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假版 假版的意思
jiǎbǎn

假版

简体假版
繁体
拼音jiǎ bǎn
注音ㄐㄧㄚˇ ㄅㄢ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ǎ jià,(1) 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与“真”相对。【组词】:假山。假话。假冒。假释。假死。虚假。真假。弄虚作假。(2) 借用,利用。【组词】:假借。假货。假道(借路)。假手(利用他人为自己办事)。假公济私。不假思索(用不着想)。(3) 〔假名〕日本文所用的字母,多借用汉字的偏旁。楷书称“片假假”,草书称“平假假”。(4) 据理推断,有待验证的。【组词】:假设。假使。假令。假如。假若。 ◎ 照规定或经请求批准暂时离开工作或学习场所。【组词】:假日。假条。病假。

bǎn,(1) 上面有文字或图形的用木板或金属等制成供印刷用的东西。【组词】:木版书。活字版。底版。修版。(2) 印刷物排印一次(可多次印刷)及有关的事物。【组词】:排版。再版。版本。出版。版权。(3) 报纸的一面。【例句】:头版头条重大新闻。(4) 打土墙用的夹板。【例句】:版筑(筑土墙)。(5) 户籍。【例句】:版图(原指户籍和地图,现泛指国家疆域,如“我国版版辽阔”)。

基本含义

指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以骗取他人信任或利益。

假版的意思

假版 [jiǎ bǎn]

1. 亦作“假板”。

2. 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4. 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假版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假板”。

⒉ 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

《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 交、寧 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
宋 黄庭坚 《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
宋 赵彦卫 《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

⒊ 指权宜任命的证书。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慕容农 ﹞敕备假版,以 邃 ﹝ 睦邃 ﹞为 高阳 太守,参佐家在 赵 北者,悉假署遣归。”
胡三省 注:“假署者,权时以假版署置其官,未以白 燕王垂 也。”


假版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假板释义:见“假版”。
    • 2.
      假版官释义:见“假版”。
    • 3.
      假版释义:⒈亦作“假板”。 谓未经朝廷宣布的权宜任命;或指对低级官吏不须通过朝廷的任命。受任命者称假版官。《宋书·文帝纪》:“二十七年春正月辛未,制 交、寧 二州假板郡县,俸禄听依臺除。”宋 黄庭坚《卧陶轩》诗:“假版未通班,晓严梦逢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⒉指权宜任命的证书。《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年》:“﹝ 慕容农 ﹞敕备假版,以 邃 ﹝ 睦邃 ﹞为 高阳 太守,参佐家在 赵 北者,悉假署遣归。”胡三省 注:“假
    • 4.
      选人释义:⒈唐 代称候补、候选的官员。后沿用之。唐 张籍《答刘竞》诗:“刘君 久被时抛掷,老向城中作选人。”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选人之制始於 唐,自中叶以来,藩镇自辟召,谓之版授,时号假版官,言未授王命假摄之耳。”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一》:“昔有选人 陈 某,过 沧州,资斧匱竭,无可告贷。”⒉指选拔出来的优秀人才。《续资治通鉴·宋英宗治平三年》:“朕昔奉朝请,望侍从大臣以为皆天下选人,今多不然;闻学士之言,始知有人矣。”

假版(jiab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假版是什么意思 假版读音 怎么读 假版,拼音是jiǎ bǎn,假版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假版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