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条令 条令的意思
tiáolìng

条令

简体条令
繁体條令
拼音tiáo lìng
注音ㄊㄧㄠˊ ㄌ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iáo tiāo, ◎ 挑取。【例句】:“蚕月条叠”。

lìng líng lǐng, ◎ 〔令狐〕a.古地名,在今山西省临猗县一带;b.复姓。 ◎ 量词,印刷用的原张平版纸五百张为一令。(1) 上级对下级的指示。【组词】:命令。法令。朝(zhāo)令夕改。(2) 古代官名。【组词】:县令。令尹。尚书令。(3) 使,使得。【组词】:令人兴奋。(4) 时节。【组词】:时令。节令。(5) 美好,善。【组词】:令名。令辰。令闻(好名声)。(6) 敬辞,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组词】:令尊。令堂。令岳。令郎。令爱。(7) 短的词调(diào ),散曲中不成套的曲(多用于词调、曲调名)。【组词】:小令。如梦令。

基本含义

条令指的是国家或组织发布的有关行为规范和命令,要求人们遵守和执行。

条令的意思

条令 [tiáo lìng]

1. 用简明条文规定的通过命令颁布的关于军队战斗、生活等的行动准则。

内务条令。

[regulation;]

条令 引证解释

⒈ 条文法令。

宋 梅尧臣 《送卫真宰晏寺丞罢长安》诗:“归见 萧何 政,条令旧 镐 间。”
宋 叶适 《吏胥》:“且公卿大臣之位,其人不足以居之,俛首刮席,条令宪法多所不諳,而寄命於吏。”

⒉ 今多指用简明条文规定的行动的准则。

周恩来 《抗战军队的政治工作》:“对于犯错误犯纪律的分子,主要是要采取说服教育的方式,只有在万不得已时才执行纪律条令。”

如:战斗条令、内务条令、队列条令等。


条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制条释义:法规条令。
    • 2.
      废止释义:取消,不再行使(法令、制度):本条令公布后,以前的暂行条例即行废止。
    • 3.
      律令释义:法律条令;法令。
    • 4.
      愁毒释义:愁苦怨恨。《后汉书·杨秉传》:“而今枝叶宾客布列职署,或年少庸人,典据守宰,上下忿患,四方愁毒。”《新唐书·南蛮传中·南诏下》:“﹝ 蔡京 ﹞褊忮贪克,峻条令,为炮熏刳斮法,下愁毒,为军中所逐,走 藤州。”
    • 5.
      条令释义:由军事统帅机关颁布的、用简明条文规定的军队行动准则:战斗条令。纪律条令。
    • 6.
      条决释义:依条令决断。
    • 7.
      诏条释义:皇帝颁发的考察官吏的条令。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武帝 元封 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条察州。”唐 柳宗元《代裴行立谢移镇表》:“唯当遵守詔条,贬弃奸慝,平匀徭赋,示以义方。”明 李诩《戒庵老人漫笔·在官有疾犯皆去职》:“邑训导 张用斋 庸《送知县饶公免官还乡序》云:‘洪武 九年秋八月,有司钦奉詔条,凡在官者,其族属有丽於法,听其解职还乡里。’”参见“六条”。
    • 8.
      谒禁释义:禁止接见请托者之条令。

条令(tiao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条令是什么意思 条令读音 怎么读 条令,拼音是tiáo lìng,条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条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