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中尉 中尉的意思
zhōngwèi

中尉

简体中尉
繁体
拼音zhōng wèi
注音ㄓㄨㄥ ㄨㄟ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ōng zhòng,(1) 和四方、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组词】:中心。当(dàng)中。中原。中华。(2) 在一定范围内,里面。【组词】:暗中。房中。中饱。(3)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例句】:中辍(中途停止进行)。中等。中流砥柱。(4)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组词】:在研究中。(5) 特指“中国”。【组词】:中式。中文。(6) 适于,合于。【组词】:中看。(1) 恰好合上。【组词】:中选。中奖。中意(会意,满意)。(2) 受到,遭受。【组词】:中毒。中计。(3) 科举考试被录取。【组词】:中举。中状元。

wèi yù,(1) 古代官名,一般是武官。【组词】:县尉。都尉。卫尉。太尉。(2) 军衔的一级,在校以下。【组词】:尉官。少尉。上尉。(3) 〔尉氏〕地名,在中国河南省。(4) 姓。(1) 〔尉迟〕复姓。(2) 〔尉犁〕地名,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基本含义

中尉是中国古代官衔中的一种,指军队中的军官。在成语中,中尉比喻地位较低或者权力不够的人。

中尉的意思

中尉 [zhōng wèi]

1. 位于上尉与少尉之间的军衔级别。

[first lieutenant; lieu feant junior grade; flying officer;]

中尉 引证解释

⒈ 官名。 战国 时 赵 置,负责选任官吏。 秦 汉 时为武职,掌管京师治安。 汉武帝 时更名执金吾, 汉 诸王国皆置中尉。 唐 后期为宦官领禁兵的专职。

⒉ 军衔的一级。低于上尉、高于少尉的下级军官。

王西彦 《人的世界·第五家邻居》:“他的姓名叫做 卢国忠,在退伍以前是中尉排长。”


国语词典

中尉 [zhōng wèi]

⒈ 职官名。战国时赵国设置,负责选任官吏。秦、汉时为武职,掌京师的治安。汉武帝时,改称为「执金吾」。唐代自德宗以后,由宦官专任护军中尉,率领神策军,为皇帝禁军,防守京师。

