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 [rú lái]
1. 佛的别名。梵语的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释迦牟尼的十种法号之一。
如来 引证解释
⒈ 佛的别名。梵语意译。“如”,谓如实。“如来”即从如实之道而来,开示真理的人。又为 释迦牟尼 的十种法号之一。
引《金刚经·威仪寂静分》:“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南朝 宋 谢灵运 《庐山慧远法师诔》:“仰弘如来,宣扬法雨;俯授法师,威仪允举。”
《西游记》第七回:“众神随至 寳莲臺 下啟知, 如来 召请。”
清 赵翼 《大石佛歌》:“是谁凿破山骨裂,幻出如来身半截。”
国语词典
如来 [rú lái]
⒈ 佛的另外一种称号。意谓像过去诸佛那样的来,那样的去。
引后秦·鸠摩罗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如来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世尊释义:佛陀的尊称。
- 2.
应供释义:接受奉养。
如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佛土释义:三佛土 [出华严经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
- 2.
三经通别释义:三经通别 [出法华玄义] 如来一代所说诸经之内。
- 3.
不动佛释义:又称不动如来,即无动如来、阿閦如来。
- 4.
不动明王释义:梵名摩诃毗卢遮那。佛教密宗菩萨名。佛经中说他奉 大日如来 教令,作忿怒状,能够降伏一切邪魔。
- 5.
不负如来释义:不辜负如来(的佛法)。
- 6.
两足尊释义:如来佛 的尊号。
- 7.
五佛释义: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1之别。
- 8.
五圣佛释义: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 9.
五百罗汉释义:佛教语。 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
- 10.
付法释义:⒈谓交付法司论罪。 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襄州 胡延庆 得一龟,以丹漆书其腹曰‘天子万万年’以进之。凤阁侍郎 李昭德 以刀刮之并尽,奏请付法。则天 曰:‘此非恶心也。’捨而勿问。”《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博异记·张遵言》:“前者夜叉 牛叔良 等七人,为追 张遵言 不到,尽以付法。”⒉指传授佛法。《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尊者﹞復谓曰:如来 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於我,今復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
- 11.
体段释义:⒈身段;体态。宋 朱淑真《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宋 柳师尹《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 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⒉指事物的形象。《朱子语类》卷二四:“问:李先生 谓 颜子‘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明 宋濂《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大法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⒊指字或诗文的形式、
- 12.
元元皇帝释义:即玄元皇帝。 唐朝 尊道教始祖 老君 为 玄元皇帝。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道教》:“国朝以 李氏 出自 老君,故崇道教…… 高宗 乾封 元年,还自 岱岳,过 真源县,诣 老君 庙,追尊为 元元皇帝。”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元元皇帝,天下之圣人;文宣王,古今之圣人;释迦如来,西方之圣人。”元本作“玄”,清 刻本避讳改。
- 13.
八十种好释义:佛教语。指如来善相的八十种细微特征,如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隋 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三十二相名字如是。何者是八十种好?如《地持》説。”亦转为“八十二好”、“八十一种好”。《隋书·经籍志四》:“释迦 当 周庄王 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清 赵翼《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 14.
八相释义:⒈指唐玄宗的八宰相: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紘、杜暹、韩休、张九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开元八相》。⒉佛教语。谓如来为化度众生,以成道为中心而示现的由生至灭的八个阶段,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见《起信论》。
- 15.
关道释义:⒈犹要道。 《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⒉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 16.
加被释义:亦作“加备”。保佑。《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丑女既得世尊加被,换旧时之丑质,作今日之面旋。”《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赖为如来亲加备,还同枯木再生春。”明 李贽《礼诵药师经毕告文》:“两年未愈之疮,药王一旦加被,何幸如之。”
- 17.
化鱼释义:⒈“化鱼为龙”的省略语。旧传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⒉指如来化身为鱼以喂众的典故。
- 18.
十力释义:⒈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⒉指如来。
- 19.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20.
华藏世界释义:佛教指 释迦如来 真身 毘卢舍那佛 净土,是佛教的极乐世界,由宝莲花中包藏的无数小世界组成的。
如来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佛土释义:三佛土 [出华严经疏] 一法性土法性土者。即法身如来所依之土。
- 2.
三经通别释义:三经通别 [出法华玄义] 如来一代所说诸经之内。
- 3.
不动佛释义:又称不动如来,即无动如来、阿閦如来。
- 4.
不动明王释义:梵名摩诃毗卢遮那。佛教密宗菩萨名。佛经中说他奉 大日如来 教令,作忿怒状,能够降伏一切邪魔。
- 5.
不负如来释义:不辜负如来(的佛法)。
- 6.
两足尊释义:如来佛 的尊号。
- 7.
五佛释义:又名五智如来、五智佛、五方佛、五圣,或称五禅定佛。指密教中以大日如来为首的五尊佛,有金刚界五佛与胎藏界五佛1之别。
- 8.
五圣佛释义: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仰佛教的人也常称呼佛祖、如来佛祖。
- 9.
