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池 [chóu chí]
1. 山名。在甘肃省成县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仇池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在 甘肃省 成县 西。山有东西两门,盘道可登,上有水池,故名。
引《后汉书·西南夷传·白马氐》:“居於 河池,一名 仇池,方百顷,四面斗絶。”
《宋书·氐胡传》:“仇池 地方百顷,因以 百顷 为号,四面斗絶,高平地方二十餘里,羊肠蟠道,三十六回。”
唐 杜甫 《秦州杂诗》之十一:“万古 仇池 穴,潜通小有天。”
宋 苏轼 《和桃花源》诗序:“他日工部侍郎 王钦臣 仲至,谓余曰:吾尝奉使过 仇池,有九十九泉,万山环之,可以避世如桃源也。”
清 赵翼 《调守广州》诗:“地偏恰似 仇池 穴,俗厚难忘 畏垒 乡。”
仇池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委诚释义:⒈委任、信用。《后汉书·王堂传》:“自是委诚求当,不復妄有辞教,郡内称治。”⒉投诚,归顺。《宋书·索虏传》:“是以 秦 赵 羈旅,披榛委诚,施紱乘轩,剖符州郡。”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南秦王 仇池 杨难当 捨蕃委诚,重译拜闕陛见之所也,故殿以 广德 为名。”⒊犹倾诚,倾心。明 沉德符《野获编·妓女·侠倡》:“误此子性命者君也。向年委诚於君,君坚不从。范仲子 因以甘言朝夕诱之,遂订偕老。”
- 2.
孤绝释义:⒈谓孤立无助。《东观汉记·坚镡传》:“时 万脩 病卒,鐔 独孤絶,南拒 邓奉,北当 董訢。一年间,道路隔塞,粮馈不至。”《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年》:“外无应援,内乏粮储,势力孤絶。”⒉谓孤零,孤单无伴。唐 薛能《一叶落》诗:“无双浮水面,孤絶落关头。”宋 苏轼《壶中九华诗》:“念我 仇池 太孤絶,百金归买碧玲瓏。”清 龚自珍《十月廿夜大风不寐书怀》诗:“侧身天地本孤絶,矧乃气悍心肝淳。”⒊高峻;高耸。唐 顾况《弋阳溪中望仙人城》诗:“何草乏灵姿,无山不孤絶。”宋 苏轼《与客游道场何山得鸟字》诗:“中
- 3.
崩动释义:煽惑;煽动。《宋书·刘道济传》:“元嘉 九年,闻 道济 绥抚失和,遂自 仇池 入 绵竹,崩动羣小,得千餘人,破 巴兴县,杀令 王贞之。”
- 4.
斗绝释义:⒈陡峭峻险。斗,通“陡”。《后汉书·西南夷传·白马氐》:“﹝ 氐 人﹞居於 河池,一名 仇池,方百顷,四面斗絶。”宋 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钟阜 之支陇隐隐而下,今行宫据其平处以临城市,城之前则逼山而斗絶焉。”清 顾炎武《王徵君潢具舟城西同楚二沙门小坐栅洪桥下》诗:“蛮陬地斗絶,极目天茫茫。”⒉孤悬。《后汉书·窦融传》:“河西 斗絶在 羌胡 中,不同心勠力,则不能自守。”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辽东》:“锦州 声援梗阻,必出 石山站 绕 奉天 会城,崎嶇始达。於是 辽阳 斗絶,根本动摇。”⒊犹悬殊
- 5.
白马氐释义:我国古代西南地区氐族的一部。汉武帝 元鼎 六年于其地置 武都郡。分布在今 四川 西北部及 甘肃 南部。亦省称“白马”。《史记·西南夷列传》:“自 冄駹 以东北,君长以什数,白马 最大,皆 氐 类也。”司马贞 索隐:“夷邑名,即 白马氐。”张守节 正义引《括地志》:“陇右 成州、武州 皆 白马氐,其豪族 杨氏 居 成州 仇池山 上。”《魏书·氐传》:“氐 者,西夷之别种,号曰 白马。”
- 6.
食白释义:谓吃杨梅。 语出 宋 苏轼《闻辩才法师复归上天竺以诗戏问》:“道人笑不答,此意安在哉。昔年本不住,今者亦无来。此语竟非是,且食白杨梅。”王十朋 集注:“《杭州图经》云:杨梅坞 在南山近 瑞峰,杨梅尤盛,有红白二种,今 杭 人呼白者为圣僧梅。”宋 周必大《次韵阎刑部才元杨梅》:“请君速访 天竺 老,食白追继 仇池 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