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明 [yán míng]
1. 讲明。
言明 引证解释
⒈ 讲明。
引郭沫若 《沸羹集·文化界时局进言》:“在野人士正日夕为此奔走呼号,政府当局最近也公开言明,准备提前结束党治,还政于民。”
贺敬之 丁毅 等《白毛女》第一幕第二场:“当时同人言明是五分利。”
国语词典
言明 [yán míng]
⒈ 把条件说清楚明白。
例如:「所有规定应事先言明,日后才不会有疑问产生。」。
言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得也幺释义:⒈犹言得了。⒉应答之词。犹言明白啦。
- 2.
三茶六礼释义:犹言明媒正娶。 旧指正式婚姻。
- 3.
仁公释义:犹言明公,古代对有位者的尊称。
- 4.
仁君释义:⒈仁明的国君。三国 魏 曹植《求自试表》:“故慈父不能爱无益之子,仁君不能畜无用之臣。”元 施惠《幽闺记·罔害皤良》:“见説仁君迁都避,纷纷从者如归市。”苏曼殊《惨世界》第十二回:“把杀害他祖宗的仇人,当做圣主仁君看待。”⒉犹言明公,古代对有地位、声望者的尊称。汉 阮瑀《为曹公作书与孙权》:“乃使仁君飜然自絶,以是忿忿,怀惭反侧。”《后汉书·文苑传·赵壹》:“仁君忽一匹夫,於德何损,而远辱手笔,追路相寻诚足愧也。”
- 5.
兼览博照释义:犹言明察四方。
- 6.
口快心直释义:有啥说啥,想啥说啥。形容人性情直爽,语言明快。
- 7.
复旦释义:谓又光明,天明。《尚书大传》卷一下:“日月光华,旦復旦兮。”郑玄 注:“言明明相代。”唐 白居易《曲江早秋》诗:“我年三十六,冉冉昏復旦。”清 黄鷟来《和陶饮酒诗》之六:“既宵乃復旦,日月悠悠尔。”
- 8.
宣昭释义:宣扬;显扬。《诗·大雅·文王》:“宣昭义问。”王引之《经义述闻·毛诗中》:“宣昭犹言明昭。”《左传·昭公三十二年》:“伯父若肆大惠,復二 文 之业,弛 周 室之忧,徼 文 武 之福,以固盟主,宣昭令名,则余一人有大愿矣。”唐 韩愈《和李相公摄事南郊览物兴怀》诗:“圣贤相遇少,功德今宣昭。”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经义之设,本以扬搉大义,剔发微言,或且推广事理,以宣昭实用。”
- 9.
尽在不言中释义:是指大家不言明,也都明白其中的意思。
- 10.
山僧释义:⒈住在山寺的僧人。北周 庾信《卧疾穷愁》诗:“野老时相访,山僧或见寻。”唐 刘长卿《寻盛禅师兰若》诗:“山僧独在山中老,唯有寒松见少年。”元 李宗冽《题岳溪禅林精舍》诗:“山僧四五人,屡访期识面。”清 魏源《武林纪游》诗之七:“百觅 理安寺,始与山僧晤。”⒉僧人自称的谦词。《五灯会元·法眼宗·罗汉琛禅师》:“众人既尽在此,山僧不可无言。”金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师曰:‘山僧过矣!夫人言明日作排,非今日矣。’”
- 11.
帱察释义:犹覆照。极言明察。
- 12.
幸察释义:敬辞。犹言明察。
- 13.
断明释义:约定明白;确切言明。梨园戏《陈三五娘》第一场:“林大爹,今夜是元宵十五,家家户户都点灯,我与你断明:咱答歌,要‘灯’字起,才有彩气,若无‘灯’,就算输。”
- 14.
明圣湖释义:即今 浙江省 杭州市 西湖。明 田汝成《西湖游览志·西湖总叙》:“西湖,故 明圣湖 也…… 汉 时,金牛见湖中,人言明圣之瑞,遂称 明圣湖。以其介于 钱塘 也,又称 钱塘湖。以其输委于 下湖 也,又称 上湖。以其负郭而西也,故称 西湖 云。”
- 15.
明媒正礼释义:犹言明媒正娶。旧指正式婚姻。
- 16.
明廉暗察释义:犹言明察暗访。指用各种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 17.
明眼汉释义:犹言明眼人。
- 18.
消极修辞释义:指适应题旨情境需要,利用常规的表达方式,使语言明白、准确、通顺的一种修辞手法。 与“积极修辞”相对。
- 19.
涩然释义:是意思为不太好言明,很难说出口的意思。
- 20.
照胆释义:⒈相传 秦 咸阳宫 中有大方镜,能照见五脏病患。 女子有邪心者,以此镜照之,可见胆张心动。见《南京杂记》卷三。后因以“照胆”为典,极言明镜可鉴。北周 庾信《镜赋》:“镜乃照胆照心,难逢难值。”唐 杜牧《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韵》:“照胆常悬镜,窥天自戴盆。”宋 司马光《留别东郡诸僚友》诗之三:“楚国 良金百鍊精,深藏求售价连城。岂徒 丰 狱吹毛利,兼有 秦 臺照胆明。”明 刘基《古镜词》:“百鍊青铜曾照胆,千年土蚀萍花黶。”⒉剑名。南朝 梁 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武丁 在位五十九年,以元年岁次戊午铸一剑,长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