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救济 救济的意思
jiù

救济

简体救济
繁体救濟
拼音jiù jì
注音ㄐㄧㄡˋ ㄐ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ù,(1) 给予帮助使脱离危险或解脱困难。【组词】:救济。救命。救护。救国。救难(nàn )。救灾。救药。救正(补救匡正)。救死扶伤。救困扶危。(2) 终止。【组词】:濯以救热。

jì jǐ,(1) 〔济水〕古水名,源于今中国河南省,流经山东省入渤海。

基本含义

救助困苦的人,帮助遭遇困难的人

救济的意思

救济 [jiù jì]

1. 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公共救济。

[relief; succor;]

救济 引证解释

⒈ 用金钱或物资帮助生活困难的人。

《三国志·吴志·吴主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 汤王 ﹞言罢,遂开仓库救济贫民。”
老舍 《四世同堂》二:“因家道衰落而连这陋巷也住不下去的,他也无力去救济。”


国语词典

救济 [jiù jì]

⒈ 用财物帮助贫苦的人。

《三国志·卷四七·吴书·吴主权传》:「思平世难,救济黎庶,上答神祇,下慰民望。」

布施 接济 救济 救援 周济 赈济 拯济 拯救 援救


救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拯救释义:救:拯救被压迫的人民。
    • 2.
      救助释义:拯救和援助:救助灾民。
    • 3.
      救援释义:援救:请求救援。救援人员。
    • 4.
      布施释义:佛教用语。指把财物施舍给别人。也指僧尼给人讲解佛经。
    • 5.
      周济释义: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上的帮助。
    • 6.
      援救释义:帮助别人使脱离痛苦或危险:援救遇险船员。
    • 7.
      接济释义:在物质上援助:接济粮草。接济物资。他经常接济那些穷困的青年。
    • 8.
      赈济释义:用钱或衣服、粮食等救济(灾民或贫困的人)。
    • 9.
      拯济释义:救助;救济。

救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掠夺释义:抢劫;夺取:掠夺财物。经济掠夺。
    • 2.
      打劫释义:抢夺(财物):趁火打劫。

