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院使 院使的意思
yuànshǐ

院使

简体院使
繁体
拼音yuàn shǐ
注音ㄩㄢˋ ㄕ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àn,(1) 围墙里房屋四周的空地。【组词】:院子。院墙。庭院。(2) 某些机关、学校和公共场所名称。【组词】:法院。医院。戏院。

使

shǐ,(1) 用。【组词】:使用。使劲。使役。使力。使钱。(2) 派,差谴。【组词】:使唤。使命。使女。(3) 让,令,叫。【组词】:迫使。(4) 假若。【组词】:假使。即使。(5) 奉命办事的人。【组词】:使者。大使。公使。使馆。

基本含义

指担任官职的人,特指担任监狱官职的人。

院使的意思

院使 [yuàn shǐ]

1. 元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

2. 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

4. 清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

院使 引证解释

⒈ 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

清 梁章鉅 《称谓录·茶》:“《小知録》:‘称院使者, 元 之旧习。’”

⒉ 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那朝有个宣徽院使,叫做 李罗,是个色目人。”
王古鲁 注:“元 时宣徽院(即光禄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长官为院使,本係正三品, 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

⒊ 清 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

高阳 《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 庄守和 是右院判, 李德立 是左院判。”


院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仪品释义:⒈礼制;品级。 《汉书·梅福传》:“叔孙通 遁 秦 归 汉,制作仪品。”晋 葛洪《抱朴子·疾谬》:“﹝若问以﹞朝廷宗庙之大礼,郊祀禘祫之仪品……则怳悸自失,喑呜俛仰,蒙蒙焉,莫莫焉。”《资治通鉴·晋愍帝建兴二年》:“然 雄 朝无仪品,爵位滥溢。”《宋史·职官志二》:“元祐 三年,復置南、北院使,仪品恩数如旧制。”⒉威仪与品节。唐 司空图《唐宣州观察使王公行状》:“极天人之仪品,不陷於浮;挺文学之宗师,不炫其价。”
    • 2.
      括地释义:⒈包容大地。晋 陆机《移书太常荐同郡张赡》:“太清闢宇,四门启籥;玄纲括地,天网广罗。”南朝 梁 陶弘景《解官表》:“尧 风冲天,潁阳 振饮 河 之谈;汉 德括地,商 阴峻餐芝之气。”唐 王勃《灵瑞寺浮图碑》:“神州括地,寰中分五岳之图;巨壑浮天,海上擢三山之秀。”韩瀚《山河曲》:“若无括地胸怀,回天膂力,怎敢向人天宣战!”⒉犹括田。《续资治通鉴·元泰定帝泰定二年》:“太史院使 齐履谦 之 江西 福建 宣抚,黜罢官吏之贪污者四百餘人,蠲免括地虚加粮数万石。”参见“括田”。⒊震地;动地。括,通“聒”。隋
    • 3.
      粮料院释义: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为都粮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诸司粮料院及诸军粮料院之别,分掌官俸及军饷。南渡后,设有分差各处的粮料院。宋 高承《事物纪原·库务职局·粮料院》:“国初承旧制,有粮料院使。《会要》曰:太平兴国 五年正月,分粮料诸司、马、步军为三院。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当,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 元丰 末併马、步军为诸军,与诸司为二院。”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七:“本朝枢密本兵、礼二府,又有学士院、舍人院为两制,下则粮料、审计、进奏、官告、登闻、检鼓,是为六院。”
    • 4.
      署字释义:在文书上签名。因签名是为了防止作伪,字亦常为行草书,故亦名押字或画押。唐 刘禹锡《送王司马之陕州》诗:“案牘来时唯署字,风烟入兴便成章。”《元史·拜住传》:“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清 顾炎武《日知录·押字》:“《集古録》有 五代 时帝王将相等署字一卷。所谓署字者,皆草书其名,今俗谓之画押。”
    • 5.
      羣戏释义:百戏。古代的散乐、杂技。《元史·拜住传》:“初,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适在后圃閲羣戏,出稍后,母厉声呵之。”
    • 6.
      群戏释义:百戏。 古代的散乐、杂技。《元史·拜住传》:“初,拜住 为太常礼仪院使,年方二十,吏就第请署字,适在后圃閲羣戏,出稍后,母厉声呵之。”
    • 7.
      译意风释义:会场或电影院使用的一种翻译装置。译员在隔音室里把讲演人或影片里的对话随时翻译成各种语言,听的人可以从座位上的接收器中挑选自己懂得的语言,并通过耳机收听。
    • 8.
      院使释义:⒈元 时习称掌管茶事的人为“院使”。 清 梁章鉅《称谓录·茶》:“《小知録》:‘称院使者,元 之旧习。’”⒉古代光禄寺中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的长官为院使,正三品。《初刻拍案惊奇》卷九:“这本话乃是 元 朝 大德 年间的事。那朝有个宣徽院使,叫做 李罗,是个色目人。”王古鲁 注:“元 时宣徽院(即光禄寺)掌供玉食及燕享之事,长官为院使,本係正三品,大德 年间陞为从一品。”⒊清 代统辖太医院事务的人称院使。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
    • 9.
      院判释义:古代中央某些官署的属官。 《初刻拍案惊奇》卷九:“每年春,宣徽诸妹诸女,邀院判经歷两家宅眷,於园中设鞦韆之戏,盛陈饮宴,欢笑竟日。”此指宣徽院判官。《明史·太祖纪一》:“闰月丙辰,友谅 陷 太平,守将 朱文逊,院判 花云、王鼎,知府 许瑗 死之。”此指枢密院判官。高阳《玉座珠帘·恶疾初起》:“太医院院使悬缺,庄守和 是右院判,李德立 是左院判。”此指太医院判官。
    • 10.
      除目释义:除授官吏的文书。唐 姚合《武功县中作》诗之八:“一日看除目,终年损道心。”《新五代史·唐臣传·刘延朗》:“乃令 文遇 手书除目,夜半下学士院草制。”《资治通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先是术者言国家今年应得贤佐,出奇谋,定天下,帝意 文遇 当之,闻其言,大喜,曰:‘卿言殊豁吾意,成败吾决行之。’即为除目。付学士院使草制。”胡三省 注:“御笔亲除付外行者谓之除目。其经宰相奏拟而行者,亦谓之除目。”清 吴伟业《送湘阴沉旭轮谪判深州》诗之二:“故旧怜除目,妻孥笑俸钱。”

院使(yu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院使是什么意思 院使读音 怎么读 院使,拼音是yuàn shǐ,院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院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