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大字 大字的意思

大字

简体大字
繁体
拼音dà zì
注音ㄉㄚˋ ㄗ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zì,(1) 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汉字。字符。字母。字典。字句。字里行(háng )间。字斟句酌。(2) 文字的不同形式,书法的派别。【组词】:草字。篆字。颜字。柳字。欧字。赵字。(3) 书法的作品。【组词】:字画。字幅。(4) 字的音。【组词】:字正腔圆。(5) 人的别名,亦称“表字”,现多称“号”;商店的名称,亦称“字号”。(6) 合同,契约。【组词】:字据。(7) 旧时称女子出嫁。【组词】:待字闺中。(8) 生子,乳,爱。【例句】:字乳(生育)。字孕(怀孕)。

基本含义

形容字迹大而工整,也可指人的字迹大而工整。

大字的意思

大字 [dà zì]

1. 用毛笔写的大的汉字。

写一篇大字。

[big character;]

大字 引证解释

⒈ 形体较大的字。一般指径寸以上之字。

晋 卫恒 《四体书势》:“鵠(梁鵠 )宜为大字, 邯郸淳 宜为小字。”
《宋书·刘穆之传》:“但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
康有为 《广艺舟双楫·榜书》:“数寸大字,莫如 郑道昭 《太基仙坛》及《观海岛诗》。”


国语词典

大字 [dà zì]

⒈ 通常指一方寸以上的字。相对于小字而言。

《宋书·卷四二·刘穆之传》:「但纵笔为大字,一字径尺,无嫌。」

⒉ 泛指普通文字。

如:「他因为从小失学,所以大字识不得几个。」


大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停释义:⒈三成;三部分。⒉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⒊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 2.
      书名释义:⒈用于书写的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⒉写上姓名。《左传·隐公七年》:“滕侯 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唐 张籍《赠赵将军》诗:“会取 安西 将报国,凌烟阁 上大书名。”⒊擅长书法的名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仲翼 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 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
    • 3.
      化化牋释义:指粗劣不洁只可供杂用的纸。宋 陶穀《清异录·文用》:“记余未冠时,游 龙门山 寺,欲留诗,求纸。僧以皱纸进。余题大字曰‘化化牋’,还之。僧惭惧躬揖,请其故,答曰:‘纸之麄恶,则供溷材,一化也;丐徒取诸圊厠,积之家,匠买别抄麩麪,店肆收苞果药,遂成此纸,二化也。故曰化化牋。备杂用,可也;载字画,不可也;举以与人,不可之甚也。’”
    • 4.
      匹纸释义:我国古代一种供作画写字用的优质纸。宋 陆游《跋为子遹书诗卷后》:“子 遹 持匹纸求録诗,期年矣,以乃翁衰疾,不忍迫蹙。予更以此念之,为写终此卷。”明 屠隆《考槃余事·纸笺·宋纸》:“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 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 举眼一看,楼中间掛着一张匹纸,上写冰盘大的二十八个大字。”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七:“明 时大内白笺,磁青纸、高丽 茧纸,皮纸、新安 玉牋,谭笺、观音帘,匹纸,皆可珍者也。”
    • 5.
      吉旦释义:⒈农历每月初一。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 苏惟甫 ﹞旬澣吉旦诣公,语餘遂及身计。”明 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以今首春吉旦,勑下礼官,早正储宫之位,以定国本,以慰羣情。”《西游补》第二回:“忽见殿门额上有‘緑玉殿’三个大字,旁边注着一行细字:‘唐 新天子 风流皇帝 元年二月吉旦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中华民国 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立。”参见“吉”。⒉泛指吉祥的日子。
    • 6.
      堆墨释义:谓点画肥重的大字。
    • 7.
      大字报释义:发表意见的文字,一般用大字写成贴出,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大民主的形式之一,文化大革命时颇为流行,后被取缔。
    • 8.
      大宗师释义:⒈教首的封号。 ⒉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之学政,人称之为宗师,或亦冠以大字。
    • 9.
      契丹文释义:辽 代契丹人创制的文字。 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制成于 辽太祖神册 五年(公元920年),后另制新字称“契丹小字”。金 初沿袭使用。章宗 明昌 二年(公元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 10.
      女真文释义:女真 族创制的文字。 参考契丹字和汉字制成。有大字、小字两种。大字为 完颜希尹 与 叶鲁 奉 金太祖 命制造,天辅 三年(公元1119年)颁行。小字颁布于 熙宗 天眷 元年(公元1138年),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始用。传世女真文字仅一种,明 代仍在使用;是大字或小字,学术界尚无定论。
    • 11.
      孽海情天释义:宝玉梦随仙姑到一处,先见“太虚幻境”的石牌和对联,接着在宫门上看到“孽海情天”四个大字和这副对联。
    • 12.
      对句释义: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 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 诗言‘宣尼 悲获麟,西狩泣 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
    • 13.
      尽忠报国释义:竭尽忠贞,报效国家。《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14.
      局迫释义:⒈狭隘,狭窄。 《后汉书·窦融传》:“当今 西州 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某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⒉窘迫,不自然。清 李霨《初发都门》诗:“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孤臣碧血记》:“马六派 闻语,状甚局迫。屈半膝,復言。”
    • 15.
      悬腕释义:指用毛笔写大字时手腕子不挨着桌子。
    • 16.
      打野释义:⒈亦称“打野呵”。谓艺人在街头卖艺。宋 章渊《槁简赘笔》:“如今之艺人,於市肆作场谓之打野,皆谓不著所,今人谓之打野呵。”宋 周密《武林旧事·瓦子勾栏》:“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⒉方言。犹言东张西望。《人民文学》1982年第12期:“吴勇 窜上阳台,‘呃,在这里做作业吧,还可以看看下面走路的人。’他喜欢打野,在学校,老师都不敢把他放在窗户边坐。”⒊方言。犹言捞外快。《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运动初期,钟 家写了揭批铁匠‘打野’挣双工资的大字报。”
    • 17.
      撮襟书释义:谓 南唐 李后主 不以笔而以卷帛书的大字。
    • 18.
      擘窠大字释义:大字。
    • 19.
      擘窠释义:⒈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 擘,划分;窠,框格。⒉指大字。
    • 20.
      方丈字释义:谓一丈见方的大字。

