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 [guó cháng]
1. 国家的典章、法规。
国常 引证解释
⒈ 国家的典章、法规。
引《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
《国语·越语下》:“肆与大夫觴饮,无忘国常。”
韦昭 注:“常,旧法。”
汉 荀悦 《申鉴·政体》:“惟察九风,以定国常。”
国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亿尚美释义:品牌商标,为中国常州夜爱恋商贸有限公司旗下的一个情侣商品品牌名。
- 2.
国常释义:国家的典章、法规。《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毋或如 叔孙侨如,欲废国常,荡覆公室。”《国语·越语下》:“肆与大夫觴饮,无忘国常。”韦昭 注:“常,旧法。”汉 荀悦《申鉴·政体》:“惟察九风,以定国常。”
- 3.
得凤释义:据《南史·谢超宗传》载,宋 谢灵运 子 凤,有子 超宗,“好学有文辞,盛得名誉。 选补 新安王 子鸞 国常侍。王母 殷淑仪 卒,超宗 作誄奏之,帝大嗟赏,谓 谢庄 曰:‘超宗 殊有凤毛,灵运 復出。’”后以“得凤”喻有俊秀子弟。
- 4.
怀服释义:⒈亦作“怀伏”。内心顺服。《左传·襄公二十八年》:“小国不困,怀服如归。”《魏书·序纪·思帝》:“政崇宽简,百姓怀服。”⒉怀柔之使顺服。《汉书·息夫躬传》:“中国常以威信怀伏夷狄,躬 欲逆诈造不信之谋,不可许。”《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六年》:“蛮骤胜方骄,未易怀服,宜须秋冬进兵。”
- 5.
清华释义:⒈指景物清秀美丽。 《南史·隐逸传论》:“岩壑闲远,水石清华。”⒉指文章清丽华美。《晋书·左贵嫔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⒊清高显贵的门第或官职。《南史·到㧑传》:“(王)晏先为国常侍,转员外散骑郎,此二职,清华所不为。”⒋清新之气。宋苏辙《贺赵少保启》:“呼吸清华,有以期百年之寿。”
- 6.
百他维斯释义:南太平洋岛国斐济当地老百姓对动荡局势的一种形容!英文是BATAWEIS.斐济国常年处于种族问题和现代政治矛盾的严重冲撞之中。
- 7.
荡覆释义:⒈动摇颠覆。 《三国志·魏志·高贵乡公髦传》:“诸葛诞 造为凶乱,盪覆 扬州。”《旧唐书·王重荣王处存等传赞》:“乾坤盪覆,生聚流离。”宋 王禹偁《重修北岳庙碑奉敕撰》:“乏祀虐民,自作败亡之计;彼曲我直,坐观盪覆之期。”⒉毁坏;颠覆。《左传·襄公二十三年》:“盟 叔孙氏 也,曰:‘毋或如 叔孙侨如 欲废国常,荡覆公室。’”三国 魏 曹操《薤露行》:“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唐 刘长卿《登吴古城歌》:“黄池 高会事未终,沧海横流人荡覆。”明 刘元卿《贤奕编·金陵义猫》:“金陵 閭右子 荡覆先业,不胜逋责
- 8.
行县释义:谓巡行所主之县。 《汉书·周勃传》:“岁餘,每 河 东守尉行县至 絳,絳侯 勃 自畏恐诛,常被甲,令家人持兵以见。”《后汉书·崔駰传》:“﹝ 崔篆 ﹞乃遂单车到官,称疾不视事,三年不行县。”李贤 注引《续汉志》:“郡国常以春行县,劝人农桑,振救乏絶。”唐 李嘉祐《宋州东登望题武陵驿》诗:“明主频移虎符守,几时行县向黔黎。”
- 9.
黄鳝释义:鱼类。 体长达50余厘米,黄褐色,有暗色斑点,无鳞。栖息于池塘、小河等处,常潜伏在泥洞或石缝中。是中国常见的淡水食用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