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词 口词的意思
kǒu

口词

简体口词
繁体口詞
拼音kǒu cí
注音ㄎㄡˇ ㄘ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cí,(1) 语言里最小的可以独立运用的单位。【组词】:词汇。词书。词典。词句。词序。词组。(2) 言辞,话语,泛指写诗作文。【组词】:歌词。演讲词。誓词。词章。词律(文词的声律)。(3) 中国一种诗体(起于南朝,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本可入乐歌唱,后乐谱失传,只按词牌格律创作)。【组词】:词人。词谱。词牌。词调(diào )。词韵。词曲。

基本含义

指能够表达自己意见的言辞或词句。

口词的意思

口词 [kǒu cí]

1. 口供。

口词 引证解释

⒈ 口供。

元 吴昌龄 《张天师》第三折:“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 曰:‘众官不知,此人连结恶党,欲反背朝廷,谋害 曹 某,今日天败,请听口词。’”
《说唐》第七回:“蔡公 问了众人口词,喝令把响马带进来。”


国语词典

口词 [kǒu cí]

⒈ 诉讼关系人受审时,与案情有关的陈述。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一折》:「若官司拏住尔,审情真,问口词;下脑箍,使拶子。」
《三国演义·第二三回》:「今日天败,请听口词。」


口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供吐释义:招供,说出真实情况。《宣和遗事》前集:“王平 ……付吏 张大年 勘问因由,花约 依实供吐。”《天雨花》第八回:“须当据实来供吐,若有虚言即动刑。”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审盗》:“须要听其口词,辨其虚实,俟其供吐,以为驳詰。”
    • 2.
      口词释义:口供。 元 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我为甚先吐了这招承的口词?”《三国演义》第二三回:“操 曰:‘众官不知,此人连结恶党,欲反背朝廷,谋害 曹 某,今日天败,请听口词。’”《说唐》第七回:“蔡公 问了众人口词,喝令把响马带进来。”
    • 3.
      群口词释义:对口词的一种形式,由两个以上的人集体表演。
    • 4.
      顶砖头释义:旧时跪着发誓的一种方法。 元 无名氏 《渔樵记》第二折:“我和你顶砖头,对口词,我也不怕你!”
    • 5.
      香料面释义:碾成面的炒过的牲口词料。有香味,故称。

口词(kouc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口词是什么意思 口词读音 怎么读 口词,拼音是kǒu cí,口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