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声 [yīn shēng]
1. 乐音;音乐。
3. 泛指声音。
音声 引证解释
⒈ 乐音;音乐。
引《周礼·地官·鼓人》:“鼓人掌教六鼓四金之音声。”
三国 魏 嵇康 《琴赋》:“余少好音声,长而玩之。”
唐 韩愈 《唐故检校尚书左仆射右龙武军统军刘公墓志铭》:“公不好音声,不大为居宅,於诸帅中独然。”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凤阳士人》:“音声靡靡,风度狎褻。”
⒉ 泛指声音。
引《列子·杨朱》:“夫耳之所欲闻者音声,而不得听者,谓之闭听。”
晋 干宝 《搜神记》卷十一:“又有鸳鸯,雌雄各一,恒栖树上,晨夕不去,交颈悲鸣,音声感人。”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二折:“这等夜深,只听得岸上女人音声,好似我 倩女 小姐。”
闻一多 《红烛·红豆》:“听他跳激底音声,这般凄楚!这般清切!”
音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经释义:⒈汉以来历代封建王朝所推崇的七部儒家经典。七经名目,历来说法不一。⒉道家七类经书。即《仁经》、《礼经》、《信经》、《义经》、《智经》、《德经》、《道经》。见《云笈七籤》卷九。⒊佛家净土宗的七种经典。即《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大阿弥陀经》、《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赞净土佛摄授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
- 2.
云韶部释义:⒈宋代宫中管理宫廷音乐的官署。承唐代教坊旧制。⒉鸟名。又称音声鸟。
- 3.
光音天释义:佛教语。色界诸天之一,二禅天之第三天。此天绝音声,以光为语言,故名。亦泛指二禅天。
- 4.
六欲释义:指人的各种欲望。 一说是生、死、耳、目、口、鼻的欲望;佛家认为是色欲、形貌欲、威仪姿态欲、言语音声欲、细滑欲、人想欲。
- 5.
凤凰台释义:⒈古台名。 在今 江苏省 南京市 南面。唐 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凤凰臺 上凤凰游,凤去臺空 江 自流。”王琦 注:“《江南通志》:凤凰臺,在 江寧 府城内之西南隅,犹有陂陀,尚可登览。宋 元嘉 十六年,有三鸟翔集山间,文彩五色,状如孔雀,音声谐和,众鸟羣附,时人谓之凤凰。起臺于山,谓之 凤凰臺。山曰 凤臺山,里曰 凤凰里。”宋 刘过《题润州多景楼》诗:“一朝放浪 金陵 去,凤凰臺 上望 长安。”⒉古台名。在 甘肃省 成县 东南的 凤凰山。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漾水》:“﹝ 凤溪水 ﹞上承 浊水 於
- 6.
合欢铃释义:古代婚礼中所用的铃。 取其音声和谐以象征夫妇和睦。参阅《通典·礼十八》引 汉 郑众《婚礼谒文赞》。
- 7.
哈儿释义:四川、重庆的一地方方言,一词多音多意。在日本鸟取县,哈儿也是傻瓜的意思哈儿,三种发音声调分别独立对应三组意思。
- 8.
商声释义:⒈五音中的商音。《文选·马融<长笛赋>》:“易京 君明 识音律,故本四孔加以一。君明 所加孔后出,是谓商声五音毕。”李善 注:“笛本四孔,京 加一孔於下,为商声,故谓五音毕。”⒉秋声。《管子·幼官》:“听商声,治湿气。”《文选·阮籍<咏怀诗>之十》:“素质游商声,悽愴伤我心。”李善 注:“《礼记》曰:‘孟秋之月,其音商。’郑玄 曰:‘秋气和则音声调。’”元 邵亨贞《摸鱼子·吴门九日次魏彦文韵》词:“商声暗起邻墙树,触景乱愁还聚。”《随园诗话》卷十三引 清 宋树穀《立秋柬顾孝廉》诗:“万窍商声先蟋蟀,一年落
- 9.
土家语释义:属汉藏语系的藏缅语族。主要分布在我国 湖南省 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的 龙山、永顺、保靖、古丈、吉首、泸溪 等县。分南北两个方言。复元音和鼻化元音较多,北部方言没有浊塞音和浊塞擦音声母。动词的体、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助词表示。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修饰名词时,大都在名词之后,但带后置助词的形容词则在名词之前。
- 10.
