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侯 [tiáo hóu]
1. 西汉·周亚夫的封号。
条侯 引证解释
⒈ 西汉 周亚夫 的封号。
引《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 择 絳侯 勃 子贤者 河内 守 亚夫,封为 条侯,续 絳侯 后。”
明 尹耕 《秋兴》诗之三:“条侯 自靖 中州 变, 竇宪 曾铭塞外勋。”
条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尚方释义:⒈古代制造帝王所用器物的官署。秦 置,属少府。汉 末分中、左、右三尚方。唐 称“尚署”。元 惟置中尚监。明 废。《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司马贞 索隐:“工官即尚方之工,所作物属尚方,故云工官尚方。”《三国志·魏志·锺繇传》“於赫 有魏,作 汉 藩辅……百寮师师,楷兹度矩”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魏略》:“昔忝近任,并得赐玦。尚方耆老,颇识旧物。名其符采,必得处所。”⒉尚方多以役徒服劳作,因以为系罪囚之所。《宋书·恩倖传·戴法兴》:“上大怒,赐 敬 死,繫
- 2.
忍人释义:⒈残忍的人;硬心肠的人。《左传·文公元年》:“且是人也,蠭目而豺声,忍人也,不可立也。”唐 裴铏《传奇·封陟》:“於戯!此子大是忍人!”明 方孝孺《条侯论》:“彼 景帝 者,私刻忍人也。”郭沫若《归去来·由日本回来了》:“我自己毕竟是一个忍人,但我除走这条絶路之外,实在无法忍耐了。”⒉谓对别人忍心。《韩非子·内储说上》:“夫人臣必仁而后可与谋,不忍人而后可近也。”
- 3.
朝议释义:⒈谓在朝中议政。《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孝景 时每朝议大事,条侯、魏其侯,诸列侯莫敢与亢礼。”清 恽敬《上董蔗林中堂书》:“下之於上也,有奏状之言,有制詔之辞,有朝议之公,有舆论之详,易矣而实难。”⒉指朝廷的评议、决议。晋 潘岳《关中诗》:“翘翘 赵王,请徒三万,朝议惟疑,未逞斯愿。”宋 周密《齐东野语·杭学游士聚散》:“淳祐 辛亥,郑丞相 清之 当国,朝议以游士多无检束。”清 李清《三垣笔记》上:“朝议以国计不足,暂借民间房租一年,於是怨声沸京城,呼 崇禎 为重徵。”⒊朝议大夫的省称。始置于 隋,
- 4.
甲楯释义:⒈亦作“甲盾”。 盔甲和盾牌。《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赋车籍马,赋车兵、徒兵、甲楯之数。”《墨子·非攻中》:“竹箭羽旄幄幕,甲盾拨劫,往而靡弊腑冷不反者,不可胜数。”《史记·绛侯周勃世家》:“居无何,条侯 子为父买工官尚方甲楯五百被可以葬者。”《宋史·外戚传中·李昭亮》:“昭亮 从轻骑数十人,不持甲盾弓矢。”⒉泛指武器。清 唐甄《潜书·卿牧》:“无征伐转输之劳,以造舟车,增甲楯。”⒊指披甲持盾的士兵。《左传·哀公元年》:“越子 以甲楯五千,保于 会稽。”宋 李纲《议国是》:“夫 吴 伐 越,勾践 以甲
- 5.
私刻释义:⒈私人刻印。叶德辉《书林清话·明人私刻坊刻书》:“明 刻精本已具於前,其他私刻坊刻之书,以年代相近,存於今者,视 宋 元 刻本为多。”⒉犹刻薄,吝啬。明 方孝孺《条侯传论》:“彼 景帝 者,私刻忍人也,欲封其后之兄,而 亚夫 不从。”《古今小说·张道陵七试赵昇》:“诸弟子曰:‘吾师甚是私刻,我等伏侍数十年,尚无丝毫秘诀传授,想你来之何益?’”
- 6.
蓨县释义:古县名,汉置条侯国,文帝封周亚夫为条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