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扶老 扶老的意思
lǎo

扶老

简体扶老
繁体
拼音fú lǎo
注音ㄈㄨˊ ㄌㄠ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ú,(1) 搀,用手支持人或物,使不倒。【组词】:搀扶。扶正。扶老携幼。(2) 帮助,援助。【组词】:扶养。扶植。扶危济困。(3) 用手按着或把持着。【组词】:扶梯。沙发扶手。(4) 姓。

lǎo,(1) 年纪大,时间长,有经验,陈旧的。【组词】:老当益壮。老朋友。老练。老化。少年老成。老马识途。(2) 对年纪大的人的尊称。【组词】:吴老。老人家。老大爷。(3) 极,很。【组词】:老早。老羞成怒。(4) 老年人。【组词】:敬老院。扶老携幼。老有所为(wéi )。(5) 晚年。【组词】:老年。老境。(6) 敬老,养老。【例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7) 总是,经常。【组词】:老是生病。(8) 原来的。【组词】:老地方。(9) 与“嫩”相对。【例句】:黄瓜长老了。(10) 词头,用于表排行,用于表相互尊称,或加在某些动植物名前构成多音节词。【组词】:老大。老鹰。老倭瓜。(11) 老子(中国先秦思想家)及其学说的简称。(12) 死的讳称。【组词】:老了。(13) 〔老板〕指业主或企业的经营者。(14) 姓。

基本含义

扶持老人,携带幼儿。形容尊敬老人、关心儿童。

扶老的意思

扶老 [fú lǎo]

1. 搀扶老人。

扶老携幼。

2. 拐杖的别名。

策扶老以流憩。

扶老 引证解释

⒈ 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

《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汉 应劭 《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 汉 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
晋 陶潜 《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
宋 黄彻 《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
金 宇文虚中 《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

⒉ 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

《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 三国 吴 陆玑 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
阮元 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
《山海经·中山经》“﹝ 龟山 ﹞多扶竹” 晋 郭璞 注:“邛竹也,高节实中,中杖也。名之扶老竹。”
《后汉书·周磐传》“磐 同郡 蔡顺,字 君仲,亦以至孝称” 李贤 注引 晋 周斐 《汝南先贤传》:“蔡顺 事母至孝。井桔橰朽,在母生年上,而 顺 忧,不敢理之。俄而有扶老藤生,绕之,遂坚固焉。”
晋 崔豹 《古今注·都邑》:“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

⒊ 秃鹙的别名。

晋 崔豹 《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
一说为刻有秃鹙头形的拐杖。 宋 无名氏 《采兰杂志》:“山中老人以秃鶖头形刻杖上,谓之扶老,以此鸟能辟蛇也。 《古今注》以秃鶖为扶老,甚谬。”

⒋ 搀扶老人。参见“扶老携幼”。


国语词典

扶老 [fú lǎo]

⒈ 扶,扶竹,一种竹子。因扶竹适做拐杖,故称杖为「扶老」。

《文选·陶渊明·归去来辞》:「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

⒉ 扶持年老的人。

《文选·潘岳·马汧督诔》:「扶老携幼,街号巷哭,呜呼哀哉。」


扶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塞途释义: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拥挤。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郭希仁《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元(杨调元)归,权厝于 八仙庵,弔者塞途。”
    • 2.
      壶浆箪食释义: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革車近次,師營 商牧,華夷士女,冠蓋相望,扶老攜幼,一旦雲集,壺漿塞野,簞食盈塗。”宋 苏轼《新渠诗》叙:“予方爲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軍隊所過地方,真能秋毫無犯,則民必争先恐後壺漿簞食以迎之。”参见“簞食壺漿”。
    • 3.
      帱载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后因以“幬载”指天地之德。清 林则徐《念奏巡阅澳门情形折》:“臣等沿途察看,不但华民扶老擕幼,夹道欢呼,即夷人亦皆叠背摩肩,奔趋恐后,恬熙景象,幬载同深。”
    • 4.
      幼少释义:⒈幼小。《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孔 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 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汉书·王莽传上》:“周成王 幼少,称 孺子,周公 居摄。”《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⒉指年幼者。《汉书·地理志下》:“濒 洙 泗 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 5.
      扶老释义:⒈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 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汉 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汉 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宋 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金 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⒉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三国 吴 陆玑 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阮元 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
    • 6.
      拘拦释义:遮拦;拦截。 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宋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遂以折博为名,多遣公人、牙人公行拘拦民间物货入场,贱买贵卖,其害过於市易。”
    • 7.
      搀扶释义: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同学们轮流搀扶老师爬山。
    • 8.
      携幼扶老释义: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 9.
      携扶释义:⒈亦作“携扶”。犹言扶老携幼。⒉携带扶持;搀扶。
    • 10.
      秃鹙释义:⒈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毛 传:“鶖,秃鶖也。”郑玄 笺:“鶖之性贪恶。”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唐 杜甫《天边行》:“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鶖后鸿鵠。”⒉嘲人之无发若秃鹙。《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 羊阐 入临,无髮,号慟俯仰,幘遂脱地,帝輟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鶖啼来乎!”
    • 11.
      草跋释义:在山林中行走。 语本《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陈书·宣帝纪》:“扶老携幼,蓬流草跋。”

