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芦菔 芦菔的意思

芦菔

简体芦菔
繁体蘆菔
拼音lú fú
注音ㄌㄨˊ ㄈ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ú,(1) 〔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多生于水边,茎中空,茎可编席,亦可造纸。简称“芦”,如“芦花”、“芦根”、“芦笛”、“芦席”、“芦荡”;亦简称“苇”,如“芦丛”、“芦塘”、“芦箔”、“芦荡”。(2) 姓。

fú,(1) 〔蘆菔〕蘿蔔。《説文•艸部》。【组词】:“菔,蘆菔,似蕪菁,實如小尗者。”《後漢書•劉盆子傳》:“掘庭中蘆菔根,捕池魚而食之。”(2) 兵器袋。《集韻•屋韻》。【组词】:“菔,刀劍衣。”

基本含义

指人或事物原本贫寒,后来经过努力发展,变得富有或有成就。

芦菔的意思

芦菔 [lú fú]

1. 即萝卜。

芦菔 引证解释

⒈ 即萝卜。

《后汉书·刘盆子传》:“﹝宫女﹞幽闭殿内,掘庭中芦菔根,捕池鱼而食之。”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蔓菁》:“种菘、芦菔法,与芜菁同。”
石声汉 注:“‘芦菔’,现在写作‘萝卜’、‘莱菔’。”
清 赵翼 《连日无蔬菜至平戛买得萝卜大喜过望而纪以诗》:“食指忽然动,篱落见芦菔。”


国语词典

芦菔 [lú fú]

⒈ 萝卜。

《说文解字·舟部》:「服,芦菔,似芜菁,实如小尗者。」
清·段玉裁·注:「今之萝卜也。」
《后汉书·卷一一·刘盆子传》:「幽闭殿内,掘庭中芦菔根。」


芦菔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坡羹释义:指 苏轼 所烹调的一种菜羹。宋 苏轼《东坡羹颂》引:“东坡羹,盖 东坡居士 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薺,皆揉洗数过,去辛苦汁,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瓷盌在菜汤中,入生米为糝。”宋 苏轼《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我昔在田间,寒庖有珍烹,常支折脚鼎,自煮花蔓菁。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谁知南 粤 老,解作东坡羹。中有芦菔根,尚含晓露清。勿语贵公子,从渠嗜羶腥。”
    • 2.
      土酥释义:⒈本地出产的酥酪。⒉芦菔,即萝卜。
    • 3.
      甜冰释义:宋 杨万里《春菜》诗:“雪白芦菔非芦菔,喫来自是辣底玉;花叶蔓菁非蔓菁,喫来自是甜底冰。”后以“甜冰”指蔓菁。
    • 4.
      隔生释义:⒈犹隔世。唐 王建《渡辽水》诗:“来时父母知隔生,重著衣裳如送死。”宋 苏轼《狄韶州煮蔓菁芦菔羹》诗:“中年失此味,想像如隔生。”宋 范成大《续长恨歌》之二:“莫道故情无觅处,领巾犹有隔生香。”⒉隔阂陌生。王士美《铁旋风》第一部:“我总觉得,他和我们,好像是隔着一层什么似的,总是隔生。”

芦菔(lu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芦菔是什么意思 芦菔读音 怎么读 芦菔,拼音是lú fú,芦菔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芦菔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