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郊 [lè jiāo]
1. 犹乐土。
乐郊 引证解释
⒈ 犹乐土。
引《诗·魏风·硕鼠》:“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唐 韩愈 《祭马仆射文》:“始诛 鄆 戎,厥墟腥臊。公往涤之,兹惟乐郊。”
乐郊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卜珓释义:亦作“卜筊”。占卜术的一种,用杯形器物,投掷于地,视其仰覆以占吉凶。宋 潘若同《郡阁雅言》:“孟宾 于 华山 神前卜珓,一年乞一珓,凡六掷珓,皆上吉,后六举及第。”元 姚桐《乐郊私语·鲁公祠》:“謁所谓 鲁公祠,祠旁有 思鲁桥,壁端有卜筊祠,州民有疑輒问,凶吉如响,公之精灵不昧。”
- 2.
太常释义:官名,掌礼乐郊庙社稷事宜。
- 3.
逼介释义: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偪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 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 清 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清 方苞《读邶鄘魏桧四国风》:“晋 自 桓叔 以后,阴谋布德,以收 晋 民。而 魏 偪介焉,所任非人,贤者思隐,吏竞於贪。此君子之所以叹心忧之谁知,而小人则已望乐郊而思适也。”
- 4.
鸿畅释义:指声音洪亮,言词畅达。《新唐书·卢钧传》:“钧 年八十,升降如仪,音吐鸿畅,举朝咨叹。”宋 陆游《乐郊记》:“长身铁面,音吐鸿畅。”《明史·于谦传》:“奏对,音吐鸿畅,帝为倾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