大字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停释义:⒈三成;三部分。⒉书法理论把某些字的结构分成上、中、下三段,称三停。见明李淳《大字结构法》。⒊相法术语。相面者以人体及面部各分三部,称上中下三停。三停齐等为福相。
    • 2.
      书名释义:⒈用于书写的文字。《周礼·春官·外史》:“掌达书名于四方。”郑玄 注:“或曰:古曰名,今曰字。使四方知书之文字,得能读之。”章炳麟《中华民国解》:“兴其农业,劝其蓺事,教其语言,諭其书名,期二十年而其民可举於中央议院。”⒉写上姓名。《左传·隐公七年》:“滕侯 卒,不书名,未同盟也。”唐 张籍《赠赵将军》诗:“会取 安西 将报国,凌烟阁 上大书名。”⒊擅长书法的名声。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二:“仲翼 有书名而前辈多以为俗,然亦以配 周越。予尝见其飞白大字数幅,亦甚工,但诚不免俗耳。”清 韩泰华《无事为福
    • 3.
      化化牋释义:指粗劣不洁只可供杂用的纸。宋 陶穀《清异录·文用》:“记余未冠时,游 龙门山 寺,欲留诗,求纸。僧以皱纸进。余题大字曰‘化化牋’,还之。僧惭惧躬揖,请其故,答曰:‘纸之麄恶,则供溷材,一化也;丐徒取诸圊厠,积之家,匠买别抄麩麪,店肆收苞果药,遂成此纸,二化也。故曰化化牋。备杂用,可也;载字画,不可也;举以与人,不可之甚也。’”
    • 4.
      匹纸释义:我国古代一种供作画写字用的优质纸。宋 陆游《跋为子遹书诗卷后》:“子 遹 持匹纸求録诗,期年矣,以乃翁衰疾,不忍迫蹙。予更以此念之,为写终此卷。”明 屠隆《考槃余事·纸笺·宋纸》:“有匹纸长三丈至五丈,陶穀 家藏数幅,长如匹练,名‘鄱阳白’。”《儒林外史》第十五回:“马二先生 举眼一看,楼中间掛着一张匹纸,上写冰盘大的二十八个大字。”清 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七:“明 时大内白笺,磁青纸、高丽 茧纸,皮纸、新安 玉牋,谭笺、观音帘,匹纸,皆可珍者也。”
    • 5.
      吉旦释义:⒈农历每月初一。宋 无名氏《儒林公议》卷上:“﹝ 苏惟甫 ﹞旬澣吉旦诣公,语餘遂及身计。”明 张居正《请册立东宫疏》:“以今首春吉旦,勑下礼官,早正储宫之位,以定国本,以慰羣情。”《西游补》第二回:“忽见殿门额上有‘緑玉殿’三个大字,旁边注着一行细字:‘唐 新天子 风流皇帝 元年二月吉旦立。’”鲁迅《彷徨·高老夫子》:“中华民国 十三年夏历菊月吉旦立。”参见“吉”。⒉泛指吉祥的日子。
    • 6.
      堆墨释义:谓点画肥重的大字。
    • 7.
      大字报释义:发表意见的文字,一般用大字写成贴出,曾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大民主的形式之一,文化大革命时颇为流行,后被取缔。
    • 8.
      大宗师释义:⒈教首的封号。 ⒉明清时,由朝廷简派典试府县童生之学政,人称之为宗师,或亦冠以大字。
    • 9.
      契丹文释义:辽 代契丹人创制的文字。 分大字、小字两种。大字制成于 辽太祖神册 五年(公元920年),后另制新字称“契丹小字”。金 初沿袭使用。章宗 明昌 二年(公元1191年)下令停用,后渐废。
    • 10.
      女真文释义:女真 族创制的文字。 参考契丹字和汉字制成。有大字、小字两种。大字为 完颜希尹 与 叶鲁 奉 金太祖 命制造,天辅 三年(公元1119年)颁行。小字颁布于 熙宗 天眷 元年(公元1138年),皇统 五年(公元1145年)始用。传世女真文字仅一种,明 代仍在使用;是大字或小字,学术界尚无定论。
    • 11.
      孽海情天释义:宝玉梦随仙姑到一处,先见“太虚幻境”的石牌和对联,接着在宫门上看到“孽海情天”四个大字和这副对联。
