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运判 运判的意思
yùnpàn

运判

简体运判
繁体運判
拼音yùn pàn
注音ㄩㄣˋ ㄆ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ùn,(1) 循序移动。【组词】:运行。运动。运转(zhuàn )。(2) 搬送。【组词】:运输。运载。运营(交通工具的运行和营业)。运力。运销。空运。海运。(3) 使用。【组词】:运用。运算。运笔。运筹(制定策略)。(4) 人的遭遇,亦特指迷信的人所说的遭遇。【组词】:运气。命运。幸运。国运。(5) 南北距离。【组词】:广运百里。(6) 姓。

pàn,(1) 区别,分辨,断定。【组词】:判明。判辨。判据。判读(利用已知的视觉信息符号来判断新获得的视觉信息的含义)。判断。(2) 分开,截然不同。【组词】:判然。判若两人。判若鸿沟。(3) 评定。【组词】:裁判。谈判。判卷子。(4) 司法机关对案件的裁决。【组词】:判词。判决。判案。(5) 古代官名。【组词】:通判。判官(中国唐、宋两代辅助地方长官处理公事的人员,传说中借指阎王手下管生死簿的官)。

基本含义

指根据情况判断,运用法律进行裁决。

运判的意思

运判 [yùn pàn]

1. 古代官名。宋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

运判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官名。 宋 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 宋 高承 《事物纪原·节钺帅漕·运判》:“开宝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并兼领 岭 南转运使,以转运使 王明 为副使, 许允言 为判官,则转运之有判,自此其始也。

太平兴国 三年四月十日,置诸道转运判官。”
宋 王安石 《与马运判书》:“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
《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至 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等省未设运使……其运同、运判、提举等官,均有催徵钱粮之责。”


