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口过 口过的意思
kǒuguò

口过

简体口过
繁体口過
拼音kǒu guò
注音ㄎㄡˇ ㄍㄨㄛ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kǒu,(1) 人和动物吃东西和发声的器官(亦称“嘴”)。【组词】:口腔。口才。口齿。口若悬河。(2) 容器通外面的地方。【组词】:瓶子口。(3) 出入通过的地方。【组词】:门口。港口。(4) 特指中国长城的某些关口(多用作地名)。【组词】:古北口。喜峰口。(5) 破裂的地方。【组词】:口子。

guò guo guō,(1) 姓。

基本含义

指言辞过激,言语过度,说话过分冲动。

口过的意思

口过 [kǒu guò]

1. 由失言造成的过错。

[stumble;]

口过 引证解释

⒈ 言语的过失;失言。

《孝经·卿大夫》:“言满天下无口过。”
唐 白居易 《有唐善人墓碑》:“﹝ 李建 ﹞好议论,而无口过。”
《初刻拍案惊奇》卷七:“此儿多口过,不謫治,怕败坏了天地间事。”
《天雨花》第二九回:“不过年轻多口过,那曾投毒有真情。”

⒉ 指争吵的话。

⒊ 口臭。

唐 孟棨 《本事诗·怨愤》:“﹝ 武则天 ﹞谓 崔融 曰:‘吾非不知 之问 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 之问 患齿疾,口常臭故也。”


国语词典

口过 [kǒu guò]

⒈ 言语上的过失。

《孝经·卿大夫章》:「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老残游记二编·第八回》:「口过痛痒的事,为什么要定这样重的罪呢?」

⒉ 争吵。

清·李渔《比目鱼·第一七出》:「小妇人的女儿投水是实,原为母子之间有几句口过,所以自寻短计。」

⒊ 从口中发出的难闻气味。唐·孟棨也作「口气」、「口臭」。

《本事诗·怨愤》:「则天见其诗,谓崔融曰:『吾非不知之问有才调,但以其有口过。』盖以之问患齿疾,口常臭故也。」


口过是什么意思 口过读音 怎么读 口过,拼音是kǒu guò,口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口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