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言 [chāng yán]
1. 正当的言词,好话。
例禹拜昌言,曰:“俞。”班师振旅。——《书·大禹谟》
英[ proper words; ]
2. 正直的、无所忌惮的话。
英[ straight talk; ]
昌言 引证解释
⒈ 善言;正当的言论。
引《书·皋陶谟》:“禹 拜昌言曰:‘俞!’”
孔颖达 疏:“禹 乃拜受其当理之言。”
《汉书·王莽传中》:“嘉新公 国师以符命为予四辅, 明德侯 刘龚、率礼侯 刘嘉 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或捕告反虏,厥功茂焉。”
颜师古 注:“昌,当也。”
《旧唐书·方伎传·叶法善》:“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清 方文 《送左三山先生巡按浙江》诗之一:“缓步归天仗,昌言悦圣衷。”
⒉ 谓直言不讳。
引《后汉书·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軼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羣瑞。”
唐 高适 《三君咏·狄梁公》:“昌言太后朝,潜运储君策。”
宋 陈亮 《廷对策》:“十年之间,羣起而沮抑之,未能止其偏,去其伪,而天下之贤者先废而不用,旁观者亦为之发愤以昌言,则人心何繇而正乎!”
清 黄遵宪 《近世爱国志士歌》序:“识者深忧之,而未敢昌言也。”
章炳麟 《记印度西婆耆王纪念会事》:“印度 人不敢以反对 英国,经画独立昌言于众,而一寓其意于记念会。”
⒊ 犹倡言,提倡。昌,通“倡”。
引《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中国灭亡论》:“於是嚮之高谈革命、昌言勤王者,莫不感激欷歔。”
伧父 《清廷预备立宪》:“自甲午以至戊戌,变法之论虽甚盛,然尚未有昌言立宪者。”
国语词典
昌言 [chāng yán]
⒈ 善言。
引《汉书·卷九九·王莽传中》:「明德侯刘龚、率礼侯刘嘉等凡三十二人皆知天命,或献天符,或贡昌言。」
《旧唐书·卷一九一·方技传·叶法善传》:「公以理国之法,数奏昌言。」
⒉ 直言不讳。
引《后汉书·卷六〇上·马融传》:「俾之昌言而宏议,轶越三家,驰骋五帝,悉览休祥,总括群瑞。」
昌言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台释义:⒈官署名。唐 高宗 时曾改门下省为东台,后因以沿称门下省。《新唐书·百官志二》:“龙朔 二年,改门下省曰东臺。”《新唐书·张文瓘传》:“乾封 二年,迁东臺侍郎、同东西臺三品,遂与 勣 同为宰相。”宋 苏轼《次韵张昌言给事省宿》:“朔野按行犹爵跃,东臺瞑坐觉乌飞。”⒉唐 时东都御史台的省称。唐 赵璘《因话录·徵》:“武后 朝,御史臺有左右肃政之号,当时亦谓之左臺、右臺,则宪府未曾有东西臺之称。惟俗间呼在京为西臺,东都 为东臺。”唐 白居易《代书一百韵寄微之》:“南国人无怨,东臺吏不欺。”自注:“微之 使 东
- 2.
东园释义:⒈泛指园圃。晋 陶潜《停云》诗之三:“东园之树,枝条再荣。竞用新好,以怡余情。”唐 李白《古风》之四七:“桃花开东园,含笑夸白日。”明 陈汝元《金莲记·同梦》:“草草言非谬,似 庄周,东园蝴蝶两悠悠。”⒉园名。在 江苏省 仪征市 东。宋 施昌言 建。欧阳修 作《真州东园记》,蔡襄 书,后人称园、记、书为三绝。⒊官署名。秦 汉 置。掌管陵墓内器物、葬具的制造与供应,属少府。《后汉书·皇后纪下·孝崇匽皇后》:“﹝ 匽后 ﹞ 元嘉 二年崩,以帝弟 平原王 石 为丧主,歛以东园画梓寿器、玉匣、饭含之具。”参见“
- 3.
丰岁释义:犹丰年。《梁书·昭明太子统传》:“去年称为丰岁,公私未能足食。”唐 张九龄《和崔尚书<喜雨>》:“惠泽成丰岁,昌言发上才。”《元史·礼乐志三》:“丰岁穰穰,延洪有引。”
- 4.
