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佛图 佛图的意思

佛图

简体佛图
繁体佛圖
拼音fó tú
注音ㄈㄨˊ ㄊ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ó fú bì bó,(1) 梵语“佛陀”,是对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简称,亦是佛教徒对修行圆满的人的称呼。【组词】:佛爷。佛像。借花献佛。(2) 指“佛教”(世界主要宗教之一)。【组词】:佛家。佛寺。佛老。佛经。佛龛。佛事(佛教徒诵经、祈祷及供奉佛像等活动)。(1) 〔仿佛〕见“仿”。(2) 同“拂”,违背,违反。(1) 同“弼”,辅弼。(1) 同“勃”,兴起。

tú,(1) 用绘画表现出来的形象。【组词】:图画。图案。图谱。图鉴。(2) 指地图。【例句】:《亚洲略图》。图穷匕见。(3) 画。【组词】:画影图形。(4) 计谋,计划。【例句】:宏图(亦作“弘图”、“鸿图”)。良图。(5) 谋取,希望得到。【组词】:图谋。图利。企图。妄图。励精图治。唯利是图。

基本含义

形容人的举止或事物的样子像佛像一样庄重肃穆。

佛图的意思

佛图 [fó tú]

1. 塔的别名。

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世说新语·言语》

[pagoda;]

佛图 引证解释

⒈ 佛塔。参见“浮图”、“浮屠”。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庾公 尝入佛国,见卧佛。”
《魏书·释老志》:“凡宫塔制度,犹依 天竺 旧状而重构之,从一级至三、五、七、九,世人相承,谓之‘浮图’,或云‘佛图’。”
《北史·魏纪二》:“毁 鄴 城五层佛图,于泥像中得玉璽二。”

⒉ 佛寺。

《太平广记》卷八九引 南朝 齐 王琰 《冥祥记》:“﹝ 法朗 ﹞见道边败坏佛图,无復堂殿,蓬蒿没人。”
《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二十九年》:“乙卯,詔州郡县众居之所,各听建佛图一区……於是曏所毁佛图,率皆修復。”
胡三省 注:“佛图,即浮屠,或曰:佛图,即佛寺。”
清 钱谦业 《黄子羽六十寿序》:“今也束身浄业,飞心佛图。”


国语词典

佛图 [fó tú]

