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公子 [wèi gōng zǐ]
1. 指信陵君。
3. 指魏文帝曹丕。
魏公子 引证解释
⒈ 指 信陵君。
引唐 高适 《题李别驾壁》诗:“礼乐遥传 鲁 伯禽,宾客争过 魏公子。”
唐 曹邺 《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诗:“况我 魏公子,相顾不相疑。”
⒉ 指 魏文帝 曹丕。
引唐 王维 《送魏郡李太守赴任》诗:“遥思 魏公子,復忆 李将军。”
赵殿成 笺注:“魏公子,谓 魏文帝。曹子建 《公讌诗》:‘公子敬爱客,终宴不知疲。’ 李善 註:‘公子谓 文帝,时 武帝 在,为五官中郎也。’”
魏公子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客释义:⒈上宾;尊贵的客人。 ⒉侯生遂为上客。--《史记.魏公子列传》
- 2.
下交释义:地位高的人与地位低的人交往。《易·繫辞下》:“君子上交不諂,下交不瀆。”《管子·大匡》:“贵人子处华、下交、好饮食,行此三者有罪无赦。”《史记·魏公子列传赞》:“然 信陵君 之接巖穴隐者,不耻下交,有以也。”清 陈梦雷《绝交书》:“老年兄以桑梓鉅望,道貌冲和,折节下交,每以远大相许。”
- 3.
从骑释义:⒈骑马的随从。 《史记·魏公子列传》:“市人皆观公子执轡。从骑皆窃駡 侯生。”宋 邵伯温《闻见前录》卷十一:“司马温公 ……官宫祠,乘马或不张盖,自持扇障日。程伊川 谓曰:‘公出无从骑,市人或不识,有未便者。’”⒉随从的骑兵。《三国志·魏志·公孙瓒传》:“瓚 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唐 韩翃《祭岳回重赠孟都督》诗:“从骑尽 幽 并,同人皆 沉 谢。”
- 4.
加兵释义:⒈谓发动战争,以武力进攻。《韩非子·有度》:“﹝ 魏 安釐王 ﹞加兵於 齐,私 平陆 之都。”《史记·魏公子列传》:“当是时,诸侯以公子贤,多客,不敢加兵谋 魏 十餘年。”《周书·王罴传论》:“梁 人为之退舍,高氏 不敢加兵。”宋 俞文豹《吹剑四录》:“刘漫塘 遗之诗曰:‘……加兵杀僇非仁矣,纵火焚烧岂义歟?’”⒉谓增加兵力。《三国演义》第五九回:“众将又请曰:‘丞相 每闻贼加兵添众,则有喜色,何也?’”
- 5.
博徒释义:⒈赌徒。 《史记·魏公子列传》:“今吾闻之,乃妄从博徒卖浆者游,公子妄人耳。”唐 白居易《悲哉行》:“朝从博徒饮,暮有倡楼期。”元 辛文房《唐才子传·高适》:“适 字 达夫,一字 仲武,沧州 人。少性拓落,不拘小节,耻预常科,隐跡博徒,才名便远。”《初刻拍案惊奇》卷九:“交游的人,总是此剑客博徒杀人不偿命的亡赖子弟。”叶圣陶《穷愁》:“赌窟既破,全市喧传,羣来聚视博徒何如人。”⒉指低下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辨骚》:“固知《楚辞》者,体慢於 三代,而风雅於 战国,乃《雅》《颂》之博徒,而词赋之英杰也
- 6.
合符释义:⒈符信相合;合验符信。古代以竹木或金石为符,上书文字,剖而为二,各执其一,合之为证。《管子·宙合》:“时德之遇,事之会也,若合符然。”《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即合符,而 晋鄙 不授公子兵而復请之,事必危矣。”宋 叶适《提举江州陈公墓志铭》:“琚、安世 不相谋也,检校若合符,人不素定乎?”⒉相符合。汉 刘向《说苑·贵德》:“陛下初即至尊,与天合符。”南朝 梁 陆倕《<新刻漏铭>序》:“入神之制,与造化合符;成物之能,与坤元等契。”前蜀 杜光庭《天锡观告封章李二真人醮词》:“名姓生辰,子孙年数,重重显述,
- 7.