运判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仵作学士释义:指 宋 蒋彝 。蒋 因办理 朱冲 丧事,得升为直秘阁之官,时人因以讥之。 宋 方勺 《泊宅编》卷上:“近岁除直祕阁者尤多, 两浙 市舶 张苑 进篤禄香得之,时号‘篤禄学士’;运判 蒋彝 应副 朱冲 葬事得之,号‘仵作学士’; 越州 通判 魏志崇 获盗黄乌觜得之,号‘贼学士’。”参见“ 仵作 ”。
    • 2.
      倾尽释义:尽心竭力。 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视残躯之可力,倾尽而为;儻宿疚之或平,糜捐以报。”《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二年》:“遘 为人,轻俊明敏,通达世务……部吏皆乐倾尽,为之耳目。”
    • 3.
      存省释义:慰问;问候。《周礼·秋官·大行人》“间问以諭诸侯之志”汉 郑玄 注:“间问者,间岁一问诸侯,谓存省之属。”宋 王安石《与徐贤良书》:“罪逆苟活,向蒙贤者不以无状,远赐存省,区区哀感,所不可言。”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累年沉痼,众药备尝,曾微除愈之期,仅有苏醒之觉。故人玩于存省,或疑无他;医工莫知主名,可谓异疾。”
    • 4.
      当十钱释义:古代钱币的一种。 币值以一当十。始于 南朝 梁元帝 承圣 元年(552年),一枚铜钱当十枚铁钱。北周 铸五行大布钱,以一当十。唐 第五琦 铸 乾元 重宝,亦以一当十。其后除 元 代用钞外,其他各代均铸钱币,但重量、成色各不相同。宋 朱翌《猗觉寮杂记》:“崇寧 铸当十钱,始於 陕西 运判 许天启 自 长安 进样,乌背赤仄,请自禁中行用。自此盗铸徧天下不可禁,物价踊贵,商贾不行。”宋 王巩《甲申杂记》:“陈刑部 縝 云:‘荆公 作相时,尝欲作当十钱。’”参阅《文献通考·钱币一》。
    • 5.
      林皋释义:⒈语出《庄子·知北游》:“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后因以“林皋”指山林皋壤或树林水岸。 宋 黄庭坚《送刘士彦赴福建转运判官》诗:“官间得胜日,杖屨之林皋。”明 刘若愚《酌中志·大内规制纪略》:“每於河冰冻后,近京贫民,於皇城内外,凡有冰处拉拖牀以餬口。遇雪满林皋,坐拖牀者艳素杂遝,交拉如织。”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在西湖寄都中同年》云:‘星河云海望迢迢,八度花朝与雪朝……岂是升沉关气类,轻舟相继返林皋。’”⒉指树林高阜,犹山林。明 陆采《明珠记·买药》:“留连不忍出林皋,叹仙俗难遭。”
    • 6.
      殷重释义:⒈繁重。《南齐书·顾宪之传》:“窃寻民之多伪,实由 宋 季军旅繁兴,役赋殷重。”《旧唐书·忠义传上·苏安恒》:“陛下年德既尊,寳位将倦,机务殷重,浩荡心神,何不禪位东宫,自怡圣体。”⒉恳切深厚。宋 叶适《京西运判方公神道碑》:“其言殷重惻切,天子以为然,行之至今。”
    • 7.
      漕司释义:亦称“漕运司”。管理催征税赋、出纳钱粮、办理上供以及漕运等事的官署或官员。北宋 称转运司,南宋 称漕司,元 代称漕运司。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财归於漕司,而兵各归於郡。”《宋史·选举志二》:“淳祐 元年,淮 南诸州郡岁有兵祸,士子不得以时赴乡试,且漕司分差试官,路梗不可径达。”元 危素《元海运志》:“﹝ 至元 ﹞二十五年,内外分置漕运司二。”清 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帅漕宪仓》:“帅、宪、仓一人而已,漕则一路或有两三人,曰转运使,曰转运副使,曰转运判官,皆漕司也。”
    • 8.
      生语释义:⒈梗直的话。唐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诸公贵人既志得,皆乐熟软媚耳目者,不喜闻生语,一见輒戒门下以絶。”⒉新的词语。宋 叶适《太府少卿福建运判李公墓志铭》:“公文出新意,作生语,緻密简雅,无刻露之态。”⒊生造的词语。鲁迅《三闲集·叶永蓁作<小小十年>小引》:“新文学兴起以来,未忘积习而常用成语如我的和故意作怪而乱用谁也不懂的生语如创造社一流的文字,都使文艺和大众隔离。”
    • 9.
      盐运判释义:盐运使属下管理某一地区盐务的官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不多两年,他便改捐了个盐运判,到 两淮 候补,近来听説可望补缺了。”参见“盐运使”。
    • 10.