⒈ 佛教指证悟宇宙真理,解脱一切烦恼的人。为梵语bubdha的音译。也作「佛陀」。

⒉ 塔的别名。

《南史·卷四·齐武帝纪》:「又于山累石为佛图,其侧忽生一树,状若华盖,青翠扶疏,有殊群木。」


佛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隶释义:⒈百官。《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⒉指下级官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今可断 赵 人悉不听诣寺烧香,以遵典制,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
    • 2.
      佛图释义:⒈塔的别名。 ⒉庾公尝入佛图,见卧佛。--《世说新语.言语》
    • 3.
      僧祇户释义:北魏 僧官管辖的民户。僧祇户除向僧官输粟外,不向官府供输赋役。 北周 武帝 消灭寺院,这些人户改为一般编户。《魏书·释老志》:“ 曇曜 奏:平齐户及诸民,有能岁输穀六十斛入僧曹者,即为‘僧祇户’,粟为‘僧祇粟’,至于俭岁,賑给饥民。又请民犯重罪及官奴以为‘佛图户’,以供诸寺扫洒,岁兼营田输粟。 高宗 并许之,於是僧祇户、粟及寺户,徧于州镇矣。”
    • 4.
      圆光释义:⒈月亮。 唐 李白《古风》之二:“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明 刘基《过秦楼》词:“圆光易缺,急景难追。”⒉佛教谓菩萨头顶上的圆轮金光。唐 法琳《辨正论·喻篇上》:“如来 身长丈六,方正不倾,圆光七尺,照诸幽冥。”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貌堂堂,声朗朗,头直上只少箇圆光,却便似捏塑来的僧伽像。”⒊旧时江湖术士利用迷信心理骗人财物的一种方法。用镜或白纸施以咒语,令童子视之,谓其上能现诸象,可知失物所在,或预测吉凶、祸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 澄 ﹞又令一童子洁斋七日,取麻油合胭脂,躬
    • 5.
      大道曲释义:乐府杂曲歌辞。《太平御览》卷五八三引 晋 裴启《语林》:“谢镇西 著紫罗襦,据胡牀,在大市佛图门楼上弹琵琶,作《大道曲》。”曲辞见《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十五》。
    • 6.
      寺户释义:即佛图户。
    • 7.
      替戾冈释义:《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载:石勒 将攻 刘曜,群下咸谏以为不可。
    • 8.
      没驮释义::“‘佛’是从梵文借来的,梵文作Buddha,不同时期不同经书译作‘浮屠’、‘没驮’、‘勃驮’、‘浮图’、‘佛图’、‘佛陀’,最后才简化而成‘佛’。”
    • 9.
      澄什释义:晋 高僧 佛图澄、鸠摩罗什 的并称。
    • 10.
      绳床释义:见“绳牀”。一种可以折迭的轻便坐具。以板为之,并用绳穿织而成。又称“胡床”、“交床”。《晋书·艺术传·佛图澄》:“迺与弟子 法首 等数人至故泉上,坐绳牀,烧安息香,呪愿数百言。”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印度总述》:“至於坐止,咸用绳牀。”宋 王观国《学林·绳床》:“绳牀者,以绳贯穿为坐物,即俗谓之交椅之属是也。”清 杜濬《为斯上人题》诗:“谁识山僧意,绳牀绘牡丹。”清 黄宗羲《陈乾初墓志铭》:“晚得拘挛之疾,不下绳床者十五年。”
    • 11.
      衆隶释义:⒈百官。 《左传·文公六年》:“古之王者知命之不长,是以……委之常秩,道之礼则,使毋失其土宜,众隶赖之,而后即命。”⒉指下级官吏。《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今可断 赵 人悉不听诣寺烧香,以遵典制,其百辟卿士下逮众隶,例皆禁之;其有犯者,与淫祀同罪。”
    • 12.
      贪悋释义:同“贪吝”。南朝 梁 慧皎《高僧传·神异上·晋邺中竺佛图澄》:“檀越虽仪奉大法,而贪悋未已。”
    • 13.
      铃语释义:檐铃的声音。 语本《晋书·艺术传·佛图澄》:“又能听铃音以言吉凶,莫不悬验。”元 吴师道《次韵许可用参政从幸承天护圣寺是日升左丞》:“瓦光浮璀璀,铃语振鏘鏘。”元 萨都剌《和友人游鹤林韵》:“竹院东风僧未归,落日楼臺自铃语。”《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引 清 蒋莘《游古寺》诗:“磬声流树杪,铃语绕簷牙。”
    • 14.
      雀离释义:梵语Cakra,或音译为“昭怙釐”。 古 屈支国 寺名,在今 库车 北 苏巴什 地方。见 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后以“雀离”泛指佛寺,佛塔。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二》:“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 雀离大清浄。”杨守敬 注疏:“《唐西域记》:屈支国 城北四十餘里,接山阿,隔一河水,有二伽蓝,同名 昭怙釐。在国北,里数与此寺略同,釐、离亦音近,昭怙釐 盖即此 雀离 也。又按《北史·西域传》:‘乾陁国 都城东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谓 雀离佛图。’《集古録》有 武平
    • 15.
      雀离浮图释义:古代巨塔名。相传为公元78-100年间由 大月氏 国王 迦尼色伽 所建。为佛教四大塔之一。北魏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东南七里有雀离浮图……西域浮图,最为第一。”亦作“雀离佛图”。。《魏书·西域传·乾陀国》:“﹝ 乾陀国 ﹞所都东城南七里有佛塔,高七十丈,周三百步,即所谓‘雀离佛图’也。”参见“雀离”。
    • 16.
      青莲朵释义:《晋书·艺术传·佛图澄》:“佛图澄,天竺 人也。 本姓 帛氏。少学道,妙通玄术…… 勒(石勒)召 澄,试以道术。

佛图(fot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佛图是什么意思 佛图读音 怎么读 佛图,拼音是fó tú,佛图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佛图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