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上 明上的意思
míngshàng

明上

简体明上
繁体
拼音míng shàng
注音ㄇㄧㄥˊ ㄕㄤ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基本含义

指明显、显然、明明白白。

明上的意思

明上 [míng shàng]

1. 犹圣上。对君王的尊称。

明上 引证解释

⒈ 犹圣上。对君王的尊称。

《晏子春秋·问下二十》:“命之曰狂僻之民,明上之所禁也。”
吴则虞 集释引 钱熙祚 云:“《荀子注》作‘明主’。”
《三国志·魏志·张邈传》“还保城,不敢出” 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 《英雄记》:“布 遣 许汜、王楷 告急于 术 …… 汜 楷 曰:‘明上今不救 布,为自败耳! 布 破,明上亦破也。’ 术 时僭号,故呼为明上。”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至尊》:“又人主之称曰‘上’……又有称君为‘明上’者。”


明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桥问题释义: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 2.
      上墓释义:扫墓。宋 王溥《唐会要·寒食拜埽》:“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明 张萱《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 3.
      下土释义:⒈大地。 《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明 何景明《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⒉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宋 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
    • 4.
      学佛释义:⒈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五代 徐夤《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宋 李觏《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⒉指信仰或研究佛教。唐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 5.
      宋城释义:在香港九龙荔枝角。面积6000平方米。仿北宋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的建筑。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于1979年建成。重现宋城旧貌,其西南还有五层古塔。
    • 6.
      添坟释义:清明上坟时向坟上加土。
    • 7.
      熙平释义:兴隆安定。 宋 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徵。”
    • 8.
      缴凭释义:交纳凭限。 清 朝官员被分派到某地之前,由吏部发给写明上任期限的文书,叫“凭限”。到任时即须交纳凭限,称“缴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当下 苟才 照例穿了花衣禀到,一面缴凭投信,一面递履歷。”
    • 9.
      罚约释义:输者受罚的约定。《镜花缘》第六回:“﹝小仙﹞未去奏明上帝,以致数百年前同 嫦娥 所定那个罚约,竟自输了。”《红楼梦》第七五回:“必须立了罚约,赌个利物。”
    • 10.
      翚甍释义:两头上翘,状如鸟飞的屋脊。明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诗:“城中万屋翬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参见“翬飞”。
    • 11.
      頫仰释义:犹俯仰。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叔都(田煇 字)沃醊神坐,頫仰因语。”明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诗:“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清 周亮工《金陵览古诗序》:“寒烟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歔,增其悲愴耳。”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輊頫仰,其埶足以相御。”