五百罗汉释义:佛教语。 常随 释迦 听法传道的五百弟子。《十诵律》卷四:“今日世尊与五百罗汉入 首波城 。”《法苑珠林》卷七三:“ 如来 将五百罗汉常以月十五日於中説戒。”一说为参加第一次结集或第四次结集的五百比丘。参阅 宋 高道素 《乾明院五百罗汉名号碑》。今寺庙罗汉殿多供奉“五百罗汉”。
- 10.
付法释义:⒈谓交付法司论罪。 唐 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襄州 胡延庆 得一龟,以丹漆书其腹曰‘天子万万年’以进之。凤阁侍郎 李昭德 以刀刮之并尽,奏请付法。则天 曰:‘此非恶心也。’捨而勿问。”《太平广记》卷三○九引 唐 谷神子《博异记·张遵言》:“前者夜叉 牛叔良 等七人,为追 张遵言 不到,尽以付法。”⒉指传授佛法。《五灯会元·西天祖师·四祖优波毱多尊者》:“﹝尊者﹞復谓曰:如来 以大法眼藏次第传授,以至於我,今復付汝。听吾偈言: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付法已,乃踊身虚空,呈十八变,却
- 11.
体段释义:⒈身段;体态。宋 朱淑真《会魏夫人席上命小鬟妙舞曲终求诗于予以飞雪满群山为韵作五绝·飞字韵》:“管弦催上锦裀时,体段轻盈只欲飞。”宋 柳师尹《王幼玉记》:“皇都年少是 柳君,体段风流万事足。”⒉指事物的形象。《朱子语类》卷二四:“问:李先生 谓 颜子‘圣人体段已具’。‘体段’二字,莫只是言箇模样否?曰:‘然。’”明 宋濂《径山愚庵禅师四会语序》:“若如来大法则不然,既无体段,又无方所。”清 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论语·泰伯篇十一》:“而以準之天,则将谓天有‘巍巍’之体段,其亦陋矣。”⒊指字或诗文的形式、
- 12.
元元皇帝释义:即玄元皇帝。 唐朝 尊道教始祖 老君 为 玄元皇帝。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道教》:“国朝以 李氏 出自 老君,故崇道教…… 高宗 乾封 元年,还自 岱岳,过 真源县,诣 老君 庙,追尊为 元元皇帝。”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二》:“元元皇帝,天下之圣人;文宣王,古今之圣人;释迦如来,西方之圣人。”元本作“玄”,清 刻本避讳改。
- 13.
八十种好释义:佛教语。指如来善相的八十种细微特征,如无见顶相、鼻高不现孔、眉如初月、耳轮垂埵等。隋 慧远《大乘义章》卷二十:“三十二相名字如是。何者是八十种好?如《地持》説。”亦转为“八十二好”、“八十一种好”。《隋书·经籍志四》:“释迦 当 周庄王 之九年四月八日,自母右胁而生,姿貌奇异,有三十二相,八十二好。”清 赵翼《绵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惜哉丈六身,缩作三寸小。难具三十二相,八十一种好。”
- 14.
八相释义:⒈指唐玄宗的八宰相:姚崇、宋璟、张嘉贞、张说、李元紘、杜暹、韩休、张九龄。见宋王应麟《小学绀珠·名臣·开元八相》。⒉佛教语。谓如来为化度众生,以成道为中心而示现的由生至灭的八个阶段,即降兜率、入胎、住胎、出胎、出家、成道、转法轮、入灭。见《起信论》。
- 15.
关道释义:⒈犹要道。 《隋书·天文志上》:“江星不具,天下津河关道不通。”⒉清 代管理海关事务的道员。清 薛福成《出使四国日记·光绪十七年正月二十一日》:“此三等人如来 中国,必先在 英 请领执照,到口岸呈 英 领事请验,知照关道,便同 英 民一样看待。”郑观应《盛世危言·税则》:“应请明定章程,择三品以上官员曾任关道熟悉情形者为总税务司。”
- 16.
加被释义:亦作“加备”。保佑。《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丑女既得世尊加被,换旧时之丑质,作今日之面旋。”《敦煌变文集·丑女缘起》:“赖为如来亲加备,还同枯木再生春。”明 李贽《礼诵药师经毕告文》:“两年未愈之疮,药王一旦加被,何幸如之。”
- 17.
化鱼释义:⒈“化鱼为龙”的省略语。旧传鲤鱼跳过龙门即化为龙。⒉指如来化身为鱼以喂众的典故。
- 18.
十力释义:⒈佛教谓佛所具有的十种力用。见《俱舍论》卷二九。⒉指如来。
- 19.
十斋日释义:佛教语。 谓每月持斋素食并禁止屠宰的十天。《地藏经·如来赞叹品》:“復次 普广,若未来世众生,於月一日、八日、十四日、十五日、十八日、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日,乃至三十日……能於是十斋日,对佛菩萨诸贤圣像前读是经一徧,东西南北百由旬内,无诸灾难。”唐 高祖《禁行刑屠杀诏》:“自今以后,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及每月十斋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亦省作“十斋”。唐 白居易《春日闲居》诗之一:“今日非十斋,庖童馈鱼肉。”《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老身年五十一岁了,又奉十斋,怎敢説谎?”
- 20.
华藏世界释义:佛教指 释迦如来 真身 毘卢舍那佛 净土,是佛教的极乐世界,由宝莲花中包藏的无数小世界组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