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侯 [gōng hóu]
1. 公爵与侯爵。
3. 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公侯 引证解释
⒈ 公爵与侯爵。
引《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
汉 班固 《白虎通·爵》:“所以名之为公侯者何?公者通,公正无私之意也;侯者候也,候逆顺也。”
⒉ 泛指有爵位的贵族和官高位显的人。
引《后汉书·朱景王杜马等传论》:“自兹下降,迄於 孝武,宰辅五世,莫非公侯。”
李贤 注:“自 高祖 至于 孝武 凡五代也,其中宰辅皆以公侯勋贵为之。”
南朝 梁 沉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至公以奉上,鸣谦以接下。抚僚庶尽盛德之容,交士林忘公侯之贵。”
唐 白居易 《歌舞》诗:“秦 中岁云暮,大雪满皇州;雪中退朝者,朱紫尽公侯。”
宋 无名氏 《文育得银》:“卜者曰:‘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则为公侯。’”
公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命释义:⒈周 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三命为公侯伯之卿。命,爵命。见《周礼·春官·典命》、《礼记·王制》。《左传·昭公十二年》:“及 平子 伐 莒,克之,更受三命。”杜预 注:“十年,平子 伐 莒,以功加三命。”《荀子·大略》:“三命,族人虽七十不敢先。”王先谦 集解:“三命,卿也。”⒉称任州府官的辟命。《后汉书·李陈庞陈等传论》:“任棠 姜岐,世著其清,结瓮牖而辞三命。”李贤 注:“谓 任 姜 辞太守之辟也。”南朝 宋 颜延之《陶徵士诔序》:“初辞州府三命,后为 彭泽 令,道不偶物,弃官从好。”⒊术数家以受命
- 2.
三梁释义:冠名。为公侯所服。古冠以竹为衬里,有一梁至五梁之分。
- 3.
专封释义:⒈擅自分封。《穀梁传·僖公二年》:“故非天子不得专封诸侯,诸侯不得专封诸侯。”⒉指无限占田。汉 荀悦《汉纪·文帝纪下》:“《春秋》之义,诸侯不得专封,大夫不得专地。今豪民佔田,或至数百千顷,富过王侯,是自专封也。”按,《申鉴·时事》作“诸侯不专封。富人民田踰限,富过公侯,是自封也。”
- 4.
并臻释义:一齐到来。 《汉书·元帝纪》:“今朕恭承天地,託于公侯之上,明不能烛,德不能绥,灾异并臻,连年不息。”《后汉书·曹褒传》:“今皇天降祉,嘉瑞并臻,制作之符,甚於言语。”
- 5.
九庙释义:指帝王的宗庙。古时帝王立庙祭祀祖先,有太祖庙及三昭庙、三穆庙,共七庙。王莽 增为祖庙五、亲庙四,共九庙。后历朝皆沿此制。《汉书·王莽传下》:“取其材瓦,以起九庙。”晋 潘岳《西征赋》:“由伪 新 之九庙,夸宗 虞 而祖 黄。”清 顾炎武《井中心歌》:“有 宋 遗臣 郑思肖,痛哭 元 人移九庙。”清 戴名世《徐节妇传》:“数百年故国,威灵震薄海外,而一旦九庙隳,子孙夷,彼公侯将相,未闻有一如节妇者。”
- 6.
令谟释义:⒈犹嘉谋,善策。《北史·樊子盖传》:“十年,驾还 东都,帝谓 子盖 曰:‘玄感 之反,神明故以彰公赤心耳。析珪进爵,宜有令謨。’是日进爵为 济公。”⒉指有功于国的谋臣。《隋书·高祖纪上》:“昔 营丘 曲阜,地多诸国,重耳 小白,锡用殊礼。萧何 优赞拜之仪,番君 越公侯之爵。姬 刘 以降,代有令謨,宜崇典礼,宪章自昔。”
- 7.
传爵袭紫释义:指继承高爵显位。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8.
传龟袭紫释义:指继承高爵显位。 汉制,公侯皆佩紫绶龟纽金印。
- 9.