扶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塞途释义:堵塞道路。形容人多拥挤。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其在外,则树旗旄,罗弓矢,武夫前呵,从者塞途。”《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时民避乱,扶老携幼,塞涂而来。”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畿辅·淹九》:“京师是日,不但游人塞途,而四方全真道人,不期而集者不下数万。”郭希仁《从戎纪略》附《钱君定三传》:“元(杨调元)归,权厝于 八仙庵,弔者塞途。”
    • 2.
      壶浆箪食释义:语出《孟子·梁惠王下》:“簞食壺漿,以迎王師。”原谓竹篮中盛着饭食,壶中盛着酒浆茶水,以欢迎王者的军队。后多用指百姓欢迎、慰劳自己所拥护的军队。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革車近次,師營 商牧,華夷士女,冠蓋相望,扶老攜幼,一旦雲集,壺漿塞野,簞食盈塗。”宋 苏轼《新渠诗》叙:“予方爲旅人,不得親執壺漿簞食,以與侯勸逆四方之來者。”孙中山《军人精神教育》:“軍隊所過地方,真能秋毫無犯,則民必争先恐後壺漿簞食以迎之。”参见“簞食壺漿”。
    • 3.
      帱载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如天之无不幬也,如地之无不载也。”后因以“幬载”指天地之德。清 林则徐《念奏巡阅澳门情形折》:“臣等沿途察看,不但华民扶老擕幼,夹道欢呼,即夷人亦皆叠背摩肩,奔趋恐后,恬熙景象,幬载同深。”
    • 4.
      幼少释义:⒈幼小。《书·洛诰》“王如弗敢及天基命定命”孔 传:“言王往日幼少,不敢及知,天始命 周 家安定天下之命,故已摄。”《汉书·王莽传上》:“周成王 幼少,称 孺子,周公 居摄。”《三国志·魏志·中山恭王衮传》:“汝幼少,未闻义方,早为人君,但知乐,不知苦。”⒉指年幼者。《汉书·地理志下》:“濒 洙 泗 之水,其民涉度,幼者扶老而代其任。俗既益薄,长老不自安,与幼少相让。”
    • 5.
      扶老释义:⒈谓手杖可供老人凭借扶持。 后因用以为手杖的别名。《艺文类聚》卷九二引 汉 应劭《风俗通》:“《周官·罗氏》:‘献鳩养老。’汉 无罗氏,故作鳩杖以扶老。”晋 陶潜《归去来兮辞》:“策扶老以流憇,时矫首而遐观。”宋 黄彻《郊行》诗:“江干食息呼扶老,木末攀缘讶宛童。”金 宇文虚中《和高子文秋兴》:“散步双扶老,栖身一养和。”⒉一些可供做手杖的树、藤、竹的名称。《诗·大雅·皇矣》“其檉其椐”三国 吴 陆玑 疏:“椐,樻。节中肿,似扶老,今灵寿是也。”阮元 校勘记:“扶老,木名,可以为杖。”《山海经·中山经》“
    • 6.
      拘拦释义:遮拦;拦截。 晋 崔豹《古今注·都邑》:“汉成帝 顾成庙 有三玉鼎、二真金罏,槐树悉为扶老拘拦,画飞云龙角於其上也。”宋 苏辙《论蜀茶五害状》:“遂以折博为名,多遣公人、牙人公行拘拦民间物货入场,贱买贵卖,其害过於市易。”
    • 7.
      搀扶释义:用手轻轻架住对方的手或胳膊:同学们轮流搀扶老师爬山。
    • 8.
      携幼扶老释义:搀着老人,领着小孩。同“扶老携幼”。
    • 9.
      携扶释义:⒈亦作“携扶”。犹言扶老携幼。⒉携带扶持;搀扶。
    • 10.
      秃鹙释义:⒈亦作“秃秋”。水鸟名,头项无毛,状如鹤而大,色苍灰,好啖蛇,性贪恶。《诗·小雅·白华》“有鶖在梁”毛 传:“鶖,秃鶖也。”郑玄 笺:“鶖之性贪恶。”晋 崔豹《古今注·鸟兽》:“扶老,秃秋也。状如鹤而大,大者头高八尺,善与人鬭,好啖蛇。”唐 杜甫《天边行》:“洪涛滔天风拔木,前飞秃鶖后鸿鵠。”⒉嘲人之无发若秃鹙。《资治通鉴·齐明帝永泰元年》:“太中大夫 羊阐 入临,无髮,号慟俯仰,幘遂脱地,帝輟哭大笑,谓左右曰:秃鶖啼来乎!”
    • 11.
      草跋释义:在山林中行走。 语本《诗·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毛 传:“草行曰跋,水行曰涉。”《陈书·宣帝纪》:“扶老携幼,蓬流草跋。”

扶老造句

1.战争年代,爷爷扶老携幼来到东北谋生。

2.解放前,我的家乡一遇到洪涝灾害,村民们便扶老携幼,四处逃荒。

3.在这个村子里每个人都扶老携幼得生活着。

4.扶老携幼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做到的事情。

5.一路上,他扶老携幼,为乘客端茶倒水,忙个不停。

6.所有的人都应该诚实、勤劳、扶老携幼。

7.共有约一万名市民扶老携幼到天文台参观。

8.当代学生应该要有扶老携幼的美德。

9.小红利用假期到车站学雷锋,树新风,帮助旅客倒水,扶老携幼。

10.灯展期间,许多乡亲扶老携幼,驻足世界会的展场参观。

11.王警官在巡逻时经常搀扶老人过马路。

12.或三五成群,扶老携幼,或一二个孤影,跚跚独行。

13.扶老携幼返故里,了却两岸长相思。

14.一家人扶老携幼逛香港,在五一长假里过了一段开心的日子。

15.不管再大的风雨,也不能阻止我在斑马线上扶老奶奶。

16.他经常扶老携幼,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17.火车到站后,乘务员迎上前去,扶老携幼,帮助旅客出站。

18.学雷锋,做雷锋,扶老携幼,助人为乐,已在我们的社会里慰情胜无了。

扶老(ful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扶老是什么意思 扶老读音 怎么读 扶老,拼音是fú lǎo,扶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扶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