⒉ 依我国现行的军制,为初级军官的第二级,介于上尉与少尉之间。


中尉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辅释义:⒈西汉 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汉 初京畿官称内史,景帝 二年分置左、右内史,与主爵中尉(后改都尉)合称三辅。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主爵都尉为右扶风,右内史为京兆尹,左内史为左冯翊,治所皆在 长安 城中。《汉书·景帝纪》:“三辅举不如法令者,皆上丞相御史请之。”颜师古 注:“此三辅者,谓主爵中尉及左右内史也。”《太平御览》卷一六四引《三辅黄图》:“武帝 太初 元年改内史为京兆尹,以 渭城 以西属右扶风,长安 以东属京兆尹,长陵 以北属左冯翊,以辅京师,谓之三辅。”⒉泛称京城附近地区为三
    • 2.
      上尉释义:军衔,尉官的一级,高于中尉。
    • 3.
      上御释义:帝王服用的器物。《后汉书·清河孝王庆传》:“明年,诸王就国,邓太后 特听 清河王 置中尉、内史,赐什物皆取乘舆上御,以 宋衍 等并为 清和 中大夫。”
    • 4.
      假贷释义:⒈亦作“假貣”。借贷。《晏子春秋·问下二三》:“称财多寡而节用之,富无金藏,贫不假贷。”《后汉书·樊宏传》:“其素所假贷人閒数百万,遗令焚削文契。”《新唐书·高瑀传》:“自 大历 后,择帅悉出宦人中尉,所输货至鉅万,贫者假貣富人,既得所欲,则椎斲膏血,倍以酬息。”宋 苏辙《民政下》之二:“卹小民之所急,而夺豪民假贷之利。”清 钮琇《觚賸续编·严拒夜饮》:“亭林先生 ……善於治财,故一生羈旅,曾无困乏。东海 两学士宦未显时,常从假贷,累数千金,亦不取偿也。”⒉宽宥。《后汉书·安帝纪》:“方今盛夏,且復假贷,
    • 5.
      六监释义:王莽 时之司中、太御、太卫、奋武、军正、大赘,位皆上卿,号称“六监”。《汉书·王莽传中》:“﹝ 始建国 元年﹞更名光禄勋曰司中,太僕曰太御,衞尉曰太衞,执金吾曰奋武,中尉曰军正,又置大赘官,主乘舆服御物,后又典兵秩,位皆上卿,号曰六监。”
    • 6.
      兰锜释义:兵器架。兰,通“阑”。唐 李德裕《唐故左神策军护军中尉刘公神道碑铭》:“禁旅总兰錡之兵,古上卿之寄也。”引申指显赫的门第。清 钱谦益《<江田陈氏家集>序》:“陈氏 一门歷三百年,簪缨不絶,兰錡相望。”
    • 7.
      内大臣释义:⒈唐后期置枢密使,以宦官任之,掌承受表奏;又用宦官任护军中尉,统领神策军,防守京师。枢密使和护军中尉称为“内大臣”。⒉清制,选满洲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子弟作为皇帝侍卫,以勋戚大臣统之,称为领侍卫内大臣,共六人,镶黄、正黄、正白三旗各二人。其次称内大臣,亦六人,掌先后宸御,左右翊卫,出入扈从。参阅《清通典·职官九》、清王士禛《池北偶谈·谈故二·内大臣》。
    • 8.
      军衔释义:区别军人身份、等级的称号和标志。一般分为将官(上将、中将、少将),校官(大校、上校、中校、少校),尉官(上尉、中尉、少尉),士官(高级士官、中级士官、初级士官),兵(上等兵、列兵)。
    • 9.
      出围释义:⒈突出敌方围困。《吕氏春秋·义赏》:“赵襄子 出围,赏有功者五人,高赦 为首。”《史记·韩信卢绾列传》:“护军中尉 陈平 言上曰:‘胡 者全兵,请令彊弩傅两矢外响,徐行出围。’”⒉外出打猎。《长江》1984年第2期:“一个星期天,我和 大江 真的跟 群大爷 出围了。对了,就是我们头一天出围的那天傍黑,竟然给 群大爷 闹出那么大的乱子!”
    • 10.
      国臣释义:国君的臣属。 《墨子·天志中》:“今国君诸侯之有四境之内也,夫岂欲其国臣万民之相为不利哉?”《资治通鉴·梁武帝天监五年》:“魏 京兆王 愉、广平王 怀 国臣多骄纵,公行属请,魏主 詔中尉 崔亮 穷治之。”
    • 11.
      完辑释义:⒈保全;安定。 《后汉书·苏竟传》:“﹝ 苏竟 ﹞拜 代 郡中尉。时 匈奴 扰乱,北边多罹其祸,竟 终完辑一郡。”《新五代史·义儿传·李嗣昭》:“梁太祖 尝遣人招降 嗣昭,嗣昭 斩其使者,闭城拒守,踰年,庄宗 始攻破夹城。嗣昭 完辑兵民,抚养甚有恩义。”⒉完善充实。《新唐书·李吉甫传》:“吉甫 始奏復 宥州,乃治 经略军,以隶 绥银道,取 鄜州 神策屯兵九千实之。以 江 淮 甲三十万给 太原、泽潞 军,增 太原 马千匹。由是戎备完辑。”
    • 12.
      宗生释义:⒈犹丛生。同种类植物密集生在一起。晋 左思《吴都赋》:“楠榴之木,相思之树,宗生高冈,族茂幽阜,擢本千寻,垂荫万亩。”唐 杜甫《种莴苣》诗:“野莧迷汝来,宗生实於此。”⒉出身皇族的考生。明 沉德符《野获编·科场·宗室应试之始》:“本朝宗室,许应科举入仕途…… 郑 世子 载堉,於 万歷 二十二年条奏七事,俱为宗藩应试臚列。一令奉国中尉以下,尽同民生赴考入学,一宗生旧有考校换授之议,第四品以上,难改他官。”
