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名 [sú míng]
1. 通俗的名称。
例鳖俗名甲鱼。
英[local name;]
俗名 引证解释
⒈ 通俗的名称,多有地方性,别于正式名称而言。
引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渭水》:“石长丈三尺,广厚略等,著崖胁,去地百餘丈,民俗名曰石鼓。”
郭沫若 《我的童年》第一篇一:“原因是 嘉定 的土匪大多出自 铜河 -- 大渡河 的俗名,而 铜河 的土匪头领大多出在我们 沙湾。”
⒉ 僧道等出家前的本名,与出家后的“法名”相对。
国语词典
俗名 [sú míng]
⒈ 一时或一地内,通俗传用的名称。
引《老残游记·第六回》:「这山鸡专好吃松花松实,所以有点清香。俗名叫做『松花鸡』。」
俗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段碑释义:《天发神谶碑》的俗名。
- 2.
三考吏释义:具有三考资格的吏员。 明 代吏员三年一考绩,六年再考,九年考满,再经吏部考试,合格者可以授官。《醒世恒言·蔡瑞虹忍辱报仇》:“凡有钱能干的,便到京中买个三考吏名色,钻谋好地方去做佐贰官出来,俗名唤做‘飞过海’。”
- 3.
下流社会释义:旧谓社会中居于低级地位的阶层。孙中山《民族主义》第三讲:“当时 明朝 的遗老……便知道那些有知识阶级的靠不住,不能‘藏之名山,传之其人’。所以,要在下流社会中藏起来,便去结合那些会党。”胡适《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三:“今日市上最风行的每页插图的节本小说多种,专为小孩子和下流社会做的,俗名‘画书’。”
- 4.
丐户释义:即惰民。 封建社会中最受岐视的一部分平民。明 编户籍,称惰民为丐户,清 雍正 元年始废除丐户的“丐籍”,与平民同列。明 徐渭《会稽县志诸论》:“丐以户称,不知其所始。”自注:“籍曰:丐户即有产,不得充粮里正长,亦禁其学。”明 沉德符《野获编·风俗·丐户》:“今 浙 东有丐户者,俗名大贫。其人非丐,亦非必贫也。或云:本名惰民,讹为此称,其人在里巷间任猥下杂役,主办吉凶及牙侩之属……即积鏹巨万,禁不得纳貲为官吏。”清 钱谦益《石义士哀词》:“蒙古 分民为十户,所谓丐户者,吴 人至今犹贱之。”《清史稿·食货志一
- 5.
东蘠释义:即沙蓬。一年生草本。茎由基部分枝,坚硬,具条纹,幼时被毛。叶披针形至线形。花两性。果实近圆形,两面扁平。种子可食,也可榨油。《文选·司马相如<子虚赋>》:“其高燥则生葴菥苞荔,薛莎青薠;其埤湿则生藏莨蒹葭,东蘠彫胡。”郭璞 注引 张揖 曰:“东蘠,实可食。”明 胡侍《真珠船·东墙》:“甘、凉、银、夏 之野,沙中生草子,细如罌粟,堪作饭,俗名登粟,一名沙米……《子虚赋》‘东蘠雕胡’註:‘东蘠,实可食。’《广志》:‘东墙,色青黑,粒如葵子,似蓬草,十一月熟,出 幽、凉、并、乌丸 地。’《魏书》:‘乌丸 地宜东
- 6.
主心馄饨释义:疝气,俗名小肠气。
- 7.
佩韘释义:⒈佩戴牙玦或玉玦。韘,射箭时戴在右手拇指上用以钩弦的工具。以象骨、玉石制成。又叫“玦”,俗名“扳指”。为古代成人所佩之物。“佩韘”表示已成年。《诗·卫风·芄兰》:“芄兰之叶,童子佩韘。”毛 传:“韘,玦也。能射御则佩韘。”⒉佩戴的牙玦或玉玦。清 昭槤《啸亭杂录·亲定陵寝》:“﹝ 章皇 ﹞因自取佩韘掷之,諭侍臣曰:‘韘落处定为佳穴,即可因以起工。’”
- 8.
俗名释义:⒈通俗的名称,不是正式的名称(多有地方性):阑尾炎俗名叫盲肠炎。⒉僧人、道士等出家前的名字(跟“法名”相对)。
- 9.
俗称释义:⒈通俗地叫做:马铃薯俗称土豆儿。⒉俗名
- 10.
八椒图释义:封建时代官署和显贵府第大门上的螺形装饰物。 俗名“鼓丁”。
- 11.
养瘦马释义:⒈旧时鸨母抚养他人幼女,成年后卖给人作妾称为“养瘦马”。清 赵翼《陔馀丛考·养瘦马》:“扬州 人养处女卖人作妾,俗谓之养瘦马。其义不详。白香山 诗云:‘莫养瘦马驹,莫教小妓女,后事在目前,不信君记取:马肥快行走,妓长能歌舞,三年五年间,已闻换一主。’宋漫堂 引之,以为养瘦马之説本此。”⒉泛称养妓女。清 褚人穫《坚瓠续集·金陵词客》:“金陵 一词客侨庽 吴门,家蓄粉头为业,俗名养瘦马。”参阅 清 顾张思《土风录》卷二。
- 12.
凡俗夫子释义:指平凡无奇的市井俗人;指用佛家观点,指不能看破红尘、舍不下世俗名利的俗人。 通常也写作“凡夫俗子”。现在泛指普通平庸的人,普通百姓,没有什么特别本事的人。
- 13.
北堂萱释义:⒈指萱草。语本《诗·卫风·伯兮》:“焉得諼草,言树之背。”毛传:“諼草令人忘忧。背,北堂也。”谖草,即萱草,俗名忘忧草。⒉借指母亲。
- 14.
啑盐指释义:食指的俗名。《左传·宣公四年》“子公 之食指动”孔颖达 疏引 汉 服虔 云:“﹝食指﹞俗所谓啑盐指也。”
- 15.
喋盐指释义:食指的俗名。
- 16.
回溪阪释义:古地名。俗名 回阬。亦省作“回谿”。即 东崤山阪。在 河南 洛宁 县东北,长四里,宽二丈,深二丈五尺。
- 17.
囫囵课释义:即锞子。银锭,俗名元宝。
- 18.
土蜂释义:蜂的一种。俗名“马蜂”。即《尔雅·释虫》中之“土蠭”。体圆而长,黑褐色,有细毛,尾有毒针,能螫人。脚短而粗。栖于沙土或朽木中。常捕捉金龟子的幼虫等作为小土蜂的食物。
- 19.
垂虹桥释义:在 江苏 吴江县 东。本名 利往桥,因上有 垂虹亭,故名。桥有七十二洞,宋 庆历 八年建。俗名 长桥。参阅《嘉庆一统志·苏州府二》。
- 20.
夫蓠释义:亦作“夫离”。草名。多年生草本。夏日开黄褐色小花。生于沼泽浅水之处,秋日采其茎以织席,故俗名席子草。《汉书·东方朔传》“莞蒲为席”唐 颜师古 注:“莞,夫离也,今谓之葱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