    • 12.
      对句释义:⒈原指古代诗文中字数相同、文意相对的句子。魏 晋 以来,文人学士讲究声韵骈俪,对句在形式上渐趋格律化。近体诗兴起后,因称律诗的中间两联(颔联、颈联)为对句。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张华 诗称‘游雁比翼翔,归鸿知接翮’;刘琨 诗言‘宣尼 悲获麟,西狩泣 孔邱’。若斯重出,即对句之駢枝也。”宋 严羽《沧浪诗话·诗法》:“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⒉指对联。《西游记》第四四回:“殿门前掛一联黄綾织锦的对句,綉着二十二个大字,云‘雨顺风调,愿祝天尊无量法;河清海晏,祈求万岁有餘年。’”清
    • 13.
      尽忠报国释义:竭尽忠贞,报效国家。《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 14.
      局迫释义:⒈狭隘,狭窄。 《后汉书·窦融传》:“当今 西州 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某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⒉窘迫,不自然。清 李霨《初发都门》诗:“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孤臣碧血记》:“马六派 闻语,状甚局迫。屈半膝,復言。”
    • 15.
      悬腕释义:指用毛笔写大字时手腕子不挨着桌子。
    • 16.
      打野释义:⒈亦称“打野呵”。谓艺人在街头卖艺。宋 章渊《槁简赘笔》:“如今之艺人,於市肆作场谓之打野,皆谓不著所,今人谓之打野呵。”宋 周密《武林旧事·瓦子勾栏》:“或有路歧,不入勾栏,只在耍闹宽阔之处做场者,谓之打野呵,此又艺之次者。”⒉方言。犹言东张西望。《人民文学》1982年第12期:“吴勇 窜上阳台,‘呃,在这里做作业吧,还可以看看下面走路的人。’他喜欢打野,在学校,老师都不敢把他放在窗户边坐。”⒊方言。犹言捞外快。《人民文学》1981年第2期:“运动初期,钟 家写了揭批铁匠‘打野’挣双工资的大字报。”
    • 17.
      撮襟书释义:谓 南唐 李后主 不以笔而以卷帛书的大字。
    • 18.
      擘窠大字释义:大字。
    • 19.
      擘窠释义:⒈写字、篆刻时,为求字体大小匀整,以横直界线分格,叫“擘窠”。 擘,划分;窠,框格。⒉指大字。
    • 20.
      方丈字释义:谓一丈见方的大字。

大字造句

1.他拈笔濡墨,凝神片刻,大笔一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跃然纸上。

2.公园内的提示牌上醒目地写着“严禁攀折花木”几个大字

3.妈妈是一本大字典,当你旁徨时,生动的事例为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4.这副春联的横批上写着“锦绣中华”四个大字

5.墙上有一行醒目的大字

6.许多人栽跟头,没栽在大字上,皆栽到小字上。或者,没领会小字的深意。

7.比如习书,先练大字再练小字,目的是在蝇头小字中也一笔不苟。

8.他深吸一口气,提起毛笔一挥而就写出了四个道劲有力的大字

大字(daz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大字是什么意思 大字读音 怎么读 大字,拼音是dà zì,大字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大字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