    • 13.
      官口释义:没入官府充当奴隶的罪犯家口或俘虏。 《魏书·李平传》:“平 先为尚书令 高肇、侍御史 王显 所恨,后 显 代 平 为中尉,平 加散骑常侍,显 劾 平 在 冀州 隐截官口,肇 又扶成其状,奏除 平 名。”《周书·明帝纪》:“元 氏子女自坐 赵贵 等事以来,所有没入为官口者,悉宜放免。”《周书·武帝纪上》:“﹝ 建德 元年﹞冬十月庚午,詔 江陵 所获俘虏充官口者,悉免为民。”《资治通鉴·陈临海王光大二年》:“甲申,詔:‘所在百工细作,悉罢之。鄴下、晋阳、中山 宫人,官口之老病者,悉简放。’”胡三省 注:“官口
    • 14.
      少尉释义:军衔,尉官的一级,低于中尉。
    • 15.
      徼循释义:巡查。《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 官,掌徼循京师。”颜师古 注引 如淳 曰:“所谓游徼,徼循禁备盗贼也。”《新唐书·侯仲庄传》:“德宗 幸 奉天,迁左卫将军,为防城使。脩垒堞,昼夜执戈徼循。”《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六年》:“戊寅,詔 陕西、河东 经略司,其新復城砦徼循,毋出二三里。”《清史稿·礼志九》:“巡警八所,护军统领率羽林军徼循。”
    • 16.
      护军释义:秦 汉 时临时设置护军都尉或中尉,以调节各将领间的关系。 魏 晋 以后,设护军将军或中护军,掌军职的选用,亦与领军将军或中领军同掌中央军队。晋 陆机《汉高祖功臣颂》:“护军中尉 随何。”《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五年》:“以中护军与 张昭 共掌众事。”胡三省 注:“秦 置护军都尉,汉 因之。高祖 以 陈平 为护军中尉。武帝 復以为护军都尉,属大司马。三国 虎争,始有中护军之官。《东观记》曰:汉 大将军出征,置中护军一人。魏 晋 以后,资轻者为中护军,资重者为护军将军。然 吴 又有左右护军,则 吴 制自是分中、
    • 17.
      掌执释义:掌管执持。 《汉书·百官公卿表上》“中尉,秦 官,掌徼循京师…… 武帝 太初 元年更名执金吾”颜师古 注引 汉 应劭 曰:“吾者,御也,掌执金革以御非常。”
    • 18.
      文史释义:⒈文书记事。 《汉书·司马迁传》:“僕之先人非有剖符丹书之功,文史星历近乎卜祝之间,固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流俗之所轻也。”《汉书·东方朔传》:“年十三学书,三冬文史足用。”⒉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时序》:“其文史则有 袁 殷 之曹,孙 干 之辈。”《北史·山伟传》:“伟 涉猎文史,孝明 初,元匡 为御史中尉,以 伟 兼侍御史。”唐 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十五富文史,十八足宾客。”清 孙枝蔚《送王金铉归里》诗:“晋 世擅风流,汉 贤足文史。”⒊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
    • 19.
      竈下养释义:厨工的辱称。《后汉书·刘玄传》:“其所授官爵者,皆羣小贾竖,或有膳夫庖人,多著绣面衣、锦袴、襜褕、诸于,駡詈道中。长安 为之语曰:‘灶下养,中郎将;烂羊胃,骑都尉;烂羊头,关内侯。’”后以借指无能的武将。亦省称“灶养”。清 顾炎武《将去关中别中尉存杠于慈恩寺塔下》诗:“低头从灶养,脱跡溷林僧。”清 赵翼《戏咏火判官》:“人以头焦惊上客,世无灶养作中郎。”
    • 20.
      蒲辇释义:金 代军队中的一种职称。《金史·陈规传》:“今之军法,每二十五人为一谋克,四谋克为一千户,谋克之下有蒲輦一人、旗鼓司火头五人,其任战者纔十有八人而已。”《金史·选举志二》:“武卫军,大定 十七年定制,其猛安曰都将,谋克曰中尉,蒲輦曰队正。”《金史·高松传》:“﹝ 高松 ﹞年十九,从军为蒲輦,有力善战。”

中尉(zhongwe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中尉是什么意思 中尉读音 怎么读 中尉,拼音是zhōng wèi,中尉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中尉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