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教 [zhèng jiào]
1. 指11世纪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派,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正教”或“东正教”
英[the Orthodox Church;]
正教 引证解释
⒈ 政教。
引汉 班固 《白虎通·文质》:“王者始立,诸侯皆见,何?当受法禀正教也。”
唐 白居易 《春雷》诗:“我观圣人意, 鲁 史有其説:或记水不冰,或书霜不杀。上将儆正教,下以防灾孽。”
宋 苏舜钦 《上孔待制书》:“是天以明粹精刚之气,钟於阁下,将令绍述正教而衍大之。”
《老残游记》第九回:“宋 儒错会圣人意旨的地方,也是有的,然其发明正教的功德,亦不可及。”
⒉ 也称东正教。基督教的一派,与天主教、新教并称为基督教三大派别。
国语词典
正教 [zhèng jiào]
⒈ 政治教化。
引《晋书·卷三六·卫瓘传》:「展以为恐伤正教,并奏除之。」
⒉ 正统的教派。
反邪教
⒊ 基督教的一派。十一世纪中叶,罗马帝国分裂,基督教也随著分裂为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主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故称为「正教」。
正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正教释义:也叫正教、希腊正教。基督宗教的一派。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以罗马教皇为首的罗马公教会和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 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后者自称正教,意为正宗的教会。现主要分布于东南欧。
- 2.
主教释义:天主教、东正教以及新教的部分宗派中对一定区域教会进行管理的神职人员。 位在神父之上,通常为一个教区的管理人,有管理所辖教区教务和传授神权的权力。主教中又分大主教、都主教等。
- 3.
五始释义:⒈《春秋》纪事,始以元年、春、王、正月、公即位等五事,谓之“五始”。《汉书·王褒传》:“共惟《春秋》法五始之要,在乎审己正统而已。”颜师古 注:“元者,气之始;春者,四时之始;王者,受命之始;正月者,正教之始;公即位者,一国之始,是为五始。”隋 牛弘《请开献书之路表》:“孔子 以大圣之才……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宏《易》道。”《旧唐书·肃宗纪》:“《春秋》五始,义在体元,惟以纪年,更无润色。”⒉指物质构成的五种变化过程。辽 希麟《续一切经音义》卷五引《三五历记》:“气象未分,谓之太易;元气始萌,谓之
- 4.
俄罗斯族释义:中国少数民族之 一。人口4万(1990年)。主要分布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黑龙江省。有本民族语言文字。多信奉东正教。国外的俄罗斯族人主要分布在俄罗斯。
- 5.
保加利亚人释义:保加利亚的主体民族。 另有少数分布在巴尔干半岛、俄罗斯、美洲等地。约925万人(1985年)。讲保加利亚语。多数信东正教,少数信伊斯兰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6.
修女释义:天主教或东正教中出家修道的女子。
- 7.
修道院释义:⒈简称修院。 天主教、东正教培训神职人员的机构。⒉即隐修院。天主教、东正教出家人苦心修行的地方。
- 8.
匡导释义:纠正教导。
- 9.
圣诞节释义:耶稣圣诞节的简称。是基督教规定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定于公历12月25日,东正教定于1月6日。
- 10.
基督徒释义:基督徒(希腊语:Χριστός,拉丁语:Christianus,英语:Christian),是跟随基督教、天启宗教以及拿撒勒的耶稣的生平与教诲的天主教、东正教、新教教徒的统称。
- 11.
基督教释义:⒈即基督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原为犹太教一宗派。信奉上帝(或称天主)和救世主耶稣,以犹太教经典作为《旧约全书》,基督教会编纂的经典作为《新约全书》,合称《圣经》。包括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三大派别。1—2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4世纪被定为国教。在欧洲封建化的过程中,传播到欧洲各国,成为欧洲封建社会的重要支柱。1054年分裂为罗马公教(即天主教)和东正教。16世纪又从罗马公教中分裂出许多新教派,合称新教。欧洲国家向外殖民扩张时,传到亚洲、美洲。按其信仰人数和地域分布情况,为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宗教。⒉在许多
- 12.
大主教释义:基督宗教主教级 别之一。 在天主教、英国圣公会(新教的一派)和东正教会内,一般都是管理一个大教区的主教,领导区 内各个主教(原名各不相同,都译作大主教)。
- 13.
大品释义:⒈指佛经之全本或繁本,与节略本的“小品”相对。⒉佛经名。即《大品般若经》。亦泛指佛经。⒊又译作“高级神品”。天主教、东正教高级神职人员的品位。东正教一般把主教、神甫和助祭列为大品,而天主教一般把副助祭也列入大品。
- 14.
学録释义:⒈国子监所属学官。⒉元代路、州、县学学官。协助教授、学正教育所属生员。参阅《元史·选举志一》。
- 15.
小斋释义:小斋,汉语词汇,基督教虔修方式之一。 意为“节制己身”。主要方式为于规定日期内进行减食。天主教,正教一般规定每星期五不食肉。
- 16.
拉丁弥撒释义:“解散,离开”,来源于弥撒中的最后一句话:“Ite,missa est”,即“仪式结束,你们离开吧”。弥撒圣祭是天主教最崇高之祭礼,基督的圣体圣血在祭坛上经由祝圣而成为真正的祭祀,乃十字架祭祀的重演,指的是天主教和东正教纪念耶稣牺牲的宗教仪式。
- 17.
教阶制释义:基督教会的神职人员等级和教务管理的体系和制度。分为主教、神父、助祭三个等级,主教中又分教皇、枢机主教(红衣主教)、大主教和一般主教等,各有管辖区域(教区)。东正教会的首领称为宗主教(或牧首)。
- 18.
斯洛文尼亚人释义:斯洛文尼亚的主体民族。少数分布在意大利、奥地利等国。约216万人(1985年)。讲斯洛文尼亚语。多信天主教,部分信东正教。主要从事农业和工业。
- 19.
晚课释义:⒈东正教会日课的最后部分。 ⒉和尚晚上念经。
- 20.
正教释义:基督教的一派。11世纪中叶,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以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中心的东部教会自命为“正宗的教会”,所以叫正教或东正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