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材料 材料的意思
cáiliào

材料

简体材料
繁体
拼音cái liào
注音ㄘㄞˊ ㄌㄧㄠˋ
结构AB式
词性名词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ái,(1) 木料,泛指一切原料或资料。【组词】:材料。教(jiào )材。素材。题材。就地取材。(2) 能力,资质。【例句】:材干(gàn )。大材小用。因材施教(jiào)。(3) 棺木。【组词】:寿材。

liào,(1) 估计,猜想。【组词】:料想。预料。(2) 可供制造其他东西的物质。【组词】:材料。料子。备料。(3) 喂牲口用的谷物。【组词】:草料。(4) 一种熔点较低的玻璃,用来制造器皿或工艺品。【组词】:料器。(5) 烹调时的调味品。【组词】:调料。(6) 整理,处理。【组词】:料理。(7) 量词,用于中药配制丸药,处方剂量的全份。【组词】:配一料药。

基本含义

指用于制造或建造的物质。

材料的意思

材料 [cái liào]

1. 原料;可供制成成品的东西。

材料科学。
材料力学。

[ material; ]

2. 资料;可供参考或作为素材的事物。

参考材料。
档案材料。

[ data; material; ]

3. 胜任某事的人选。

他不是演戏的材料。

[ makings; stuff; ]

材料 引证解释

⒈ 可以直接造成成品的东西。

宋 苏轼 《乞降度牒修定州禁军营房状》:“一面置场和买材料烧造砖瓦。”
宋 李纲 《建炎进退志总叙上之上》:“正犹大厦之倾,持颠扶危,须一一修葺,而材料鲜少,此所以为尤难也。”

如:不到十年的功夫,山上大家种的树全成材料啦。

⒉ 提供著作内容的事物。

元 张可久 《庆东原·次马致远先辈韵》曲:“山容瘦,木叶彫。对西窗尽是诗材料。”
鲁迅 《且介亭杂文·“以眼还眼”》:“那些‘朋友们’……还会知道《凯撒传》的材料是从 布鲁特奇 的《英雄传》里取来的。”
老舍 《我怎样写<骆驼祥子>》:“我入了迷似的去搜集材料,把 祥子 的生活与相貌变换过不知多少次。”

⒊ 指供参考用的资料。

毛泽东 《<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所以印这个材料,是为了帮助同志们找一个研究问题的方法。”

如:学习材料

⒋ 比喻适于做某种事情的人才。

元 秦简夫 《东堂老》第一折:“那泼烟花专等你个腌材料,快准备着五千船盐引,十万担茶挑。”
清 李渔 《比目鱼·改生》:“我看他的喉咙身段,倒是做生的材料。”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四章:“请不要派我做南路主将。萝卜掏宝盒,我不是合适材料。”


国语词典

材料 [cái liào]

⒈ 一切可供制作的原料或可供取用的资料。亦 作「素材」。

如:「这个案子真是写小说的好材料。」

资料 原料

⒉ 适合从事某事的人。

如:「他真是做这行的材料。」


材料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资料释义:⒈生产上或生活上所用的东西:劳动资料。消费资料。⒉为工作、学习或研究的需要而收集的各种材料,通常是指书籍、报刊、图表、图片、图纸、调查统计报告等:参考资料。统计资料。
    • 2.
      原料释义:指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用来冶金的矿砂,用来纺织的棉花。
    • 3.
      质料释义:产品所用的材料:这套衣服的质料很好。

材料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观点释义:⒈观察事物时所处的位置或采取的态度:生物学观点。 纯技术观点。⒉特指政治观点:没有正确的立场,就不会有正确的观点。

