史上的封建社会时代。一般指公元四、五世纪到十六世纪这段时期。

郭沫若 《星空·吴淞堤上》:“堤内是中世纪的风光,堤外是未来派的血海。”
巴金 《灭亡》第八章:“房子底外形颇像一座中世纪的城堡。”


国语词典

中世纪 [zhōng shì jì]

⒈ 欧洲历史上指自西元四七六年西罗马帝国灭亡,至一六四〇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段时期,此时期欧洲处于封建社会时代。


中世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人文主义释义: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代表资产阶级文化的主要思潮。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人与自然为对象的世俗文化的研究;一是指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强调以人为“主体”和中心,尊重人的本质、利益、需要及多种创造和发展的可能性。其主流是市民阶级反封建、反中世纪神学和禁欲主义的新文化运动。
    • 2.
      传奇释义:⒈唐宋时期的短篇小说。情节多奇特、神异,故名。⒉明清以唱南曲为主的戏曲形式。每本一般分四五十出。一出戏中可用不同宫调的曲牌,也可以换韵,曲词中间夹有念白。登场的角色都可以唱,有时是二人对唱、轮唱,或数人齐唱。伴奏以管乐为主,词少腔多,节奏舒缓。⒊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越寻常的故事。⒋中世纪欧洲骑士文学中一种长篇故事诗。
    • 3.
      僧侣释义:僧徒,也借来称某些别的宗教(如古印度婆罗门教、中世纪天主教)的修道人。
    • 4.
      僾然释义:⒈仿佛,隐约貌。《礼记·祭义》:“祭之日,入室,僾然必有见乎其位。”陆德明 释文:“僾,微见貌。”汉 刘向《说苑·修文》:“祭之日,将入户,僾然若有见乎其容。”宋 苏轼《元祐元年九月六日明堂赦文》:“惕然履霜,詎胜悽愴之意;僾然出户,如闻叹息之声。”郭沫若《未央》:“如象中世纪的一座古城僾然浮在雾里。”⒉含蓄貌。张尔田《词莂序》:“晚交 蕙风,读其词,逌然僾然,又若有异於餘子者。”
    • 5.
      十字军释义:⒈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罗马教皇、西欧封建主、大商人以夺回土耳其伊斯兰教徒占领的基督教圣地耶路撒冷为号召而组织的远征军。因参加者把基督教的十字架作为军徽,故名。⒉中世纪天主教会组成的军队。用以镇压各国人民反封建反天主教会的“异端”运动。
    • 6.
      唯名论释义:中世纪经院哲学围绕个别与共相的关系之争形成的两个对立派别。
    • 7.
      商羯罗释义:印度中世纪最大的经院哲学家,吠檀多不二论的著名理论家。
    • 8.
      圣杯释义:据中世纪传说为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那个杯或盘子,它被带到英国,然后就成为骑土们追求的目标,而只有思想、言辞和行为纯洁高尚的人才能获得。
    • 9.
      圣母百合释义:圣母百合(学名:Lilium candidum L.):物种名“candidum”是“纯白色”的意思,形容此种花瓣的颜色是纯白色的。 纯白色的花被视为是纯洁的象征,中世纪时期的基督徒常拿这种百合花来供奉圣母玛利亚,因此被称为圣母百合。
    • 10.
      圣盘释义:据中世纪传说为基督在最后的晚餐上用过的那个杯或盘子,它被带到英国,然后就成为骑土们追求的目标,而只有思想、言辞和行为纯洁高尚的人才能获得。
    • 11.
      圣经释义:⒈犹太教的经典。包括《律法书》《先知书》《圣录》三部。⒉基督教的经典。包括《旧约全书》《新约全书》。西方文学艺术作品,尤其在中世纪,很多取材于《圣经》故事。
    • 12.
      天主教释义:也叫罗马公教、加特力教。基督宗教的一派。中世纪时在西欧占统治地位。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运动后,丧失了对一些国家的影响,被称为旧教。
    • 13.
      完善说释义:西方美学理论之一。 认为事物的美在于其完善。中世纪美学将这种完善归于上帝的安排。后德国沃尔弗提出,美在于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该事物凭它的完善能引起我们的快感,那便是美的。
    • 14.
      宗教剧释义:欧洲中世纪以宗教故事为题材,宣传宗教观点的戏剧。包括奇迹剧、神秘剧、道德剧等。一般由宗教团体主持演出,有时作为宗教仪式的一部分。
    • 15.
      察合台文释义:从中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流行于中亚地区一种已经消亡的文字。
    • 16.
      封建释义:⒈一种政治制度,君主把土地分给宗室和功臣,让他们在这土地上建国。 我国周代开始有这种制度,其后有些朝代也曾仿行。欧洲中世纪君主把土地分给亲信的人,形式跟我国古代封建相似,我国也把它叫做封建。⒉指封建主义社会形态:反封建。封建剥削。⒊带有封建社会的色彩:头脑封建。
    • 17.
      庄园释义:封建主占有和经营的大片地产,包括一个或若干个村庄,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经济单位。以欧洲中世纪早期的封建领主庄园最典型,我国封建时代皇室、贵族、大地主、寺院等占有和经营的大田庄,也有叫庄园的。
    • 18.
      德意志第三帝国释义:指希特勒统治时期的德国。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宣称他统治下的德国是继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帝国后的第三个德意志人帝国,并喻意为中世纪基督教神学中宣扬的太平盛世的“第三王国”。1945年5月德国战败后崩溃。
    • 19.
      政教合一释义:政权与教权合为一体的政治制度。古代一些奴隶制国家的君主同时亦是该国国教教主,欧洲 中世纪的教皇国由教皇直接掌握政权,这些国家实行的即是政教合一的政治制度。我国 西藏,从十七世纪中叶到解放前也曾存在受中央政权册封的喇嘛教格鲁派政教合一的地方封建政权。
中世纪是什么意思 中世纪读音 怎么读 中世纪,拼音是zhōng shì jì,中世纪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世纪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