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 [bǎo wēn]
1. 保持温度使热不散出去或传进来。
例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英[preserve heat; heat preservation;]
保温 引证解释
⒈ 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
引《大众医学》1984年第3期:“近代生物建筑学家发现,动物和人的皮肤都有极好的防水、保温等功能,发生破损又能很快自行愈合。”
例如: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国语词典
保温 [bǎo wēn]
⒈ 保持温度。通常指使不会散热。
例如:「这热水瓶能保温四十八小时。」
保温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使用面积释义:指房间实际能使用的面积,不包括墙、柱等结构构造和保温层的面积。
- 2.
保温杯释义:有保温作用的杯子。外壳用塑料、金属等做成,内装瓶胆,盖子可以扣紧。
- 3.
保温释义:保持温度,通常指使热不散出去:保温杯。积雪可以保温保墒。
- 4.
农膜释义:农用塑料薄膜的简称。用于覆盖种有作物的地面或温室顶棚的塑料薄膜。有增温、保温、防虫、抑草等功效,可达到增产、节水、保肥、省工、抢季节等目的。
- 5.
冰瓶释义:大口的保温瓶,通常用来盛冰棍儿等冷食。见〖保温瓶〗。
- 6.
回火释义:⒈金属热处理工艺之一。将淬(cuì)火后的金属工件在适当温度下加热、保温,然后冷却。用以提高延性或韧性。⒉指气焊等过程中,氧炔吹管等的火焰向反方向燃烧。这种现象常会引起事故。
- 7.
天棚释义:⒈房屋内部在屋顶或楼板下面加的一层东西,或用木板做成,或在木条、苇箔上抹灰,或在苇箔、秫秸上糊纸,有保温、隔音、美观等作用。 ⒉凉棚。
- 8.
暖水瓶释义:保温瓶的一种,瓶口较小,通常用来保存热水。也叫暖壶、暖瓶、热水瓶。
- 9.
暖鞋释义:冬季穿的保温性能好的鞋子。
- 10.
桑蚕丝释义:又称“家蚕丝”。桑蚕结茧时所吐出的丝缕。大多呈白色,也有黄色或其他颜色。吸湿性好,吸收和散发水分快,保温性和电绝缘性好,强力较高,不耐日光照射。其织物光泽优美,手感柔软。工业上可用作电气绝缘材料等。
- 11.
棉衣释义:为了御寒,中间絮上了棉花等保温材料的衣服。
- 12.
棉鞋释义:鞋帮和鞋底中间填有棉花等保温材料用以御寒的鞋。
- 13.
浴罩释义:洗澡时悬挂起来罩住澡盆起保温作用的用具,多用塑料薄膜制成。
- 14.
液相杂交释义:使变性的待测核酸单链与放射性核素标记的已知的酸单链(探针)在溶液中保温,使之形成杂交复合物。
- 15.
温室效应释义:⒈农业上指不经人工加温的温室内气温高于室外的效应。 ⒉指大气保温效应,即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地表和大气下层温度增高。这种效应曾被误认为与温室保温的机制相同,所以叫温室效应。
- 16.
火仓释义:⒈伙食。 ⒉旧时养蚕室的一种保温设备。
- 17.
火架释义:⒈支撑盘或壶在炉火边保温用的金属架。⒉需要时放在火上用以支撑炊具的支架。
- 18.
焠火释义:钢的淬火是将钢加热到临界温度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温度,保温一段时间,使之全部或部分奥氏体化,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的冷速快冷到Ms以下(或Ms附近等温)进行马氏体(或贝氏体)转变的热处理工艺。 通常也将铝合金、铜合金、钛合金、钢化玻璃等材料的固溶处理或带有快速冷却过程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淬火。
- 19.
瓶胆释义:保温瓶中间装水或其他东西的部分。 见〖保温瓶〗。
- 20.
电饭锅释义:一种利用电能加热、蒸煮饭菜的烹调用具,具有自动断电、保温等功能。 有的地区叫电饭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