      絶足释义:⒈喻指千里马。 ⒉指奔驰神速之足。⒊谓杜门不出。更多解释喻指千里马。汉 孔融《论盛孝章书》:“燕 君市骏马之骨,非欲以骋道里,乃当以招絶足也。”唐 杜甫《行次昭陵》诗:“风云随絶足,日月继高衢。”宋 黄庭坚《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诗:“盐车之下有絶足,败羣勿纵为民残。”指奔驰神速之足。宋 秦观《李泌论》:“鸟焚其巢,虽有劲翮,无所归;兽失其穴,虽有絶足,无所恃。”谓杜门不出。明 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史四》:“﹝ 顾东江 ﹞以侍郎家居,絶足不与外事,闭门闲适,学为老圃。”
    • 11.
      腰脚释义:腰与脚。常表示人的体力。《梁书·处士传·何胤》:“昔荷圣王眄识,今又蒙旌賁,甚愿诣闕谢恩,但比腰脚大恶,此心不遂耳。”唐 杜甫《寄赞上人》诗:“年侵腰脚衰,未便阴崖秋。”宋 苏轼《送运判朱朝奉入蜀》诗:“为话腰脚轻,犹堪踏泉石。”赵光荣《里湖纪游》诗:“腰脚渐不胜,维时日亭午。”陈毅《莫干山纪游词》:“千级石磴试腰脚,百寻涧底望高楼。天外云自流。”
    • 12.
      茶榷释义:茶税。 《旧唐书·穆宗纪》:“壬子,加茶榷,旧额百文,更加五十文,从 王播 奏。”宋 王安石《荆湖北路转运判官刘君墓志铭》:“朝廷弛茶榷,以君使 江西,议均其税,盖期年而后返。”
    • 13.
      讥呵释义:⒈亦作“讥訶”。 讥责非难。《后汉书·宦者传·吕强》:“邕 不敢怀道迷国,而切言极对,毁刺贵臣,讥呵竖宦。”《三国志·蜀志·孟光传》:“好 公羊《春秋》而讥呵 左氏。”宋 苏辙《东西京二绝》之一:“宓妃 何预词臣事,指点讥訶豹尾中。”姚锡钧《论诗绝句·黄遵宪》:“蛮语娵隅信有无,莎欧 夺席杂讥訶。”⒉稽查盘问。宋 文同《谢韩运判》:“讥訶免於羣掾,敲扑逭於诸胥。”《明史·杨嗣昌传》:“造飞梁,设横枑,陈利兵而讥訶,非符要合者不得渡。”清 顾炎武《河上作》诗:“今年暂寝兵,逻卒犹讥訶。”王蘧常 汇注:“《广
    • 14.
      赈粜释义:售米赈救。《宋史·食货志上三》:“广东 转运判官 周纲 糴米十五万石,无扰及无陈腐,抚州 守臣 刘汝翼 餉兵不匱,及劝诱賑糶流离,皆转一官。”《元典章·户部七·仓库》:“为 太原路 去岁灾伤贫民缺食,賑糶大备仓 大德 三年、大德 四年米二万二千八百石三斗八升。”清 赵翼《瓯北诗话·<陆放翁年谱>小引》:“是年有寄 朱元晦 提举诗,以年荒望其来賑糶也。”
    • 15.
      超转释义:越级迁官。 宋 范仲淹《奉举张去惑许元》:“伏望圣慈指挥取索榷货务勾当过有劳绩,特与超转一官,差充 江 淮 制置发运判官。”宋 洪迈《容斋随笔·带职人转官》:“时相以为既带职,则朝议、奉直为一等,遂超转中奉。”《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三年》:“帝以为磨勘者,古攷绩之法,所与百职事共之,而禁近独超转,非法也。”
    • 16.
      运判释义:古代官名。 宋 代始于转运使、发运使下设判官,职位略低于副使,称转运判官、发运判官,简称“运判”。宋 高承《事物纪原·节钺帅漕·运判》:“开宝 五年八月九日,以 潘美尹 崇珂 并兼领 岭 南转运使,以转运使 王明 为副使,许允言 为判官,则转运之有判,自此其始也。太平兴国 三年四月十日,置诸道转运判官。”宋 王安石《与马运判书》:“运判阁下:比奉书,即蒙宠答,以感以怍。”《清会典事例·户部·盐法》:“至 甘肃、四川、云南、贵州 等省未设运使……其运同、运判、提举等官,均有催徵钱粮之责。”
    • 17.
      锁厅试释义:亦作“鏁厅试”。宋 代称现任官或有爵禄者应进士试。宋 叶适《太府少卿福建运判直宝谟阁李公墓志铭》:“復锁厅试礼部,词致瓌特,有司异之。”《宋史·选举志一》:“凡命士应举,谓之鏁厅试。”《宋史·选举志三》:“熙寧 十年,始立《宗子试法》。凡祖宗袒免亲已受命者,附锁厅试,自袒免以外,得试于国子监。”
    • 18.
      降宣释义:降敕宣旨。宋 宋敏求《春明退朝录》卷下:“正明 年是 李振 为使,当时以宣传上旨,故名之曰‘宣’,而枢密院所出文字之名也,似欲与中书‘敕’并行。虽无所明见,疑降宣始自 朱梁 之时。”《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五年》:“壬子,詔:‘武学生员以百人为额,遇科场前一年,委枢密院降宣,命武臣路分都监及文臣转运判官以上,各奏举堪应武举者一人,其被举人遇生员闕,愿入学者听。’”
    • 19.
      除愈释义:痊愈。南朝 陈 徐陵《又与天台智者大师书》:“兼去岁第六儿夭丧,痛苦成疾,犹未除愈。”宋 叶适《湖南运判到任谢表》:“累年沉痼,众药备尝,曾微除愈之期,仅有苏醒之觉。”

运判(yunp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运判是什么意思 运判读音 怎么读 运判,拼音是yùn pàn,运判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运判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