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干 [zhū gān]
1. 红色的盾。
朱干 引证解释
⒈ 红色的盾。
引《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
唐 魏徵 《五郊乐章·舒和》:“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
《旧唐书·音乐志三》:“綵旞云迴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朱干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两观释义:⒈宫门前两边的望楼。 《左传·定公二年》:“夏五月壬辰,雉门及两观灾。”《汉书·董仲舒传》:“及至 周 室,设两观,乘大路,朱干玉戚,八佾陈於庭,而颂声兴。”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闕,观也。古每门树两观於前,所以标表宫门也。其上可居,登之则可远观,故谓之观。”唐 储光羲《贻刘高士别》诗:“壮哉丽百常,美矣崇两观。”⒉特指 春秋 鲁 阙,孔子 诛 少正卯 之处。《孔子家语·始诛》:“於是朝政七日而诛乱政大夫 少正卯,戮之于两观之下。”《旧唐书·李义府传》:“仲尼 为 鲁 司寇七日,诛 少正卯 於两观之
- 2.
朱干释义:红色的盾。《公羊传·昭公二十五年》:“乘大路、朱干、玉戚以舞《大夏》,八佾以舞《大武》,此皆天子之礼也。”唐 魏徵《五郊乐章·舒和》:“千里温风飘降羽,十枝炎景媵朱干。”《旧唐书·音乐志三》:“綵旞云迴昭睿德,朱干电发表神功。”
- 3.
白牡释义:古代王侯祭祀用的白色公牛。《诗·鲁颂·閟宫》:“白牡騂刚,牺尊将将。”毛 传:“白牡,周公 牲也。”《礼记·郊特牲》:“诸侯之宫县,而祭以白牡,击玉磬,朱干设锡,冕而舞《大武》,乘大路,诸侯之僭礼也。”郑玄 注:“白牡、大路,殷 天子礼也。”《公羊传·文公十三年》:“鲁 祭 周公,何以为牲?周公 用白牡。”《汉书·王莽传上》:“白牡之牲。”颜师古 注引《礼记·明堂位》:“夏季六月,以禘礼祀 周公 於太庙,牲用白牡。”
- 4.
锡儛释义:即干舞。 武舞的一种。舞者手执朱干,干背饰锡,故称。
- 5.
雅舞释义:亦作“雅儛”。古代帝王用于祭祀天地、祖先及朝贺、宴享的舞蹈。分文、武两大类。文舞的舞者左手执籥,右手执翟。武舞的舞者手执朱干、玉戚等兵器。起源于 周,以后历代均有增删修订,以歌颂本朝的文治武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