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戚 国戚的意思
guó

国戚

简体国戚
繁体國戚
拼音guó qī
注音ㄍㄨㄛˊ ㄑ一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qī,(1) 因婚姻联成的关系。【组词】:亲戚。外戚。戚族。戚友。(2) 忧愁,悲哀。【组词】:戚然。凄戚。哀戚。休戚。(3) 古代兵器,像斧。(4) 姓。

基本含义

指国家的亲属,也泛指国家的高级官员。

国戚的意思

国戚 [guó qī]

1. 天子的亲戚。多指后妃的本家。

皇亲国戚。

[king's relatives;]

国戚 引证解释

⒈ 外戚。即后妃的家族。

《晋书·外戚传·王恺》:“愷 既世族国戚,性復豪侈。”
《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九:“万氏 又富又贵,又与皇亲国戚联姻,豪华无比,势焰非常。”


国语词典

国戚 [guó qī]

⒈ 古时皇帝的亲戚。多指后妃的家族而言。

《三国演义·第二〇回》:「若非国戚,谁肯尽忠讨贼?老臣无权,难行此事。」


国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信地释义:军队驻扎和管辖的地区。 元 无名氏 《冯玉兰》第四折:“这 黄芦荡 就是 屠世雄 时常屯扎的信地,因此不曾另拨巡视的官。”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刑部·冤狱》:“指挥 张国维 奉兵部令司游徼,而信地内盗戕国戚,惧且受谴,驰往求盗不得。”《明史·宦官传二·高淮》:“吏部尚书 李戴 、刑部尚书 萧大亨 皆劾 淮 擅离信地,挟兵潜住京师,乃数百年未有之事。”
    • 2.
      勋戚释义:有功勋的皇亲国戚。《宋书·江夏王义恭传》:“仰惟勋戚,震慟于厥心。”唐 元稹《王悦昭武校尉行左千牛备身》:“庄宪皇后 姪 王悦 等,或勋戚荫餘,或公卿贵胤。”清 昭槤《啸亭杂录·傅文忠之谦》:“傅文忠公 恒 以椒房勋戚,当朝轴者几三十年。”
    • 3.
      恩戚释义:指皇亲国戚。《宋书·萧惠开传》:“意趣与人多不同,比肩或三年不共语。外祖光禄大夫 沛郡 刘成 戒之曰:‘汝恩戚家子,当应将迎时俗,缉外内之欢。如汝自业,将无小伤多异,以取天下之疾患邪?’”
    • 4.
      懿戚释义:指皇亲国戚。
    • 5.
      玉枝金叶释义:原形容花木美好嫩弱的枝叶。后比喻皇亲国戚以及出身高贵的人。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 6.
      王亲国戚释义:皇亲:皇家的亲属。 国戚:皇帝的外戚,即后妃的家族。泛指皇帝的家庭和亲戚。也比喻极有权势的人。
    • 7.
      王公贵戚释义:泛指皇亲国戚。
    • 8.
      王孙贵戚释义:泛指皇亲国戚。同“王公贵戚”。
    • 9.
      皇亲释义:皇帝的亲属,多指皇帝家族的成员:皇亲国戚。
    • 10.
      议亲释义:⒈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周礼·秋官·小司寇》:“以八辟丽邦灋,附刑罚:一曰议亲之辟。”郑玄 注引 郑司农 曰:“若今时宗室有罪先请是也。”贾公彦 疏:“亲谓五属之内及外亲有服者,皆是议限。”《明史·外戚传·张麒》:“饮千户 吕宏家,醉抽刀刺 宏 死,法当斩,有司援议亲末减。詔不从,迄如律。”清 冯景《薄太后论》:“故外戚作威,乃大臣之所深惧者也。则 昭 之罪,其尚可以议亲宥哉。”参见“八辟”、“八议”。⒉议婚;说亲。宋 沉作喆《寓简》卷九:“年十五六时,未敢议亲。”《
    • 11.
      贵戚权门释义:高贵的皇亲国戚和有权势的豪门世族。
    • 12.
      连及释义:⒈牵连涉及。汉 王充《论衡·谢短》:“夫三王之事虽近矣,经虽不载,义所连及。”宋 李元纲《厚德录》卷一:“会 脩 甥嫁为 脩 从子 晟 妻,与人淫乱,事觉,语连及 脩。”《娱目醒心编》卷五第一回:“只因究治一小人之党,连及国戚大臣。”⒉连续。宋 周密《癸辛杂识续集·地连震》:“春秋 二百四十二年地震者五,今连及三震焉。”
    • 13.
      金珰大畹释义:借指权宦、贵族。 大畹,指皇亲国戚居住的地方。

国戚(guo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戚是什么意思 国戚读音 怎么读 国戚,拼音是guó qī,国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