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1. 通情达理。
例这人明理。
英[ sensible; ]
2. 浅显的道理。
例这种明理谁都知道。
英[ obvious argument; ]
⒈ 严明的治理。
引汉 桓宽 《盐铁论·申韩》:“明理正法,奸邪之所恶而良民之福也。”
⒉ 明显的道理。
引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论》:“犯法当死,不应死自活,此明理也。”
⒊ 说明道理。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此全引成辞,以明理者也。”
清 章学诚 《文史通义·原道下》:“文章之用,或以述事,或以明理。”
⒋ 明察事理;懂道理。
引《宋书·良吏传·徐豁》:“歷二丞三邑,精练明理,为一世所推。”
《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们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
许地山 《归途》:“您当官明理,也可以知道我不是凶手。”
⒈ 通达事理,懂道理。
引《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妹子,你是明理的人。我门这行户例,只有贱买,那有贱卖?」
1.清明赠你清山清风清泉,愿清神清爽清闲;赠你明窗明水明月,愿明朗明理明媚;赠你清水清石清天,愿清声清气清韵;赠你明珠明灯明镜,愿明眸明晰明艳!
2.他俩闹意见,小明理屈,应该受到批评。
3.如果公安机关不查处,你可以向其上级公安机关纪检部门或者检察院投诉,要求他们说明理由。
4.你不参加植树劳动,要向老师申明理由。
5.因为反馈与细化过程不能无绝顶地迟延下去,应按组织确定的轨范查明理当竣事规划过程的机缘。
6.读书使人明理,温故使人知新,背诵使人自省。
7.他个性好强,明明理亏,也要强词夺理辩解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