声尘得道释义:佛学术语,意指依音声而得道。
- 11.
声曲释义:音声曲调。
- 12.
声母释义:汉语字音可以分成声母、韵母、字调三部分。一个字起头的音叫声母,其余的音叫韵母,字音的高低升降叫字调。例如“报(bào)告(gào)、丰(fēng)收(shōu)”的b,g,f,sh是声母;“报”和“告”的ao,“丰”的eng,“收”的ou是韵母;“报”和“告”的字调都是去声,“丰”和“收”都是阴平。大部分字的声母是辅音声母,只有小部分的字拿元音起头(就是直接拿韵母起头),它的声母叫“零声母”,如“爱”(ài)、“鹅”(é)、“藕”(ǒu)等字。
- 13.
声节释义:⒈音声节奏。 ⒉声势气概。
- 14.
安昌释义:⒈安定昌盛。汉 焦赣《易林·大有之蛊》:“与福上天,天下安昌。”宋 宋祁《宋景文公笔记·考古》:“无常安之家,无常治之民,得贤则安昌,失贤则危亡,自古迄今,未有不然者也。”⒉指 汉 安昌侯 张禹。《汉书·张禹传》:“河平 四年代 王商 为丞相,封 安昌侯 …… 禹 性习音声,内奢淫,身居大第,后堂理丝竹筦弦。”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树塞反坫,三归玉食,穰侯 之富,安昌 之泰,则有僭上洿浊之累。”宋 刘克庄《沁园春》词:“富有图书,贫无釵泽,不似 安昌 列后堂。”
- 15.
小部释义:⒈指 唐 代宫廷中的少年歌舞乐队。唐 袁郊《甘泽谣·许云封》:“值梨园法部置小部音声,凡三十餘人,皆十五以下。”元 张昱《唐天宝宫词》:“小部梨园出教坊,曲名新赐《荔枝香》。”⒉泛指梨园、教坊演剧奏曲。清 王士禛《秦淮杂诗》之八:“新歌细字写冰紈,小部君王带笑看。”《桐桥倚棹录·舟楫》引 清 徐映玉 诗:“春昼画船相次泊,氍毹小部拂云和。”⒊小部落。《辽史·文学传上·萧韩家奴》:“使彼小部抗衡大国,万一有败,损威岂浅?”
- 16.
幽絷释义:囚禁。 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身不免於幽縶,命不期於旦夕。”晋 张华《鹪鹩赋》:“块幽縶於九重,变音声以顺旨。”唐 骆宾王《萤火赋》:“余狎以明时,久遭幽縶。”《资治通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太宗 自幽縶之后,无復侍者及纸,乃书壁及板障,为诗及文数百篇,辞甚悽愴。”
- 17.
本法释义:⒈原来的有关法律条款。《唐律疏义·名例三·工乐杂户》:“工乐及太常音声人,习业已成,能专其事,及习天文并给使散使犯徒者,皆不配役,準无兼丁例加杖……如元是官户及奴者,各依本法。”《唐律疏义·名例三·工乐杂户》:“妇人元不合配,以夫子流故所以听随。矜其本法无流,所以得免居作。”⒉这项法律。如:本法自1980年1月1日起生效。
- 18.
术数释义:谓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的气数和命运。 也称“数术”。《汉书·艺文志》列天文、历谱、五行、蓍龟、杂占、形法六种,并云:“数术者,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但史官久废,除天文、历谱外,后世称术数者,一般专指各种迷信,如星占、卜筮、六壬、奇门遁甲、命相、拆字、起课、堪舆、占候等。《素问·上古天真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阴阳,和於术数。”晋 袁宏《后汉纪·献帝纪二》:“﹝ 蔡邕 ﹞博学,有雋才,善属文,解音声、伎艺并术数之事,无不精综。”宋 马永卿《嬾真子》卷三:“洛 中 邵康节 先
- 19.
梵音释义:⒈梵呗。⒉佛教谓大梵天王所出的音声。亦指佛、菩萨的音声。⒊犹梵语。亦泛指印度的语言。
- 20.
清徽释义:⒈犹清操。 ⒉清美的音声;高雅的谈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