明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七桥问题释义:著名古典数学问题之一。 在哥尼斯堡的一个公园里,有七座桥将普雷格尔河中两个岛及岛与河岸连接起来(如图)。问是否可能从这四块陆地中任一块出发,恰好通过每座桥一次,再回到起点?欧勒于1736年研究并解决了此问题,他把问题归结为如下右图的“一笔画”问题,证明上述走法是不可能的。
    • 2.
      上墓释义:扫墓。宋 王溥《唐会要·寒食拜埽》:“开元 二十年四月二十四日勅:‘寒食上墓,礼经无闻,近世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展孝思?宜许上墓。’”明 张萱《疑耀·上墓设乌饭》:“余里中上墓,皆以清明、重阳二节。独清明上墓,必以乌饭。”
    • 3.
      下土释义:⒈大地。 《诗·小雅·小明》:“明明上天,照临下土。”唐 张乔《试月中桂》诗:“根非生下土,叶不坠秋风。”明 何景明《九咏》:“下土幽暗而嶮巇兮,需光泽之照临。”⒉四方;天下。《书·舜典》:“帝釐下土,方设居方。”孔 传:“言 舜 理四方,诸侯各设其官居其方。”《国语·吴语》:“余心岂忘忧恤,不惟下土之康靖。”韦昭 注:“不但忧四方,乃忧王室也。”《后汉书·仲长统传》:“故下土无壅滞之土,国朝无专贵之人。”宋 曾巩《自福州召判太常寺上殿札子》:“其渊谋远略,必中事几,善训嘉謨,可为世则者,传闻下土,虽仅得
    • 4.
      学佛释义:⒈学习佛法。谓出家做和尚。唐 方干《贻亮上人》诗:“人间学佛知多少,浄尽心花只有师。”唐 黄滔《送僧》诗:“纔年七岁便从师,犹説辞家学佛迟。”五代 徐夤《山寺寓居》诗:“披緇学佛应无分,鹤氅谈空亦不妨。”宋 李觏《回明上人诗卷》诗:“学佛有餘力,吟诗过一生。”⒉指信仰或研究佛教。唐 郑愚《潭州大沩山同庆寺·大圆禅师碑铭序》:“知余学佛,求为讚説。”《新五代史·杂传·马胤孙》:“胤孙 既学 韩愈 为文,故多斥浮屠之説,及罢归,乃反学佛,撰《法喜集》、《佛国记》行於世。”
    • 5.
      宋城释义:在香港九龙荔枝角。面积6000平方米。仿北宋京都汴梁城(今开封)的建筑。根据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于1979年建成。重现宋城旧貌,其西南还有五层古塔。
    • 6.
      添坟释义:清明上坟时向坟上加土。
    • 7.
      熙平释义:兴隆安定。 宋 叶适《代薛瑞明上遗表》:“伏念臣奋身孤远,逢世熙平。”明 李东阳《<琼台吟稿>序》:“国朝熙平一百年,礼乐方作,气运之盛,固有攸徵。”
    • 8.
      缴凭释义:交纳凭限。 清 朝官员被分派到某地之前,由吏部发给写明上任期限的文书,叫“凭限”。到任时即须交纳凭限,称“缴凭”。《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四回:“当下 苟才 照例穿了花衣禀到,一面缴凭投信,一面递履歷。”
    • 9.
      罚约释义:输者受罚的约定。《镜花缘》第六回:“﹝小仙﹞未去奏明上帝,以致数百年前同 嫦娥 所定那个罚约,竟自输了。”《红楼梦》第七五回:“必须立了罚约,赌个利物。”
    • 10.
      翚甍释义:两头上翘,状如鸟飞的屋脊。明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诗:“城中万屋翬甍起,百货千商集成蚁。”参见“翬飞”。
    • 11.
      頫仰释义:犹俯仰。汉 应劭《风俗通·十反·太尉沛国刘矩叔方》:“叔都(田煇 字)沃醊神坐,頫仰因语。”明 李东阳《题清明上河图》诗:“乾坤頫仰意不极,世事荣枯无代无。”清 周亮工《金陵览古诗序》:“寒烟衰草,徒令嗜古之士頫仰欷歔,增其悲愴耳。”章炳麟《訄书·弭兵难》:“当是时,七国之权力,虽犹有轩輊頫仰,其埶足以相御。”

明上造句

1.明上课做笔记太认真了,可以说做到了有闻必录。

2.明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早就飞到九霄云外去了。

3.该小明上台演讲了,我都有些紧张,但他却从容不迫地走上讲台。

4.明上课睡觉老是打呼噜,声音特别响,搞得全班同学都听不清老师在讲什么,他真是害群之马!

5.明上学时总是第一个到学校,总是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

6.明上课专心听讲,有不懂的地方就问老师。

7.明上个月加入了少先队。

8.明上课时常迟到,破坏了学校的规章制度。

9.这幅横披长幅清明上河图画卷,令参观者纷纷驻足欣赏。

10.明上课不认真,结果考试不及格,真是自作自受。

11.明上课总是东张西望,不认真听讲。

明上(mingsh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上是什么意思 明上读音 怎么读 明上,拼音是míng shàng,明上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上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