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严明 严明的意思
yánmíng

严明

简体严明
繁体嚴明
拼音yán míng
注音ㄧㄢˊ ㄇㄧ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án,(1) 紧密,没有空隙。【组词】:严紧。严密。(2) 不放松,认真。【组词】:严格。严肃。严正(严肃正当)。严明(严肃而公正,如“赏罚严严”)。严饬(➊严格命令;➋谨严)。威严。(3) 郑重,庄重。【组词】:庄严。尊严。(4) 厉害的。【组词】:严厉。严苛。(5) 重大。【组词】:严重。(6) 姓。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基本含义

严格而正直,不偏不倚

严明的意思

严明 [yán míng]

1. 严肃而公正。

纪律严明。

[ be strict and impartial; ]

2. —多指法纪。

3. 使严明。

严明厂纪。

严明 引证解释

⒈ 指赏罚分明。

《吴子·励士》:“武侯 问曰:‘严刑明赏足以胜乎?’ 起 对曰:‘严明之事,臣不能悉。’”

⒉ 严肃而公正;严格而明确。

《后汉书·李固传》:“清河王 严明,若果立,则将军受祸不久矣。”
元 李文蔚 《圯桥进履》第三折:“号令严明领大军,纷纷杀气靄征云。”
魏巍 《东方》第六部第五章:“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竟因为 中国 人高度的冷静和理智,严明的纪律而挽救了。”

⒊ 谓准确而分明。

《水浒传》第九一回:“星光之下,望城上旗帜森密,听城中更鼓严明。”
《东周列国志》第三四回:“三军用命,铃柝严明。 睢阳 各路城门,把守得铁桶相似。”


国语词典

严明 [yán míng]

⒈ 赏罚分明。

《吴子·励士》:「起对曰:『严明之士,臣不能悉。』」

⒉ 严格公正而分明。

《三国演义·第一八回》:「绍混淆是非,公法度严明。」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〇》:「那些衙门中人虽是受了贿赂,因惮太守严明,谁敢在傍边帮衬一句!」


严明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严正释义:严肃正当;严肃公正:严正声明。持论严正。严正的立场。

严明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涣散释义:⒈(精神、组织、纪律等)散漫;松懈:士气涣散。精神涣散。⒉使涣散:涣散军心。涣散组织。

严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老四严释义: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最初由会战于 大庆油田 的人所提出。
    • 2.
      不丧匕鬯释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
    • 3.
      严壹释义:严明划一。
    • 4.
      严断释义: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 5.
      严明释义:⒈严肃而公正(多指法纪):赏罚严明。纪律严明。⒉使严明:严明军纪。要严明法纪,制止不正之风。
    • 6.
      严静释义:⒈宁静。 宋 欧阳修《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⒉严明而不纷扰。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省地晏然。”
    • 7.
      信赏必罚释义:该赏的必定赏,该罚的必定罚。 指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 8.
      党的建设释义:简称“党建”。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目的是把党建设成纪律严明、公正廉洁、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核心。
    • 9.
      公正廉明释义: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10.
      军纪释义:军队的纪律:军纪严明。
    • 11.
      出律释义:《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 疏:“律,法也……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故云‘师出以律’也。”后以“出律”谓军队纪律严明。
    • 12.
      刚明释义:严明。
    • 13.
      刻明释义:犹严明。
    • 14.
      包公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15.
      匕鬯不惊释义: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16.
      匕鬯无惊释义: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 同“匕鬯不惊”。
    • 17.
      南朝官印释义:刘裕是东晋时小军官,出身低级士族,由于勇悍善战、纪律严明,屡立大功,深得民心。
    • 18.
      吏治释义: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吏治。吏治严明。
    • 19.
      大明法度释义: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 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 20.
      威明释义:⒈谓显赫的威灵。⒉威严明察。

