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爵 [sān jué]
1. 三杯酒。爵,雀形酒杯。
2. 三种酒杯。
4. 三只鸟雀。爵,通“雀”。
三爵 引证解释
⒈ 三杯酒。爵,雀形酒杯。
引《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
唐 李景伯 《回波乐》词:“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
清 朱彝尊 《任孝廉以家酿苦酒见贻赋诗志谢》:“三爵矧多又,醉枕南牕南。”
⒉ 三种酒杯。
引《太平广记》卷二二九引 三国 魏 曹丕 《典论》:“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
⒊ 三只鸟雀。爵,通“雀”。
引明 杨慎 《华烛引》:“六螭税驾眠 虞渊,三爵行栖珠树烟。”
三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宿释义:⒈进爵三次。 《书·顾命》:“王三宿,三祭,三咤。”孔 传:“礼成於三,故酌者实三爵於王,王三进爵,三祭酒。三奠爵。”孔颖达 疏:“三宿,谓三进爵,从立处三进至神所也。”《陈书·沉文阿传》:“三宿三咤,上宗曰饗,斯盖祭儐受福,寧谓贺酒邪!”⒉犹言三日;三夜。谓时间较久。《孟子·公孙丑下》:“三宿而后出 昼,是何濡滞也?”赵岐 注:“留於 昼 三日,怪其淹久。”唐 白居易《答微之咏怀见寄》诗:“分袂二年劳梦寐,并牀三宿话平生。”佛教有出家人不三宿桑下,以免妄生依恋之说,见《四十二章经》。《后汉书·襄楷传》:
- 2.
三爵释义:⒈三杯酒。爵,雀形酒杯。《左传·宣公二年》:“臣侍君宴,过三爵,非礼也。”唐 李景伯《回波乐》词:“侍宴既过三爵,諠譁窃恐非仪。”清 朱彝尊《任孝廉以家酿苦酒见贻赋诗志谢》:“三爵矧多又,醉枕南牕南。”⒉三种酒杯。《太平广记》卷二二九引 三国 魏 曹丕《典论》:“刘表 跨有南土,子弟骄贵,并好酒,为三爵:大曰伯雅,受七升;次曰仲雅,受六升;次曰季雅,受五升。”⒊三只鸟雀。爵,通“雀”。明 杨慎《华烛引》:“六螭税驾眠 虞渊,三爵行栖珠树烟。”
- 3.
周郎顾释义:语出《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 顾。’”后用为精于音乐者善辨音律的典故。唐 李端《听筝》诗:“欲得 周郎 顾,时时误拂絃。”宋 周必大《点绛唇·赠歌者小琼》词:“见了还非,重理《霓裳》舞。虽无误,几年一遇,莫讶 周郎 顾。”明 陈所闻《金落索·代赠皖城王姬》曲:“芙蓉竟不如,燕子还相妒。梟梟新声,未许 周郎 顾。”
- 4.
大任释义:重任,重要职务。《左传·成公十六年》:“国有大任,焉得专之。”杜预 注:“大任,谓元帅之职。”《北齐书·神武帝纪下》:“少能剧饮,自当大任,不过三爵。”清 昭槤《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公听视机警,受大任举重若轻。”
- 5.
曲有误周郎顾释义: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周瑜听人演奏的时候,即使多喝了几杯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
- 6.
礼饮释义:谓按照一定礼节宴饮群臣。 《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三年》:“﹝ 坚 ﹞命 整 书之以为酒戒,自是宴羣臣,礼饮而已。”胡三省 注:“礼,臣侍君宴,不过三爵。”
- 7.
艳艳释义:⒈亦作“艷艷”。明媚艳丽貌。南朝 梁武帝《欢闻歌》之一:“艳艳金楼女,心如玉池莲。”宋 张孝祥《蝶恋花·秦乐家赏花》词:“艳艳轻云,皓月光初吐。”浩然《荣荣》:“白薯秧伸展着茂密、肥厚的大叶子,在艳艳的夕阳里摆动着。”⒉浓。唐 李羣玉《感春》诗:“春情不可状,艳艳令人醉。”宋 王禹偁《对雪感怀呈翟使君冯中允同年》诗:“千钟方艳艳,三爵未油油。”王统照《刀柄》:“﹝主人﹞自己从草囤子的茶壶中,倒出了一杯艳艳的红汁放在矮凳脚下。”
- 8.
顾曲释义:《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 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闕误,瑜 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謡曰:‘曲有误,周郎 顾。’”后遂以“顾曲”为欣赏音乐、戏曲之典。
- 9.
顾曲周郎释义:原指周瑜精于音乐。 后泛 指爱好音乐或有很高音乐素养的人。《三国志·吴书·周瑜传》:“瑜少精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 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郎:指周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