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1)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组词】:事情。事件。事业。(2) 变故。【例句】:事故(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如工作中的死伤等)。事端。(3) 职业。【例句】:谋事(指找职业)。(4) 关系和责任。【例句】:你走吧,没你的事了。(5) 办法。【例句】:光着急也不是事儿,还得另找出路。(6) 做,治。【组词】:不事生产。无所事事。(7) 服侍。【组词】:事父母。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1. 指客观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例每一种事物都有一个名称。
英[thing;]
⒈ 客观存在的一切物体和现象。
引《尹文子·大道上》:“察其所以然,则形名之与事物,无所隐其理矣。”
唐 韩愈 《送高闲上人序》:“天地事物之变,可喜可愕。”
郭小川 《新路歌》:“事物的变化,由于它有矛盾斗争在内。”
⒉ 事务;事情。
引唐 刘肃 《大唐新语·聪敏》:“同州 事物殷繁,司户尤甚。”
宋 叶适 《祭赵几道文》:“事物之碎,多於髮丝。”
⒊ 指尘世;世事。
引宋 陆游 《孝宗皇帝挽词》:“凝神超事物,观妙极希夷。”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双树幻钞引》:“为 老氏 之道者曰清静……清静矣,即未能长生,而足以亡扰於事物。”
⒈ 客观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物体或现象。也作「物事」。
引《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张协状元·第四出》:「(丑) 门下其声甚清,其韵又美。先世以来,不属人类。(生末)是甚事物?」
1.任何事物都有一定不易之理,也就是事物本身的规律,我们可以掌握它,却不能改变它。
2.优胜劣败,是事物发展千古不变的规律。
3.它其实非常简单。与其凭想像来看事物,学习作如是观。
4.新一轮经济周期启动,伟大事物应运而生自然而然。
5.事物是在不断变化的,有时需要打破常规,根据新情况拟订新办法。
6.他在文章中生拉硬扯地把历史上的事物和现实生活进行类比,实在是拟于不伦。
7.事物的发展有它自身的条件和客观规律,人为操刀必割,往往把事情弄坏。
8.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上从来就没有什么万世不易的事物。
9.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反相成的,所以好事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坏事。
10.事物是千变万化的,决非一成不变,我们的思想也得随情况的变化而变化。
11.事物是变化着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
12.动物对于发生在自己的视野之外一切事物一无所知。
13.修辞学所说的“双关”,就是用一个词语或一个语言片断关涉两种事物,表达双重意思,好似一箭双雕。
14.事物是发展的,绝不是万古不变的。
15.新事物的产生,旧事物的灭亡是不容置疑的必然规律。
16.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不破不立是一切事物的规律。
17.但最重要的还是我们对每个项目义无反顾的全情投入,以及对事物本质的透彻理解。
18.面对一件事情,我们不是人云亦云,而是要有自己的主见,固执但不偏执,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
19.他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博学多才,能够正确认识新事物,是一个有先知先觉的人。
20.我们要按事物的客观规律办事,而不能削足适履,生搬硬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