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牙帐 牙帐的意思
zhàng

牙帐

简体牙帐
繁体牙帳
拼音yá zhàng
注音ㄧㄚˊ ㄓ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1) 齿(古代把大齿称为“牙”,现在“牙”是齿的通称,亦称“牙齿”)。【组词】:牙垢。牙龈。牙碜。牙祭。(2) 像牙齿形状的东西。【组词】:抽屉牙子。(3) 特指象牙。【组词】:牙雕。(4) 旧时介绍买卖从中取利的人。【组词】:牙商。牙行。(5) 姓。

zhàng,(1) 用布或其他材料等做成的遮蔽用的东西。【组词】:帐子。帐幕。帐篷。蚊帐。青纱帐。(2) 同“账”。

基本含义

指战争中的军队,特指由士兵自备食物带入战场的情况。

牙帐的意思

牙帐 [yá zhàng]

1. 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

牙帐 引证解释

⒈ 将帅所居的营帐。前建牙旗,故名。

《周书·异域传下·突厥》:“可汗恒处 於都斤山,牙帐东开,盖敬日之所出也。”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秋獮 木兰,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岁牙帐,名曰御营。”


牙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冻冽释义:犹言寒冽。谓冰冷;极冷。《旧唐书·五行志》:“﹝ 开元 ﹞二十九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雨木冰,凝寒冻冽,数日不解。”《新唐书·郭元震传》:“神龙 中,迁左驍卫将军、安西 大都护。西突厥 酋 乌质勒 部落盛彊,款塞愿和,元震 即牙帐与计事。会大雨雪,元震 立不动,至夕冻冽;乌质勒 已老,数拜伏,不胜寒,会罢即死。”
    • 2.
      南院释义:⒈唐代 官署名,属吏部,负责选拔人才。 唐 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自 开元 二十二年,吏部置南院,始县长名,以定留放。”⒉指 契丹 的南枢密院,以其官署居大内之南,故名。《辽史·百官志一》:“契丹 南枢密院。掌文铨、部族、丁赋之政,凡 契丹 人民皆属焉。以其牙帐居大内之南,故名南院。元好问 所谓‘南衙不主兵’是也。”
    • 3.
      归复释义:⒈回归;回还。《汉书·刘向传》:“骨肉归復於土,命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二班》:“两儿遣逆先生,尚未归復,必迷途矣。”⒉归服。《三国志·吴志·孙登传》:“五年之外,十年之内,远者归復,近者尽力。”《资治通鉴·唐宣宗大中十年》:“己厖歷 今为可汗,尚寓 安西,俟其归復牙帐,当加册命。”
    • 4.
      御扞释义:同“御捍”。 《周书·郑伟传》:“元顥 入 洛,以御扞之功,累迁都督二 豫、郢、雍 四州诸军、征东将军、豫州 刺史、兼尚书右僕射。”《旧唐书·懿宗纪》:“崔雍 任居牧守,贼犯州城,御扞曾不发言,从容乃与命酒。”宋 欧阳修《时论·塞垣》:“先是,胡马将入,寇于兹城,驻牙帐数日,伺 汉 兵之轻重,或我师御扞,乃长驱南下。”
    • 5.
      御营释义:⒈帝王亲征或出巡时驻跸的营帐。 唐 宋之问《扈从登封告成颂》诗:“后骑迴天苑,前山入御营。”元 耶律楚材《用李德恒韵寄景贤》诗:“牢落十年扈御营,瑶琴忘尽水仙声。酷思诗酒闲中乐,见説干戈梦里惊。”清 昭槤《啸亭杂录·御营制度》:“凡列圣每岁秋獮 木兰,巡幸直省,除近畿数处建行宫外,其他皆驻蹕牙帐,名曰御营。亦崇尚俭朴,兼不忘本之意也。”绍剧《龙虎斗》第二场:“统率雄师我为尊,御营还有圣明君。”⒉营卫;护卫。御,通“御”。汉 班固《十八侯铭·太尉绛侯周勃》:“懿懿太尉,惇厚朴诚,辅翼受命,应节御营。”宋 岳
    • 6.
      推科释义:审问判罪。《隋书·王谊传》:“若纵而不正,恐伤风俗,请付法推科。”《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四年》:“御史大夫 萧瑀 劾奏 李靖 破 頡利 牙帐,御军无法,突厥 珍物,虏掠俱尽,请付法司推科。”《通典·刑七》:“往时纵犯,今日方告,准赦据敕,不推科。”
    • 7.
      玉钤释义:⒈相传为 吕尚 所遗的兵书。汉 刘向《列仙传·吕尚》:“二百年而告亡,有难而不葬。后子 及 葬之,无尸,唯有《玉鈐》六篇在棺中云。”宋 梅尧臣《送李太保知仪州》诗:“出塞开牙帐,论兵启玉鈐。”⒉泛指兵略,武事。唐中宗《即位敕文》:“振玉鈐而殪封豕,授金鉞而斩长鲸。”宋 欧阳修《圣俞会饮》诗:“诗工鑱刻露天骨,将论纵横轻玉鈐。”

牙帐(yaz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牙帐是什么意思 牙帐读音 怎么读 牙帐,拼音是yá zhàng,牙帐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牙帐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