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āo zhuó qiáo jué,(1) 引火用的柴。(2) 古同“焦”(a.物体经火烧或高热烘烤后变得枯黄或成炭样;b.焦东西的气味;c.黄黑色)。(3) 着急。【例句】:“上下燋心。” ◎ 古通“憔”,憔悴。【例句】:“其色燋然。” ◎ 古同“爝”,火炬。 ◎ 古同“灼”,火烧。
làn,(1)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组词】:烂糊。煮烂。(2) 程度极深。【例句】:台词背得烂熟。(3) 东西腐坏。【组词】:腐烂。(4) 灼伤。【组词】:焦头烂额。(5) 崩溃,败坏。【例句】:敌人一天天烂下去。(6) 破碎。【组词】:破烂。烂纸。(7) 头绪杂乱。【组词】:烂摊子。(8) 明,有光彩。【组词】:烂银枪。烂漫。
1. 烧焦糜烂。燋,通“焦”。
3. 指死亡,灭亡。
⒈ 烧焦糜烂。燋,通“焦”。
引汉 王充 《论衡·说日》:“火中无生物,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
《法苑珠林》卷七八:“所见一物牛头人身,捉铁叉,叉 礼 著熬上,宛转身体燋烂,求死不得。”
⒉ 指死亡,灭亡。
引三国 魏 嵇康 《养生论》:“夫为稼於 汤 之世,偏有一溉之功者,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南朝 梁 丘迟 《与陈伯之书》:“北虏僭盗中原,多歷年所,恶积祸盈,理至燋烂。”
⒈ 焦灼熟烂。
引汉·王充《论衡·说日》:「生物入火中,燋烂而死焉。」
⒉ 死亡、毁灭。
引《文选·嵇康·养生论》:「虽终归燋烂,必一溉者后枯。」
《文选·丘迟·与陈伯之书》:「恶积祸盈,理至燋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