亲览释义:⒈亲自阅看。《汉书·武帝纪》:“贤良明於古今王事之体,受策察问,咸以书对,著之於篇,朕亲览焉。”南朝 齐 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二途如爽,即用兼通,昌言所安,朕将亲览。”⒉见“亲揽”。
- 5.
介马释义:⒈给战马披甲。《左传·成公二年》:“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杜预 注:“介,甲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庆历二年》:“因令诸族置烽火,有急则举燧,介马以待。”明 包捷《过通济门》诗:“金城介马弃东游,軹道亭连故国秋。”⒉谓驰骋。钱基博《无锡光复志·军政篇》:“万有一不幸復蹉跌,北军益得席其战胜之威,长驱而东,介马 吴 越,祸诚不可言。”⒊披甲的战马。南朝 梁 沉约《饮马长城窟》诗:“介马渡龙堆,涂縈马屡廻。”宋 苏洵《送石昌言使北引》:“闻介马数万骑驰过。”清 方文《赠杨总戎》诗:“介马东驰
- 6.
儒哲释义:亦作“儒喆”。 指学问才智超群的人。南朝 梁 江淹《宋故尚书左丞孙愐墓志文》:“丽名文质,齐影儒喆。”《魏书·乐志》:“且二 汉、魏、晋 歷诸儒哲,未闻器度依经,而声调差谬。”《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公私篇》:“且吾闻东西儒哲,著书立説,昌言大号,以震撼其国民之精神也。”
- 7.
功实释义:⒈实际的功效。《史记·六国年表》:“夫作事者必於东南,收功实者常於西北。”宋 欧阳修《准诏言事上书》:“是以慎号令、明赏罚、责功实,此三者,帝王之奇术也。”章炳麟《学变》:“王符 之为《潜夫论》也,仲长统 之造《昌言》也,崔寔 之述《政论》也,皆辨章功实,而深嫉浮淫靡靡,比于《五蠹》。”⒉指切实有功的人。《史记·老子韩非列传》:“韩非 疾治国不务脩明其法制,执势以御其臣下,富国彊兵而以求人任贤,反举浮淫之蠹而加之於功实之上。”宋 司马光《廉颇论》:“赵王 不能远观,嘉其一命之不辱,赏其要劫之小策,一旦位诸
- 8.
南士释义:南方之士。《南齐书·沉文季传》:“世祖 谓 文季 曰:‘南士无僕射,多歷年所。’”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九:“南士不知,故註 杜 诗者妄引 顓臾 为 东蒙主,以为 鲁 地。”《宋史·赵昌言陈恕等传论》:“然 赵 好奬拔,而颇树党与,终以取败;陈 典贡举,务黜南士,以避嫌疑,皆非君子所为也。”
- 9.
噉饭释义:⒈吃饭。讥人无用。《北史·贺若弼传》:“上(隋文帝)谓曰:‘我以 高熲、杨素 为宰相,汝每昌言此二人唯堪噉饭耳,是何意也?’”⒉喻指生活。《资治通鉴·后晋齐王开运三年》:“契丹 主赐帝手詔,且遣 解里 谓帝曰:‘孙勿忧,必使汝有噉饭之所。’”
- 10.
妖童释义:⒈亦作“妖僮”。美少年。多指男色。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妖童美妾,填乎綺室。”唐 卢照邻《长安古意》诗:“妖童宝马铁连钱,娼妇盘龙金屈膝。”明 沉德符《野获编·兵部·边材》:“每出游猎,骏骑连翩。妖童执丝簧,少妇控弓弩。”清 孙鼎臣《凌丰叔哀辞》:“所至妖僮曼姬,丝竹杂进。”⒉邪恶的小子。对兴兵作乱者或侵略者的蔑称。唐 刘禹锡《平蔡州》诗之三:“妖童擢髮不足数,血污城西一抔土。”清 朱琦《狼兵收宁波失利书愤》诗:“妖童喷雾作狡獪,截江拦杀火又起。”
- 11.
宣淫释义:亦作“宣婬”。 公然淫乱,毫无避忌。《左传·宣公九年》:“洩冶 諫曰:‘公卿宣淫,民无效焉。’”杜预 注:“宣,示也。”汉 仲长统《昌言·理乱》:“君臣宣淫,上下同恶。”《孔子家语·子路初见》:“陈灵公 宣婬於朝,泄冶 正諫而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不敢瞒大人,这事有个委曲。非孟浪男女宣淫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声容·习技》:“是何异于入狐狸之空,舍宣淫而外,一无事事者乎?”