材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应释义:指示代词。 所有一切:一应俱全。一应工具、材料都准备好了。
    • 2.
      七寸青衫释义:青衫有读书人的意思。古代的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校服。就是说,生下来的孩子天生是读书的材料,将来的学问会很好。青衫还有一层意思是当官的意思。
    • 3.
      三七灰土释义:一种以石灰、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的建筑材料,在中国有悠久历史。南北朝公元6世纪时,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封门前地面即是灰土夯成的。
    • 4.
      三合土释义:石灰、砂和碎砖加水拌和后,经浇灌夯实而成的建筑材料,干燥后坚硬,可用来打地基或修筑道路。也有用石灰、黏土和砂加水拌和而成的。
    • 5.
      三才释义:⒈天、地、人。⒉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⒊三种材料。
    • 6.
      三材释义:⒈指天、地、人。 ⒉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⒊三位辅弼之才。⒋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⒌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⒍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 7.
      三鲜酥饺释义:一道家常菜肴,主要材料是 富强粉冻猪油 三鲜馅 鸡蛋。
    • 8.
      上才释义:⒈亦作“上材”。上等的才能。⒉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⒊上等的材料。
    • 9.
      上色释义:⒈属性词。(货品)上等;高级:上色绿茶。上色材料。⒉(在图画、工艺美术品等上面)加颜色:地图的轮廓已经画好,还没上色。
    • 10.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11.
      下料释义:生产或应用过程中剩余的下等材料。
    • 12.
      下材释义:⒈见“下才”。⒉下等的材料。
    • 13.
      下游产业释义:下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和从事生产,服务的行业。
    • 14.
      下脚料释义:原材料经加工后所剩余的零碎残料。如纺织厂中的油花、回丝,印刷厂中的纸边等。
    • 15.
      不世之材释义:原意是世上不好找的材料。指举世罕见的人才。
    • 16.
      不变资本释义: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如原材料)或逐渐(指机器磨损)被工人的活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前后不发生变化,故名。
    • 17.
      不均匀释义: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损耗。
    • 18.
      不够释义:⒈在数量或条件上比所要求的差些:人数不够。不够资格。⒉表示程度上比所要求的差些:材料不够丰富。分析得还不够深入。
    • 19.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20.
      不粘锅释义:一种金属锅。 内侧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形成涂层,耐酸、碱腐蚀,能分解油性物质,不生成油垢和炭化垢。具有使用方便、省油、不粘垢、易清洁等优点。

