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节 [shī jié]
1. 丧失气节,多指投降敌人。
例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绝不失节。
英[ be disloyal; ]
2. 封建礼教指妇女失去贞节。
例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英[ lose one's chastity; ]
3. 失去调节;失去控制;节序失常。
例饮食失节。
晏子援绥而乘,其仆将驰,晏子抚其仆之手曰:“安之,勿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吕氏春秋·知分》
英[ out of control; ]
失节 引证解释
⒈ 丧失节操。
引《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南齐书·褚贲传》:“世以为 賁 恨 渊 失节於 宋室,故不復仕。”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惟 睢水 之遗忠,始焉有愧;比 李陵 之失节,终则为多。”
老舍 《四世同堂》五:“你们是迎着炮弹往前走,我们是等着锁镣加到身上而不能失节。”
⒉ 旧指女子失去贞操。
引宋 程颐 《伊川先生语》八下:“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託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説。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寧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清 李渔 《巧团圆·词源》:“防失节的果得全贞, 曹小姐 才堪免辱。”
⒊ 违背礼节。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闕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⒋ 失去控制;失于调节。
引《吕氏春秋·知分》:“晏子 援绥而乘,其僕将驰, 晏子 抚其僕之手曰:‘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作豉法》:“若热汤人手者,即为失节伤热矣。”
⒌ 不成节奏。
引《旧唐书·段秀实传》:“﹝ 秀实 ﹞乃召鼓人,阳怒失节,且戒之曰:‘每更筹尽,必来报。’”
明 叶盛 《水东日记·王忠毅打得胜鼓》:“王忠毅公 为京尹时,公退即坐后堂,召皷手打得胜皷以为乐,皷失节者有罚。”
⒍ 不合节令。
引《汉书·刘向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宋书·五行志四》:“此月雷电者,阳不闭藏也。既发泄而明日便大雪,皆失节之异也。”
明 刘基 《春秋明经·三月癸酉大雨震电庚辰大雨雪》:“《春秋》纪阴阳之失节,所以示人君不可忽天道也。”
国语词典
失节 [shī jié]
⒈ 丧失节操,不能以义自守。
引《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
《五代史平话·唐史·卷上》:「但吾家世忠孝,誓于此生靡敢失节。」
反守节
⒉ 妇女失去贞节。
引《二程全书·遗书二二下》:「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宁为短命全贞鬼,不作偷生失节人。」
⒊ 失去调节、控制。
引《吕氏春秋·恃君览·知分》:「安之,毋失节,疾不必生,徐不必死。」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霜降失节,不以其时。」
⒋ 违背礼节。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阙廷之礼,吾未尝敢不从宾赞也;廊庙之位,吾未尝敢失节也。」
失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五药释义:⒈五类药物。 《周礼·天官·疾医》:“以五味、五穀、五药养其病。”郑玄 注:“五药,草、木、虫、石、穀也。”南朝 梁 沉约《钟山诗应西阳王教》:“淹留访五药,顾步佇三芝。”唐 独孤及《为吏部李侍郎祭李中丞文》:“官不过八命,年未愈六十,岂五药乖养,九藏失节,以及此乎?”⒉指茯苓、朱砂、雄黄、人参、赤箭。唐 慧琳《一切经音义》卷三六:“今依《金刚顶瑜伽》説五药梵名:娑贺拶囉一,娑贺禰缚二,建吒迦哩三,儗哩羯囉四,勿哩答贺底五,并西国药此国无,即以此土所出灵药替之,茯苓一,朱砂二,雄黄三,人参四,赤箭五。”
- 2.
前志释义:⒈前人的记述。《左传·成公十五年》:“子臧 辞曰:前志有之曰:‘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国语·晋语六》:“夫 成子 导前志以佐先君。”三国 魏 曹植《学官颂》:“由 也务学,名在前志;宰予 昼寝,粪土作诫;过庭子弟,《诗》《礼》明记。”⒉往昔的志向。唐 李白《颍阳别元丹邱之淮阴》诗:“前志庶不易,远途期所遵。”唐 许浑《寄契盈上人》诗:“婚嫁乖前志,功名异夙心。”⒊前人的志向。《三国志·魏志·管宁传》:“非所以奉遵明训,继成前志也。”宋 苏辙《陈述古舍人辞庙文》:“慨然顾瞻,思继前志。”
- 3.
