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元士 元士的意思
yuánshì

元士

简体元士
繁体
拼音yuán shì
注音ㄩㄢ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uán,(1) 头、首、始、大。【组词】:元凶。元首。元旦。元年。元勋。元帅。状元(科举考试第一名)。(2) 基本。【组词】:单元。元件。元气(精气,根本)。元素。元音。(3) 同“圆”。(4) 未知数。【例句】:一元二次方程。(5) 中国朝代名。【组词】:元代。元曲。(6) 姓。(7) 古同“玄”,清代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以“元”代“玄”。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基本含义

指品德高尚、才华出众的人。

元士的意思

元士 [yuán shì]

1. 周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2. 指低级官吏。

3. 佳士,优异之士。

5. 明初给事中的别称。

元士 引证解释

⒈ 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 《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
汉 班固 《白虎通·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

⒉ 指低级官吏。

《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

⒊ 佳士,优异之士。

明 何景明 《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

⒋ 明 初给事中的别称。

《明史·职官志三》“﹝ 洪武 ﹞二十二年改给事中为源士”注:“初, 魏敏、卓敬 等,凡八十一人为给事中。上以其适符古元士之数,改为元士。至是,又以六科为事之本源,改为源士。”


国语词典

元士 [yuán shì]

⒈ 古代官阶。阶位次于下大夫,高于中士。

《礼记·王制》:「天子之元士视附庸。」

⒉ 职官名。明太祖时曾改给事中为元士,又改为源士,其后仍称给事中。见《明史·卷七四·职官志三》。


元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子释义:指嫡长子以外的诸子。 《仪礼·丧服》:“昆弟,为众子。”郑玄 注:“众子者,长子之弟及妾子。”晋 潘岳《为贾谧作赠陆机》诗:“画野离疆,爰封众子。”宋 朱熹《<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
    • 2.
      俊选释义:俊士和选士。古代指可以教育深造的优秀人材。《礼记·王制》:“命乡论秀士,升之司徒,曰选士。司徒论选士之秀者,而升之学,曰俊士……乐正崇四术,立四教,顺先王《诗》、《书》、《礼》、《乐》以造士。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王大子、王子、羣后之大子、卿大夫元士之适子、国之俊选,皆造焉。”宋 叶适《陈民表墓志铭》:“先王择司徒俊选,使升之入太学,既有闻其辨论,皆属司马於成德达材,何速也!”宋 张师正《括异志·梅侍读》:“梅公 早预俊选,屯蹇不振,年始从欲,方遇知己。”元 揭傒斯《全州学记
    • 3.
      元士释义:⒈周 代称天子之士为元士。 《礼记·王制》:“天子之三公之田视公侯,天子之卿视伯,天子之大夫视子男,天子之元士视附庸。”孔颖达 疏:“天子之士所以称元者,异於诸侯之士也。《周礼》:公侯伯之士,虽一命不得称元士。”汉 班固《白虎通·爵》:“天子之士独称元士何?士贱不得体君之尊,故加‘元’以别诸侯之士也。”⒉指低级官吏。《旧唐书·孟简卢简辞等传论》:“以 端纶 之才,任不踰元士,而 卢简辞 之昆仲,云摶水击,鬱为鼎门。”⒊佳士,优异之士。明 何景明《方竹先生诔》:“齐民元士,三军匹夫。”⒋明 初给事中的别
    • 4.
      八十一元士释义:周 代官制,天子有八十一元士。元士即上士,位在大夫之下。
    • 5.
      列士释义:⒈即元士。古称天子之上士。别于诸侯之士。一说,古时上士、中士和下士的统称。《春秋·哀公十一年》:“王及列士皆有馈餎。”《国语·鲁语下》:“列士之妻加之以朝服。”清 方苞《读邶鄘至曹桧十一国风》:“盖古者自公卿至於列士,职以诗献。”⒉有名望的人。《管子·君臣下》:“布法出宪,而贤人列士尽归功能於上矣。”《荀子·大略》:“子赣、季路,故鄙人也,被文学,服礼义,为天下列士。”⒊烈士。有志于建功立业之士。明 陈继儒《珍珠船》卷二:“要离 古列士,伯鸞 清高,可令相近。”鲁迅《<朝花夕拾>后记》:“汉 朝人……多
    • 6.
      命士释义:⒈古代称受有爵命的士。《礼记·内则》:“由命士以上,父子皆异宫。”唐 刘禹锡《观市》:“由命士已上不入於市,周 礼有焉。”清 王筠《菉友肊说》:“礼之设也,皆由命士以上,而不下庶。”⒉汉 王莽 时代指俸禄五百石之士。《汉书·王莽传中》:“更名秩百石曰庶士,三百石曰下士,四百石曰中士,五百石曰命士,六百石曰元士。”
    • 7.
      命服释义:原指 周 代天子赐予元士至上公九种不同命爵的衣服。后泛指官员及其配偶按等级所穿的制服。唐 权德舆《奉送孔十兄宾客承思致政归东都旧居》诗:“角巾华髮忽自遂,命服金龟君更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四回:“你就是讨婊子,也不应该叫他穿了我的命服,居然充做夫人。”郭沫若《蔡文姬》第四幕第三场:“董都尉 也是出于一时的感激,他就把他身上脱下的衣服冠带也留给 左贤王,但却没有想到这是以朝廷的命服轻易赠予外人。”
    • 8.
      大侯释义:⒈古代的一种箭靶。 《诗·小雅·宾之初筵》:“大侯既抗,弓矢斯张。”毛 传:“大侯,君侯也。”郑玄 笺:“天子诸侯之射,皆张三侯。故君侯谓之大侯。”《仪礼·大射》:“公射大侯,大夫射参,士射干。”《楚辞·大招》:“昭质既设,大侯张只。”⒉大的诸侯国。《管子·大匡》:“大侯车二百乘,卒二千人。小侯车百乘,卒千人。”《荀子·正道》:“大侯编后,大夫次之,小侯元士次之。”杨倞 注:“大侯,国稍大,在五等之列者。”《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天下初定,故大城名都散亡,户口可得而数者十二三,是以大侯不过万家,小
    • 9.
      适子释义:同“嫡子”。《仪礼·士冠礼》:“适子冠於阼,以著代也。”《晋书·荀勗传》:“﹝ 荀畯 ﹞无适子,以弟息 识 为嗣。”宋 朱熹《<四书集注·大学章句>序》:“及其十有五年,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适子,与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学。”清 福格《听雨丛谈·族长》:“传疏曰:适子为公族大夫,适子母弟为餘子,庶子为公行。”

元士(yuan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元士是什么意思 元士读音 怎么读 元士,拼音是yuán shì,元士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元士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