材料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应释义:指示代词。 所有一切:一应俱全。一应工具、材料都准备好了。
    • 2.
      七寸青衫释义:青衫有读书人的意思。古代的学子都是穿青色的服装,类似于我们现在的校服。就是说,生下来的孩子天生是读书的材料,将来的学问会很好。青衫还有一层意思是当官的意思。
    • 3.
      三七灰土释义:一种以石灰、粘土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具有较高强度的的建筑材料,在中国有悠久历史。南北朝公元6世纪时,南京西善桥的南朝大墓封门前地面即是灰土夯成的。
    • 4.
      三合土释义:石灰、砂和碎砖加水拌和后,经浇灌夯实而成的建筑材料,干燥后坚硬,可用来打地基或修筑道路。也有用石灰、黏土和砂加水拌和而成的。
    • 5.
      三才释义:⒈天、地、人。⒉三位齐名之才人。(1)指晋之潘滔、刘舆、裴邈。⒊三种材料。
    • 6.
      三材释义:⒈指天、地、人。 ⒉三种人材:官人使吏之材,士大夫官师之材,卿相辅佐之材。⒊三位辅弼之才。⒋三种材料。制作车轮的三种木材。⒌三种材料。指制弓的胶、丝、漆。⒍三种材料。古代指炊事必备的水、木、火。
    • 7.
      三鲜酥饺释义:一道家常菜肴,主要材料是 富强粉冻猪油 三鲜馅 鸡蛋。
    • 8.
      上才释义:⒈亦作“上材”。上等的才能。⒉指具有上等才能的人。⒊上等的材料。
    • 9.
      上色释义:⒈属性词。(货品)上等;高级:上色绿茶。上色材料。⒉(在图画、工艺美术品等上面)加颜色:地图的轮廓已经画好,还没上色。
    • 10.
      下埽释义:筑堤时把筑堤材料放下去。埽,用秫秸、芦苇、树枝等捆成的筑堤材料。清 周亮工《书影》卷三:“此今治河下埽之始,但今易以柳枝,苇条耳。”《儿女英雄传》第二回:“他在工多年,讲到那些里头--挑坝、下埽、加堤的工程,怎样购料,怎样作工,怎样省事,怎样赚钱--那一件也瞒他不过。”
    • 11.
      下料释义:生产或应用过程中剩余的下等材料。
    • 12.
      下材释义:⒈见“下才”。⒉下等的材料。
    • 13.
      下游产业释义:下游产业指处在整个产业链的末端,加工原材料和零部件,制造成品和从事生产,服务的行业。
    • 14.
      下脚料释义:原材料经加工后所剩余的零碎残料。如纺织厂中的油花、回丝,印刷厂中的纸边等。
    • 15.
      不世之材释义:原意是世上不好找的材料。指举世罕见的人才。
    • 16.
      不变资本释义:资本家用于购买生产资料(机器、原料等)的资本。其价值在生产过程中一次(如原材料)或逐渐(指机器磨损)被工人的活劳动转移到新的产品中去,但其价值量在生产过程前后不发生变化,故名。
    • 17.
      不均匀释义:光纤材料的折射率不均匀造成损耗。
    • 18.
      不够释义:⒈在数量或条件上比所要求的差些:人数不够。不够资格。⒉表示程度上比所要求的差些:材料不够丰富。分析得还不够深入。
    • 19.
      不等价交换释义:商品不按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在垄断资本的条件下,垄断资本家为了追逐高额利润,经常采用压低原材料价格、提高制成品价格的办法进行不等价交换,以加强对中小资本家和广大消费者的剥削。在国际贸易中,不等价交换成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掠夺第三世界的一种手段。
    • 20.
      不粘锅释义:一种金属锅。 内侧表面涂覆一层高分子材料(聚四氟乙烯)形成涂层,耐酸、碱腐蚀,能分解油性物质,不生成油垢和炭化垢。具有使用方便、省油、不粘垢、易清洁等优点。

材料造句

1.写作文要合理安排材料,分清主次详略,不要喧宾夺主。

2.由于疏忽大意,他把填报材料搞丢了。

3.俗话说:看菜吃饭,量体裁衣“,体”就是中心思想,根据中心思想剪裁材料,就可缝制出好文章。

4.一个想推销产品,一个急需要这种材料,两家一拍即合,马上签订了合同。

5.就凭这点一鳞半爪的材料便要下结论,岂不是握炭流汤吗?

6.材料问题解决了,并不等于整个工程就万事大吉了,新的问题还会出现的。

7.不熟悉生活,不掌握材料,就不能写出内容丰满,有条有理,丝丝入扣的文章来。

8.他们为了欺世盗名,搞假材料,作假报告,拍假照片,千方百计掩盖事实真相。

9.国际间谍采用一切卑鄙龌龊的手段,为主子提供颠覆其他国家的材料

10.历史材料往往互相矛盾,需要认真地进行去伪存真的鉴别工作。

11.从事学术研究,应详尽地占有材料,并从中概括出规律性的东西,这就是取精用弘的过程。

12.近来,因不少单位大兴土木,建筑材料非常紧缺。

13.要在浩瀚的古籍里搜集有用的材料,必须有正确的方法,不然,就会如堕烟海,茫无头绪。

14.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材料,怎么开工呢?

15.写作技巧再高明,若没有材料,也写不出好作品来,这正像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样。

16.面对这庞然大物一般的建筑材料,他们开来一辆起重机,才轻松地把它搬走了。

17.这篇论文,旁征博引,材料翔实,论证有力,写得棒极了。

18.材料涨价,我们的产品也只得水涨船高。

19.为了修好这台机床,爸爸跑遍了全市所有的材料回收站,沙里淘金般找配件,时经三个多月才修好了。

20.写作文时,我们要注意详略得当,次要的材料可以一笔带过。

材料(cailia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材料是什么意思 材料读音 怎么读 材料,拼音是cái liào,材料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材料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