喜士释义:好客;喜接纳贤士。《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臣闻君之喜士,士不远千里而至者,以君能贵士而贱妾也。”《史记·魏公子列传论》:“天下诸公子亦有喜士者矣。”唐 韩愈《试大理评事王君墓志铭》:“金吾 李将军 年少喜士。”
- 8.
子牟释义:即 魏公子牟。
- 9.
屠者释义:指屠户。《庄子·徐无鬼》:“不知屠者之一旦鼓臂布草操烟火,而己与豕俱焦也。”《战国策·韩策二》:“軹 深井里 聂政,勇敢士也,避仇隐於屠者之间。”《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迺市井鼓刀屠者。”
- 10.
市屠释义:肉市臣有客在市屠中,愿枉车骑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 11.
引车释义:引,调转方向。调转车行方向公子引车入市。--《史记.魏公子列传》
- 12.
微察释义:侦视;暗中观察。《墨子·迎敌祠》:“其出入为流言,惊骇恐吏民,谨微察之,断,罪不赦。”《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引车入市,侯生 下见其客 朱亥,俾倪故久立,与其客语,微察公子。”
- 13.
报谢释义:报答;答谢。《史记·魏公子列传》:“朱亥 笑曰:‘臣迺市井鼓刀屠者,而公子亲数存之,所以不报谢者,以为小礼无所用。’”《旧唐书·李密传》:“密 将与 化及 相抗,恐前后受敌,因卑词以报谢焉。”前蜀 杜光庭《王虔常侍北斗醮词》:“仰惟至圣,介此殊恩,思罄丹心,克伸报谢。”
- 14.
抱关释义:⒈掌握门闩,把守城门。⒉嬴乃夷门抱关者。--《史记.魏公子列传》
- 15.
桔槔烽释义:《史记·魏公子列传》:“公子与 魏王 博,而北境传举烽。”裴駰 集解引 文颖 曰:“作高木櫓,櫓上作桔槔,桔槔头兜零,以薪置其中,谓之烽。常低之,有寇即火然举之以相告。”后因称烽火台为“桔槔烽”。
- 16.
欲以释义:⒈即欲以(之),想借(此)⒉侯生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史记.魏公子列传》
- 17.
洁行释义:⒈清白的操行。汉 王充《论衡·刺孟》:“伯夷 不食 周 粟,饿死於 首阳 之下,岂一食 周 粟而以污其洁行哉?”清 姚莹《朝议大夫刑部郎中加四品衔从祖惜抱先生行状》:“﹝先生﹞尤爱洁行潜志之士。”⒉保持行为的清白端正。《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晋 葛洪《抱朴子·逸民》:“今隐者洁行,蓬蓽之内,以咏先王之道。”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饿鬼》:“﹝ 朱叟 ﹞操业不雅……而 朱 洁行为善,人始稍稍礼貌之。”
- 18.
百骑释义:⒈众多的骑从。一人一马合称骑。汉 东方朔《与公孙弘借车书》:“是以 东门先生 居蓬户空穴之中,而 魏公子 一朝以百骑尊崇之。”唐 卢纶《送马尚书郎君侍从归觐太原》诗:“玉人垂玉鞭,百骑带櫜鞬。”⒉唐 初禁军之一。《旧唐书·王毛仲传》:“初,太宗 贞观 中,择官户蕃口中少年驍勇者百人,每出游猎,令持弓矢於御马前射生,令骑豹文韉,著画兽文衫,谓之‘百骑’。”《新唐书·兵志》:“及 贞观 初,太宗 择善射者百人,为二番於北门长上,曰‘百骑’,以从田猎。”《通典·职官十》:“大唐 之初有禁兵,号为‘百骑’,属羽林
- 19.
絜行释义:修饬品行。《史记·李斯列传》:“夫 高,故宦人也……絜行修善,自使至此,以忠得进,以信守位。”《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20.
脩身洁行释义:谓自我修养以保持操行高洁。洁,也写作“絜”。《史记·魏公子列传》:“臣脩身絜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汉 刘向《列女传·齐田稷母》:“吾闻士脩身洁行,不为苟得,竭情尽实,不行诈伪,非义之事,不计於心;非理之利,不入於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