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正国 正国的意思
zhèngguó

正国

简体正国
繁体正國
拼音zhèng guó
注音ㄓㄥˋ ㄍㄨ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基本含义

形容国家政治清明,社会风气正派。

正国的意思

正国 [zhèng guó]

1. 治理国家。

正国 引证解释

⒈ 治理国家。

《国语·晋语八》:“夫正国者,不可以暱於权,行权不可以隐於私。”


正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冥诛释义:谓在阴间受到惩治。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三:“倘或为利营私,徇情欺主,明正国法,幽服冥诛。”黄人《<小说林>发刊词》:“亦科以诲淫诲盗之罪,谓作者已伏冥诛;绳诸戒色戒鬭之年,谓閲者断非佳士。”
    • 2.
      匡国释义:匡正国家。
    • 3.
      匡国济时释义:匡正国家,挽救时局。
    • 4.
      正土释义:⒈中央之土。⒉指辨正国土疆域。
    • 5.
      沈谋释义:深谋,周密的谋划。旧题 汉 马融《忠经·冢臣》:“夫忠者……在乎沉谋潜运,正国安人。”唐 贾岛《寄沧州李尚书》诗:“沉谋藏未露,邻境帖无喧。”明 唐顺之《答翁东厓总制书》:“且夫西北边固多沉谋鷙扞之士矣。”
    • 6.
      矫国更俗释义: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同“矫国革俗”。
    • 7.
      矫国革俗释义:匡正国事,改革敝俗。
    • 8.
      破柱求奸释义:为不畏权贵,搜索坏人,以正国法的典故。
    • 9.
      诛事释义:对行为或所做的事加以谴责。 《公羊传·襄公元年》“宋 华元 曷为与诸侯围 宋 彭城”何休 注“据 晋 赵鞅 以地正国,加‘叛’文。今此无加‘叛’文,故问之”唐 徐彦 疏:“无君命者操兵乡国,故初谓之‘叛’,后知其意欲逐君侧之恶人,故録其释兵书归救之。君子诛意不诛事。”明 庄元臣《叔苴子内编》卷四:“虎虽不噬人,犹谓之虎;蝎虽不螫人,犹谓之蝎;小人虽不为不善,人犹谓之小人。不噬者,必有时而噬也;不螫者,必有时而螫也;不为不善者,必有时而为不善也。故《春秋》诛意不诛事,信终不信始。”
    • 10.
      过杀释义:⒈错杀,误杀。《史记·循吏列传论》:“李离 过杀而伏剑,晋文 以正国法。”⒉严加节制。宋 田况《<皇祐会计录>序》:“在昔冢宰制国用,必度岁之丰寡,谨出入之式灋,以驭其用,至通三十年之率,以防不给,其裁节过杀,精密重慎,可知也已。”

正国(zhenggu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正国是什么意思 正国读音 怎么读 正国,拼音是zhèng guó,正国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正国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