严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老四严释义:缩略语。“三老”指对待革命事业,要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四严”指干革命工作,要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最初由会战于 大庆油田 的人所提出。
    • 2.
      不丧匕鬯释义:《易·震》:“震惊百里,不丧匕鬯。”孙星衍 集解引 郑玄 曰:“雷发声,闻于百里,古者诸侯之象。诸侯之教令,能警戒其国内,则守其宗庙社稷,为之祭主,不亡匕与鬯也。”匕、鬯,古代祭祀宗庙用物,借指宗庙祭祀。后以“不丧匕鬯”形容军纪严明,百姓安堵,不废宗庙祭祀。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南北议和·蔡专使元培代表布告全国文》:“袁公 之威望,与其旧部将士之忠义,方 清 摄政王解职,及 清 帝退位,至危逼之时期,尚能镇摄全京,不丧匕鬯;至於今日,復何疑虑!”
    • 3.
      严壹释义:严明划一。
    • 4.
      严断释义:⒈谓严厉断处,不予宽宥。《左传·昭公六年》:“严断刑罚,以威其淫。”孔颖达 疏:“严断,言其不放舍也。”⒉严厉禁止。《南史·齐纪上·武帝》:“自今公私皆不得出家为道,及起立塔寺,以宅为精舍,竝严断之。”⒊谓决断严明。《魏书·世祖纪下》:“兼甚严断,明於刑赏,功者赏不遗贼,罪者刑不避亲。”《北齐书·神武娄后传》:“后高明严断,雅遵俭约,往来外舍,侍从不过十人。”
    • 5.
      严明释义:⒈严肃而公正(多指法纪):赏罚严明。纪律严明。⒉使严明:严明军纪。要严明法纪,制止不正之风。
    • 6.
      严静释义:⒈宁静。 宋 欧阳修《鉴画》:“故飞走迟速;意浅之物易见;而闲和严静,趣远之心难形。”⒉严明而不纷扰。宋 叶适《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武陵 二年,军律严静……省地晏然。”
    • 7.
      信赏必罚释义:该赏的必定赏,该罚的必定罚。 指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 8.
      党的建设释义:简称“党建”。政党为加强自身建设而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关于党的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思想上政治上的高度一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民主集中制。目的是把党建设成纪律严明、公正廉洁、能领导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强核心。
    • 9.
      公正廉明释义: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 10.
      军纪释义:军队的纪律:军纪严明。
    • 11.
      出律释义:《易·师》:“师出以律。”孔颖达 疏:“律,法也……师出之时,当须以其法制整齐之,故云‘师出以律’也。”后以“出律”谓军队纪律严明。
    • 12.
      刚明释义:严明。
    • 13.
      刻明释义:犹严明。
    • 14.
      包公释义:包拯(zhěng),北宋时进士,曾任开封府知府,以执法严正著称。民间关于他断案的传说很多,尊称他为包公或包青天。小说戏曲中把他描写成刚正严明、不畏权势的清官的典型。
    • 15.
      匕鬯不惊释义:匕:古代的一种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庙祭祀用物。形容军纪严明,所到之处,百姓安居,宗庙祭祀,照常进行。
    • 16.
      匕鬯无惊释义:形容法纪严明,无所惊扰。 同“匕鬯不惊”。
    • 17.
      南朝官印释义:刘裕是东晋时小军官,出身低级士族,由于勇悍善战、纪律严明,屡立大功,深得民心。
    • 18.
      吏治释义:官吏的作风和政绩:澄清吏治。吏治严明。
    • 19.
      大明法度释义:明:严明;法度:规矩,制度。 大力严明制度、法规。
    • 20.
      威明释义:⒈谓显赫的威灵。⒉威严明察。

严明造句

1.军队的纪律是很严明的,谁违反了军令,就会军法从事。

2.我国的法律是公正的严明的,我们的社会是文明的,法不阿贵,人人平等。

3.人民军队纪律严明,所经之处秋毫无犯。

4.由于法纪严明,罪犯逍遥法外的情形已经大为减少。

5.我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秋毫无犯,鸡犬不惊。

6.军队没有严明的纪律和令行禁止的作风是不行的。

7.解放军的纪律严明,令行禁止,不许有半点差错。

8.岳家军纪律严明,所到之处,了身达命。

9.子弟兵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受到群众的热情支援。

10.孙将军的部队虽然长驻本地,但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1.一群大雁步调一致,纪律严明,排着整齐的队伍,在空中飞。

12.严明的纪律是顺利开展工作并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13.心思要缜密,不可琐屑。操守要严明,不可激烈。

14.战士们纪律严明,精神饱满。

15.这支部队纪律严明、无坚不摧。

16.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

17.这支勤王兵一路上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全军官兵,雄赳赳,气昂昂,十分英武,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

严明(yanm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严明是什么意思 严明读音 怎么读 严明,拼音是yán míng,严明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严明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