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ún,(1) 同“燖”。《説文•炎部》。【组词】:“燅,於湯中爚肉。从炎,从熱省。?,或从炙。“徐灝注箋:“燅,古通作尋,久而遂專其義,又增火㫄作燖。”《儀禮•有司徹》:“乃燅尸俎。”鄭玄注:“燅,温也。《(禮)記》或作燖。”
zǔ,(1) 古代祭祀或宴会时放牲体的礼器。【例句】:俎豆(①“俎”和“豆”,都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②祭祀,崇奉)。(2) 切肉或切菜时垫在下的砧板。【例句】:刀俎(刀和砧板)。(3) 姓。
1. 指熟热的祭牲。
3. 指加热祭牲。
⒈ 指熟热的祭牲。
引宋 胡铨 《建康府卞公祠堂记》:“又有燅俎以侑食,腹胙以倞福,以至十伦之义,吁亦众矣。”
⒉ 指加热祭牲。
引明 王志坚 《表异录·祭祷》:“祭宗庙物曰缩鬯萧艾,温祭物曰燅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