俛眉释义:⒈低眉。表示谦卑、恭顺、沉痛等情状。《文选·扬雄<解嘲>》:“当今县令不请士,郡守不迎师,羣卿不揖客,将相不俛眉。”刘良 注:“不低眉下色以求贤人也。”《北史·萧大圜传》:“百年几何,擎跽曲拳。四时如流,俛眉躡足。”宋 梅尧臣《开封古城阻浅闻永叔丧女》诗:“去年我丧子与妻,君闻我悲尝俛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吕无病》:“女俛眉承睫,殷勤臻至。”⒉谓向……低头屈服。《南史·宋本纪上》:“公侯诸君,或世树忠贞,或身荷爵宠,而并俛眉猾竖,无由自效,顾瞻 周 道,寧不弔乎!”《梁书·武帝纪上》:“皆俛眉姦党,
- 10.
倚市门释义:亦省作“倚市”。 《史记·货殖列传》:“夫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案此有二解:(1)谓经营商业。日 人 泷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云:“刺绣文,工之事;倚市门,商之事。”唐 白居易《策林二·息游惰》:“劳逸既悬,利病相诱,则农夫之心,尽思释耒而倚市,织妇之手,皆欲投杼而刺文。”(2)谓娼妓卖笑。宋 苏轼《次韵僧潜见赠》:“公侯欲识不可得,故知倚市无倾城。”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三》:“往询二妇,皆呻吟不能起。其一本倚市门,嘆息而已。”
- 11.
元士释义:⒈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汉 班固《白虎通·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⒉指低级官吏。《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⒊佳士,优异之士。明 何景明《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⒋明 初给事中的别
- 12.
公侯万代释义:旧时感激他人恩德的祝颂之辞。言子孙万代皆为公侯。 清 翟灏 《通俗编·祝诵》:“《后汉书·文苑传》: 赵壹 罪几死,以友人救得免, 壹 遗书谢恩,且为《穷鸟赋》。末云:‘且公且侯,子子孙孙。’按:今感谢恩德,率云‘公侯万代’,本于此。”
- 13.
公侯干城释义:指为公侯抵御外侮的武将。
- 14.
公门有公释义:公:公侯。旧时指公侯之家出公侯。
- 15.
冠緌释义:古代公侯礼帽的帽穗緌,帽带的下垂部分。
- 16.
冢子释义:⒈长子。《礼记·内则》:“父没母存,冢子御食。”郑玄 注:“御,侍也,谓长子侍母食也。”《左传·闵公二年》:“大子奉冢祀社稷之粢盛,以朝夕视君膳者也,故曰冢子。”唐 骆宾王《代李敬业传檄天下文》:“敬业 皇唐 旧臣,公侯冢子。”宋 陈亮《先祖府君墓志铭》:“是生我祖,讳 益,字 进之,为冢子。”⒉指嫡系继承人。章炳麟《释戴》:“寄于儒名,更宾 老聃,以 孟軻 为冢子,斯所谓寓言哉。”
- 17.
列棘释义:相传 周 代朝廷内树棘,以定卿大夫公侯等之位置,后因称位列公卿者为“登列棘”或“列棘”。棘,棘树。南朝 陈 徐陵《与顾记室书》:“纪文卿、公向璡 皆为列棘,岂冗杂曹郎乎?”《南史·恩倖传·陆验》:“验 竟以侵削为能,数年遂登列棘。”
- 18.
在丧释义:犹居丧。《左传·僖公九年》:“九年春,宋桓公 卒,未葬而 襄公 会诸侯,故曰子。凡在丧,王曰小童,公侯曰子。”杜预 注:“在丧,未葬也。”
- 19.
壹命释义:周 代分官爵为九等,称九命。 “壹命”是对最低一级官吏的任命,王之下士,公侯伯之士,子男之大夫等皆是。《周礼·春官·大宗伯》:“以九仪之命,正邦国之位:壹命受职;再命受服……九命作伯。”郑玄 注:“始见命为正吏。谓列国之士於子、男为大夫,王之下士亦一命。郑司农 云:‘受职,治职事。’”《礼记·祭义》:“壹命齿於乡里,再命齿於族,三命不齿。族有七十者弗敢先。”孙希旦 集解:“天子下士一命,中士再命,上士三命。齿於乡里,谓与其同乡里之人,以年齿为次序也。”
- 20.
女生外向释义:⒈亦作“女生外向”。旧谓女子出生时面朝外,有出嫁从夫之义。后指出嫁的女儿心思朝外,向着丈夫。汉 班固《白虎通·封公侯》:“以男生内嚮,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嚮,有从夫之义。”元 无名氏《举案齐眉》第二折:“我看这穷秀才,一千年不得发跡的。女生外向,怎教我不着恼。”《儿女英雄传》第三三回:“老爷理他呢!他自来是这么‘女生外向’!”⒉见“女生外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