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置于不顾,不理睬。
例别不理他,要帮助他。
英[ do not bother about; ignore; ]
2. 不理会,不在乎,不当一回事。
例我才不理这些闲话呢。
英[ pay no attention to; ]
⒈ 犹言不利,不顺。
引《孟子·尽心下》:“稽 大不理於口。”
赵岐 注:“为众口所訕。理,赖也。”
焦循 正义:“不理於口,犹云不利於人口也。”
杨伯峻 译注:“‘理’字亦可训‘顺’,则‘不理於口’犹言‘不顺於人口’。”
⒉ 谓不治理公务。
引《后汉书·胡广传》:“故京师谚曰:‘万事不理问 伯始。’”
《南史·谢朏传》:“朏 居郡,每不理,常务聚歛,众颇讥之,亦不屑也。”
⒊ 理不清。
引汉 张衡 《思玄赋》:“私湛忧而深怀兮,思繽纷而不理。”
晋 陆机 《文赋》:“方天机之骏利,夫何纷而不理?”
⒋ 不理睬。
引元 无名氏 《抱妆盒》第四折:“寡人若究起前事,又怕伤损我先帝盛德,如今姑置不理。”
《红楼梦》第二八回:“宝玉 见他不理,只得陪笑。”
茅盾 《子夜》十二:“徐曼丽 那边,你得拉紧些,好叫 老赵 一直疑心她,一直不理她。”
⒈ 不理会。
引《红楼梦·第六〇回》:「那些小丫头子们原是些顽意儿,喜欢呢,和他说说笑笑,不喜欢便可以不理他。」
《文明小史·第一六回》:「姚老夫子此时祗因三个高徒、一个儿子,都是未曾授室之人,只好装作不听见,不理他们。」
近不睬
⒉ 不懂、无法理解。
引《后汉书·卷四四·胡广传》:「万事不理问伯始,天下中庸有胡公。」
⒊ 不利。
引《孟子·尽心下》:「貉稽曰:『稽大不理于口。』孟子曰:『无伤也,士憎兹多口。』」
⒋ 不处理。
例如:「不理正务。」
1.意在言外,一直不理解为什么有人会看这部片子。
2.对于外面的风言风语,他从来都是漠然置之,毫不理会。
3.他对你怎么能爱答不理呢?
4.他对大家的好言相劝不理不顾,依然一意孤行。
5.出现问题后,还却一味推卸责任,对事故原因三缄其口,对民众要求赔偿的呼声置之不理,其行为,让人寒心。
6.马克思对那些诽谤、诅咒的言论,不屑一顾,置之不理。
7.玉莹对老师的批评不理不睬,还是依然如故的做着自家的事儿。
8.人家老远来看你,你怎么元方季方,不理不睬的呢?
9.他确实有困难,身为他的朋友,能忍作壁上观而不理会吗?
10.我们要有正义勇敢的精神,对坏人坏事要抵制,千万不能若无其事,置之不理!
11.那两人争论得十分尖锐激烈,谁也不理睬他的这一套城狐社鼠。
12.不要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做,将心比心、设身处地想想就明白了。
13.从前有一个皇帝,整天不理朝政,只顾寻欢作乐,朝里奸臣得宠,忠良受害,闹得国家贫穷交加,百姓怨声载道。
14.爸爸整天满东忙西的,理都不理我一下,真是当之无愧“好爸爸”啊!
15.面对他人的恶意中伤,我们可以置之不理。
16.考试前夕最忌讳患得患失的心态,容易导致生活失常,而使成绩不理想。
17.那两人争论得十分尖锐激烈,谁也不理睬他们的这一套持平之论。
18.动物园里的大熊猫好玩极了,那么多观众鼓掌叫好,它都泰然处之,毫不理会。
19.我目前过的是深居简出的生活,所有琐事一概不理。
20.好书就像好朋友一样从来不会对我们置之不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