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ú mó,(1) 没有,与“有”相对;不。【组词】:无辜。无偿。无从(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无度。无端(无缘无故)。无方(不得法,与“有方”相对)。无非(只,不过)。无动于衷。无所适从。
mǐ,(1) 谷类或其他植物的子实去了皮的名称。【组词】:小米。大米。稻米。米珠薪桂(米像珍珠;柴像桂木,形容物价昂贵,生活困难)。(2) 国际长度单位(旧称“公尺”“米突”),一米等于三市尺。(3) 姓。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chuī, ◎ 烧火做饭。【组词】:炊事。炊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 炊:做饭。古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比喻缺少必要条件因而办不成的事。
英[a meal without rice—impossible for lacking the most essentials; make bricks without straw;]
⒈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省。比喻没有条件办的事。参见“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引郭沫若 《洪波曲》第三章四:“﹝《抗战日报》﹞尽管靠着 寿昌 和其他的朋友们在那儿苦撑,然而事实上是在干着‘无米之炊’。”
《人民日报》1974.12.30:“没有原料光搞加工工业,就是搞‘无米之炊’。”
⒈ 比喻要件不足而难以办成的事。
引《黄绣球·第一七回》:「两个三个人合办的,更就彼此观望,日夜作无米之炊,弥补了前头,亏空了后面。」
1.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要写一篇好文章,必先拥有充分的素材。
2.这道题缺少一个已知条件,我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3.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怎么开工呢?
4.生活是创作的基础,缺乏生活基础,任何有艺术技巧的人只能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是写不出好作品来的。
5.写作技巧再高明,若没有材料,也写不出好作品来,这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
6.虽然大家有热情,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原料,只能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