救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田释义: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 大塘者,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 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清 恽敬《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 2.
      以工代赈释义: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 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机器,则夺小民之利矣。”聂荣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人民日报》18:“一九五○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
    • 3.
      佛力释义:佛教徒认为佛法有救济众生的功力,谓之佛力。
    • 4.
      公益释义: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热心公益。
    • 5.
      冒赈释义:贪污救济款物。
    • 6.
      出山济世释义:原指隐士出山为官以救济人世。
    • 7.
      分济释义:拿出财物救济他人。
    • 8.
      利济释义:救济;施恩泽。
    • 9.
      助赈释义: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他能一点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稳稳的赚了七十了。”
    • 10.
      劫富济贫释义:劫:强取;济:救济。 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 11.
      劳恤释义:⒈亦作“劳恤”。 抚慰,救济。⒉见“劳卹”。
    • 12.
      匡困释义:救济贫困。《国语·晋语四》:“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后汉书·臧洪传》:“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 13.
      协济释义:⒈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⒉友援;救济;接济。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⒊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 顾炎武《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
    • 14.
      卑田院释义:“悲田院”的语讹。 原为佛寺救济贫民之所,后泛称收容乞丐的地方。
    • 15.
      博施济众释义: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16.
      占用诉权释义:在罗马法中,占有人可以获得救济手段限制其他人干扰自己的占有,并且据以要求回复占有,排除他人对自己占有的侵犯,这些救济手段被称为占有令状。
    • 17.
      发放释义:⒈(政府、机构)把钱或物资等发给需要的人:发放贷款。发放救济粮。发放经营许可证。⒉处置;发落(多见于早期白话)。
    • 18.
      发赈释义:发仓救济。
    • 19.
      周亟释义:周急,救济急难。《左传·定公五年》:“夏,归粟於 蔡,以周亟,矜无资。”杜预 注:“亟,急也。”
    • 20.
      周急济贫释义: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救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义田释义:汉 袁康《越绝书·外传记越地传》:“富中 大塘者,勾践 治以为义田;为肥饶,谓之 富中。”此当为义田之始。后即泛称为赡养族人或贫困者而置的田产。宋 钱公辅《义田记》:“范文正公 方贵显时,置负郭常稔之田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羣族之人。”清 恽敬《沙陇胡氏学田记》:“后世君子私田之公於族者曰义田,义田之给於士者曰学田。”建国前,陕甘宁边区 政府也提倡设置义田,以救济贫苦劳动人民。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奖励和推行义田义仓运动,建立社会救济事业的基础。”
    • 2.
      以工代赈释义:使由于失业或受灾等原因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参加工作,获得一定的收入,以代替政府对他们的救济。 郑观应《盛世危言·开矿》:“用人工,则贫民自食其力,以工代賑,莫便於斯;用机器,则夺小民之利矣。”聂荣臻《北京市人民政府一九五○年度工作计划的报告》:“用以工代赈的办法,吸收一部分失业人口参加交通工程和卫生工程。”《人民日报》18:“一九五○年,我们这里发生了大涝灾,国家用以工代赈的办法,使我们克服了生活方面的困难。”
    • 3.
      佛力释义:佛教徒认为佛法有救济众生的功力,谓之佛力。
    • 4.
      公益释义:公共的利益(多指卫生、救济等群众福利事业):热心公益。
    • 5.
      冒赈释义:贪污救济款物。
    • 6.
      出山济世释义:原指隐士出山为官以救济人世。
    • 7.
      分济释义:拿出财物救济他人。
    • 8.
      利济释义:救济;施恩泽。
    • 9.
      助赈释义:捐献财物以救济灾民。《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你送一百银子去助賑,他能一点弊都不做,完全一百银子拿去賑飢,他可是在这一百之外,稳稳的赚了七十了。”
    • 10.
      劫富济贫释义:劫:强取;济:救济。 夺取富人的财产,救济穷人。
    • 11.
      劳恤释义:⒈亦作“劳恤”。 抚慰,救济。⒉见“劳卹”。
    • 12.
      匡困释义:救济贫困。《国语·晋语四》:“弃责薄敛,施舍分寡。救乏振滞,匡困资无。”《后汉书·臧洪传》:“况僕据金城之固,驱士人之力,散三年之畜以为一年之资,匡困补乏,以悦天下,何图筑室反耕哉?”
    • 13.
      协济释义:⒈同心协力,互相支持。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三:“更相调护,协济於朝。”宋 周密《齐东野语·端平襄州本末》:“且诸将不能协济,反自相忌嫉。”⒉友援;救济;接济。明 徐渭《贺兵侍江公擢户书启》:“转餉 关 中,伫待 萧何 之协济。”《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二六年》:“协济户十八万,自入籍至今十三年,止输半赋。”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欧人之中国观》:“而各省亦以款项协济中央。”⒊旧时地方政府按中央命令将所征税款协助其他地方政府的部分。清 顾炎武《郡县论七》:“若尽一县之入用之而犹不足,然后以他县
    • 14.
      卑田院释义:“悲田院”的语讹。 原为佛寺救济贫民之所,后泛称收容乞丐的地方。
    • 15.
      博施济众释义:博:广泛;济:救济。 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 16.
      占用诉权释义:在罗马法中,占有人可以获得救济手段限制其他人干扰自己的占有,并且据以要求回复占有,排除他人对自己占有的侵犯,这些救济手段被称为占有令状。
    • 17.
      发放释义:⒈(政府、机构)把钱或物资等发给需要的人:发放贷款。发放救济粮。发放经营许可证。⒉处置;发落(多见于早期白话)。
    • 18.
      发赈释义:发仓救济。
    • 19.
      周亟释义:周急,救济急难。《左传·定公五年》:“夏,归粟於 蔡,以周亟,矜无资。”杜预 注:“亟,急也。”
    • 20.
      周急济贫释义:救济帮助有急难和贫乏的人。

救济造句

1.灾难发生后,数以万计的民众及时受到了救济

2.给灾民发了点救济款并不是万事大吉了,还应该继续关心他们。

3.他向来视钱如命,要他捐钱救济穷人,无异是与虎谋皮。

4.响应冬令救济活动,大家纷纷解衣推食,慷慨解囊。

5.救济这么多的难民,却只有这么一点粮食,真是杯水车薪哪!

6.见义勇为,法律界定,法律属性,救济机制,立法完善。

7.救济这麼多的难民,却只有这麼一点粮食,真是杯水车薪哪!

8.春节前夕,政府拨出专款救济生活困难的下岗职工。

9.全校师生积极捐钱捐物,救济受灾群众。

10.他们的生活实在困难,能不能想办法救济一下儿?

11.他是位残疾人,每月靠领取政府的救济金生活。

12.一卡车的救济品才运到,就被灾民七手八脚地搬个精光。

13.非洲由于大旱,到处是饥民。联合国虽多次运粮救济,但因灾民太多,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14.这点救济金,虽然不多,但至少聊胜于无吧。

15.灾情如此严重,那些富翁仍不肯解囊救济,真是麻木不仁。

救济(jiuj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救济是什么意思 救济读音 怎么读 救济,拼音是jiù jì,救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救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