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场 [shì chǎng]
1. 举行考试的场所。
试场 引证解释
⒈ 举行考试的场所。
引《宋史·选举志三》:“初,凡试法科者,皆取撰成见义挟入试场。”
《元史·选举志一》:“举人於试场内,毋得喧譁。”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乃至宦途丑态,试场恶趣,鸦片顽癖,缠足虐刑,皆可穷极异形,振厉末俗。”
国语词典
试场 [shì chǎng]
⒈ 考试的场所。
例如:「监考人员维持试场的秩序。」
试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棚释义:⒈犹言一场。棚,指考棚,封建时代考试场所。⒉犹一架。用于花果。⒊清末陆军编制单位,十四人为一棚。约相当于今之一班。
- 2.
场规释义:⒈科举试场的规则。⒉农场、林场等制订的规章。
- 3.
大场释义:⒈明 清 时称乡试试场;亦指乡试。清 顾炎武《日知录·试文格式》:“后来学政,苟且成风,士子试卷,省却《四书》各经字,竟从题目写起,依大场之式,概以下二格为题。”《儒林外史》第四九回:“所以小弟未曾侥倖之先,只一心去揣摩大场,学道那里,时常考个三等也罢了。”⒉犹大局,大体。赵树理《三里湾》七:“菊英 是个青年团员,作事顾大场。”⒊指大的打谷场。柳青《一九五五年秋天在皇甫村》:“胜利农业生产合作社用收割过玉米的十几亩地,做了三个大场。”
- 4.
巡绰官释义:明 清 试场中的帘官,负责巡查管理号房。
- 5.
棘户释义:科举试场。
- 6.
歇场释义:科举考试场次之间的间隙。 《儿女英雄传》第三四回:“公子合这班少年都在歇场的时候,大家也彼此来往谈谈文,讲讲风气。”
- 7.
正场释义:科举考试中的正试场次。
- 8.
漕闱释义:谓漕试试场。
- 9.
禹门释义:⒈即龙门。地名。在山西河津县西北、陕西韩城县东北。相传为夏禹所凿,故名。⒉即龙门。指科举试场。
- 10.
试席释义:科举考试时试场中的座位。
- 11.
进场释义:⒈古时谓士子参加科举考试进入试场。⒉谓观众进入戏剧、电影、比赛等的演出或表演场所。
- 12.
选场释义:⒈科举考试的试场。元 柯丹丘《荆钗记·议亲》:“春榜动,选场开,收拾行李,上京科举。”《古今小说·陈从善梅岭失浑家》:“话説大 宋 徽宗 宣和 三年上春间,黄榜招贤,大开选场。”⒉从一部戏剧中挑选出的某一场。《文汇报》1:“上海京剧院在晚会上演出了三出折子戏:《望江亭》选场《庙遇》、《铡美案》和《凤还巢》。”
- 13.
铨闱释义:政府设置的选拔官吏的考试场所。 唐 刘长卿《洛阳主簿叔知和驿承恩赴选伏辞》诗:“天府留香名,銓闈就明试。”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所谓太医局生者,始以赂隶名籍,每年则随銓闈公试。”宋 吴自牧《梦粱录·荫补未仕官人赴铨》:“每岁三月上旬,应文武官荫授子弟、宗子荫补者,并赴銓闈就试出官。”
- 14.
锁宿释义:谓锁闭于科举试场内应试。《宋史·选举志三》:“初立四门学,自八品至庶人子弟充学生,岁一试补。差一学官锁宿,弥封校其艺,疏名上闻而后给牒。”《续资治通鉴·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丙子,詔:‘自今差发解知举等,授敕讫即令閤门祗候一人引送锁宿,无得与僚友交言。’”
- 15.
锁闼释义:⒈指掌刑法的官署。⒉指科举试场。
- 16.
风檐释义:⒈指风中的屋檐。⒉指科举时代的考试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