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ī,(1) 光明。(2) 兴起,兴盛。(3) 和乐。【组词】:熙怡。熙笑。(4) 古同“禧”,福,吉祥。(5)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 古同“嬉”,嬉戏。
xī,(1) 光明。(2) 兴起,兴盛。(3) 和乐。【组词】:熙怡。熙笑。(4) 古同“禧”,福,吉祥。(5) 〔熙熙攘攘〕形容人来人往、喧闹纷杂的样子。(6) 古同“嬉”,嬉戏。
rǎng,(1) 侵夺,偷窃。【例句】: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组词】: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例句】:攘攘(纷乱)。扰攘。(4) 捋。【组词】:攘袂。攘臂。
rǎng,(1) 侵夺,偷窃。【例句】:攘羊(指暴露亲人的过失,语出《论语·子路》中的“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攘夺。攘窃。攘善(掠人之美)。(2) 推,排斥。【组词】:攘斥。攘除。攘夷(抵御外国侵略)。(3) 烦乱。【例句】:攘攘(纷乱)。扰攘。(4) 捋。【组词】:攘袂。攘臂。
1. 指路上行人多,喧闹杂乱。
例熙熙攘攘的人群。
英[boisterous; bustling; bustle with activity;]
⒈ 亦省作“熙攘”。
引语本《史记·货殖列传》:“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壤壤,皆为利往。”
《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熙熙攘攘,都为利来;蚩蚩蠢蠢,皆纳祸去。”
《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奴婢废止议》:“原夫天地之生人也,熙熙攘攘,初无贫富之区别,即无贵贱之等级。”
杨朔 《生命泉》:“这许多野物杂居一起,熙熙攘攘,和和睦睦,活现出一派升平景象。”
明 孙仁孺 《东郭记·由君子观之》:“君不见尽处熙攘名利中。”
张抗抗 《北极光》:“从那熙攘而拥挤的集市穿过去,起码可以晚半点钟到达照相馆。”
⒈ 形容人来人往,热闹拥挤的样子。
例如:「百货公司里熙熙攘攘,到处挤满了购物的人潮。」
1.听说这次演出有一些国内外知名演员参加,排队买票的人络绎不绝,售票大厅熙熙攘攘,一派热闹景象。
2.过去的一个荒僻小村,如今成了熙熙攘攘的闹市,这里的变化真大啊!
3.你看!桃树中每一根枝条上都长满了桃花,它们有的还在妹妹的沉睡着,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也有的开得正艳,这一朵的花瓣搭在另一朵花瓣上,熙熙攘攘真热闹。
4.有一个场景是,一名厨师追逐着一个扮成老鼠的演员,从餐厅一直追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吓得路人躲闪到一旁。
5.熙熙攘攘的人群。来来往往,过客匆匆,却如空中找不到的一丝真实。
6.从窗户往外望去,可以饱览港口的景致和熙熙攘攘的往来船只。
7.熙熙攘攘的观众,有的像蚂蚁,你推我我推你的挤个不停;有的像苍蝇,发出嗡嗡的叫声。
8.星期天的上海南京路总是人山人海,熙熙攘攘。
9.熙熙攘攘,车马粼粼,人流如织,我很兴奋。
10.五一节那天,广场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11.公园里人群熙熙攘攘,到处是衣着入时的红男绿女。
12.一到星期天,农贸市场上便熙熙攘攘,买卖十分兴隆。
13.春节期间,郑州火车站南来北往的人们熙熙攘攘,摩肩接踵。
14.灯光下,奇装异服五光十色,游人熙熙攘攘,穿行其间。
15.这条街道虽窄,但过往的人群却熙熙攘攘。
16.街上熙熙攘攘,车辆川流不息,但秩序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