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急 [jiù jí]
1. 解救危急;帮助解决突然发生的伤病或其他急难。
英[help sb.to cope with emergency;]
救急 引证解释
⒈ 解救危急。
引汉 刘向 《新序·节士》:“辅君安国非为身也,救急除害非为名也。”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
孙犁 《秀露集·乡里旧闻》:“春天的麦苗,也可以救急。”
国语词典
救急 [jiù jí]
⒈ 帮助解决突如其来的伤病或其他急难。
引《三国志·卷七·魏书·吕布传》:「少以侠闻,振穷救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微解药性,小小和合,居家得以救急,亦为胜事。」
近济急 应急
救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以酒解酲释义:酲:喝醉了神志不清。用酒来解酒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2.
以酒解醒释义:比喻用有害的方法救急。
- 3.
剜肉医疮释义:比喻只顾眼前,用有害的方法来救急(疮:伤口)。也说剜肉补疮、挖肉补疮。
- 4.
剜肉补疮释义:也说剜肉医疮、挖肉补疮。唐聂夷中《咏田家》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后用“剜肉补疮”比喻用有害的办法来救急。
- 5.
头子钱释义:⒈唐 宋 时按一定比例在法定租赋外加收的或在官府出纳时抽取的税钱,为附加税的一种。宋 汪应辰《论勘合钱比旧增重疏》:“人户输纳官物,以钱陌取之者,曰头子钱……头子钱,本起於除陌钱,盖 唐 五代 不得已之政,本朝因循未能尽革。”亦省称“头子”。宋 叶适《经总制钱一》:“其时所在艰窘,无以救急,故减役钱,除头子,卖糟酵以相补足。”《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七年》:“役钱每千纳头子五文,凡修官舍、作什器、夫力、輦载之类,并用此钱。”⒉聚赌抽头所抽的钱。清 曾国藩《求阙斋读书录·文献通考》:“近世赌博者百钱取五文入
- 6.
急方释义:救急的方剂。
- 7.
扬汤止沸释义:舀动沸腾的水,使它不沸腾。比喻暂时救急或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三国志·魏书·刘廙(yì)传》:“扬汤止沸,使不焦烂。”
- 8.
拆东墙补西墙释义: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 9.
无遂事释义:谓臣下无君命不得自行专断。 《公羊传·僖公三十年》:“冬,天王 使宰 周公 来聘,公子遂如京师,遂如 晋。大夫无遂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尔。”何休 注:“不从公政令也,时见使如京师而横生事,矫君命聘 晋,故疾其骄蹇自专。”徐彦 疏:“﹝大夫无遂事,﹞正以臣无自专之道也。”汉 刘向《说苑·奉使》:“《春秋》之辞有相反者四:既曰‘大夫无遂事’,不得擅生事矣,又曰‘出境可以安社稷利国家者,则专之可也’……何也?曰:此义者各止其科不转移也。不得擅生事者,谓平生经常也;专之可者,谓救急除祸也。”《汉书·冯奉世传
- 10.
权时释义:⒈暂时,临时。汉 朱浮《为幽州牧与彭宠书》:“而 浮 秉征伐之任,欲权时救急。”唐 寒山《诗》之二○四:“张 王 李 赵 权时姓,六道三途事似麻。”《儒林外史》第九回:“今将本犯权时寄监收禁,候上宪批示。”田汉《获虎之夜》:“爹逼得我没有法子,我只好权时答应了。”⒉犹权宜。《后汉书·梁商传》:“虽云礼制,亦有权时。”李贤 注:“权时谓不依礼也。”宋 王安石《非礼之礼》:“今之人諰諰然求合于其迹,而不知权时之变。”⒊审度时势。《续资治通鉴·宋高宗建炎元年》:“金 人专以铁马取胜,而吾以步军敌之,宜其溃散。
- 11.
游侠释义:古代一种号称好交游、重信义、轻生死,能帮助人解救急难的人。
- 12.
良方释义:好的药方,多比喻好的办法:救急良方。
- 13.
解控释义:犹言解救急难。
- 14.
赴急释义:往救急难。
- 15.
远水救不得近渴释义:远处的水解不了眼前的渴。比喻不在眼前的事物不能救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