- 12.
密勿释义:⒈勤勉努力。 《诗·小雅·十月之交》:“黽勉从事,不敢告劳。”王先谦《诗三家义集疏》谓“鲁‘黽勉’作‘密勿’。”《汉书·刘向传》:“君子独处守正,不挠众枉,勉彊以从王事……故其诗曰:‘密勿从事,不敢告劳。’”颜师古 注:“密勿,犹黽勉从事也。”南朝 梁 沉约《刘领军封侯诏》:“内参嘉謨,外宣戎略,密勿劬劳,诚力备尽。”宋 曾巩《祭欧阳少师文》:“櫝敛兵革,天清地謐,日进昌言,从容密勿,开建国本,情忠力悉。”清 顾炎武《乾陵》诗:“弥缝由密勿,迴斡赖元功。”⒉机要;机密。《三国志·魏志·杜恕传》:“与闻政事
- 13.
廥积释义:⒈指库藏的粮食或秣草。《新唐书·王起传》:“方蝗旱,粟价腾踊,起 下令家得储三十斛,斥其餘以市,否者死。神策士怙势不从,寘于法。由是廥积咸出,民赖以生。”《续资治通鉴·宋太宗淳化四年》:“隄吏告急,昌言 命径取豪家廥积以给用。”⒉古星座名。即刍藳。《史记·天官书》:“胃 为天仓,其南众星曰廥积。”裴駰 集解引 如淳 曰:“芻藳积为廥也。”张守节 正义:“芻藳六星,在天苑西,主积藳草者。”
- 14.
挈缾释义:⒈亦作“挈瓶”。汲水用的小瓶。比喻才智浅小。《左传·昭公七年》:“虽有挈缾之知,守不假器,礼也。”《文选·陆机<文赋>》:“患挈瓶之屡空,病昌言之难属。”吕延济 注:“挈瓶,小器也,喻小智之人才思屡空也。”宋 李曾伯《代蜀总升大府少卿谢丞相》:“伏念某窥管材疎,挈瓶智小。”清 黄宗羲《玄若高公墓志铭》:“老臣以一隅为挈瓶之守,岂知其无益於天下之大数也。”⒉谓提瓶汲水。唐 陈子昂《感遇》诗之二四:“挈瓶者谁子?姣服当青春。”
- 15.
旁妻释义:妾。 《宋史·刘昌言传》:“﹝ 昌言 ﹞委母妻乡里,十餘年不迎侍,别娶旁妻。”清 俞正燮《癸巳类稿·释小补楚语笄内则总角义》:“小妻曰妾……曰旁妻,曰庶妻。”
- 16.
昌言无忌释义:昌言:原指善言,引伸为直言。敢于直言,无所顾忌。
- 17.
清劭释义:亦作“清邵”。 美好;优美。《群书治要》卷四五引 汉 仲长统《昌言》下:“在位之人,有乘柴马弊车者矣,有食菽藿者矣,有亲饮食之蒸烹者矣,有过客不敢市脯者矣,有妻子不到官舍者矣,有还奉禄者矣,有辞爵赏者矣,莫不称述以为清邵。”晋 潘岳《杨仲武诔》:“弱冠流芳,雋声清劭。”《晋书·庾峻传》:“彼其清劭足以抑贪污,退让足以息鄙事。”元 袁桷《善之佥事兄南归述怀百韵》:“兴文植清邵,省罚厉廉耻。”王闿运《罗季子诔》:“幼服宗训,流芬清劭。”
- 18.
环林释义:《文选·潘岳〈闲居赋〉》:“其东则有明堂辟廱,清穆敞闲。环林縈映,圆海迴渊。”李善 注引 仲长统《昌言》:“沟池自周,竹木自环。”后因用指明堂或太学。
- 19.
縠纹释义:绉纱似的皱纹。常用以喻水的波纹。唐 罗隐《贺淮南节度卢员外赐绯》诗:“御题綵服垂天眷,袍展花心透縠纹。”宋 苏轼《和张昌言喜雨》:“禁林夜直鸣江瀨,清 洛 朝回起縠纹。”明 杨慎《渡黑龙江时连雨水涨竟日乃济》诗:“雨过添清气,风生爱縠纹。”清 陈其年《减字木兰花·岁暮灯下作家书竟再系数词楮尾》词之五:“曲阿 湖上,重看縠纹平似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