君子固穷释义:君子:有教养、有德行的人;固穷:安守贫穷。指君子能够安贫乐道,不失节操。
- 4.
堕节释义:失节。
- 5.
失花儿释义:谓妇女失节。
- 6.
失身释义:失节
- 7.
寒燠释义:⒈冷热。《汉书·天文志》:“故日进为暑,退为寒。若日之南北失节,晷过而长为常寒,退而短为常燠。此寒燠之表也,故曰为寒暑。”《汉书·五行志下之上》:“雨旱寒奥,亦以风为本,四气皆乱,故其罚常风也。”晋 葛洪《抱朴子·吴失》:“阴阳相沴,寒燠繆节。”清 赵翼《渔塘》诗:“维桑可御寒,维柳可纳凉,寒燠各有资,此亦经济方。”李劼人《死水微澜》第五部分十一:“而又因 成都平原,寒燠适中,风物清华,彼此都是外籍,又无聚族而居的排外恶习,自然不会发生嫉视异乡人的心理。”⒉借指时间。一寒一燠,代表一年。清 陈确《与刘伯绳
- 8.
差缪释义:差谬。 《鹖冠子·天则》:“差繆之间,言不可合。”《资治通鉴·晋安帝义熙五年》:“﹝ 魏 主 珪 ﹞疑羣臣左右皆不可信,每百官奏事至前,追记其旧恶,輒杀之;其餘或颜色变动,或鼻息不调,或步趋失节,或言辞差繆,皆以为怀恶在心,发形於外,往往手击杀之。”
- 9.
感帨释义:《诗·召南·野有死麕》:“舒而脱脱兮,无感我帨兮!”郑玄 笺:“奔走失节,动其佩饰。”后以“感帨”指男子对女子非礼相陵。感,通“撼”。
- 10.
更嫁释义:改嫁。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桓公 ﹞乃且復召之,因復更嫁之。”《汉书·苏武传》:“子卿 妇年少,闻已更嫁矣。”晋 干宝《搜神记》卷十一:“遣归家,更嫁为 华仲 妻。”清 江藩《汉学师承记·钱大昕》:“去而更嫁,不谓之失节。”
- 11.
服除释义:守丧期满。《资治通鉴·齐高帝建元四年》:“癸卯,南康 文简公 褚渊 卒,世子侍中 贲 耻其父失节,服除,遂不仕。”宋 陆游《曾文清公墓志铭》:“丁内艰,服除,主管南外宗室财用。
- 12.
泥蟠不滓释义:盘绕在泥里而没有被污染。比喻人不得志但不丧失节操。
- 13.
疳积释义:疳的俗称。中医病名。患者为小儿,表现为慢性营养不良及消化不良、面黄肌瘦、大便泄泻而酸臭。多与哺乳不当、饮食失节、病后失调及虫积等因素有关。
- 14.
矜奋释义:⒈以勇气自恃;骄傲自大。 《管子·形势》:“矜奋自功,而不因众人之力。”《汉书·晁错传》:“矜奋自贤,羣臣恐諛。”⒉武勇,果敢。三国 魏 刘劭《人物志·九徵》:“故诚仁必有温柔之色,诚勇必有矜奋之色,诚智必有明达之色。”⒊振奋;勉励。唐 韩愈《柳州罗池庙碑》:“柳侯 为州,不鄙夷其民,动以礼法。三年,民各自矜奋。”宋 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夫士尝毁廉耻以负累於世矣,则其偷惰取容之意起,而矜奋自强之心息。”清 方苞《岩镇曹氏女妇贞烈传序》:“自是以后,为男子者率以妇人之失节为羞,而憎且贱之。此妇人
- 15.
腼颜人世释义:腼颜:表现出惭愧的脸色。形容丧气失节,厚颜无耻地活在世上。
- 16.
觍颜人世释义:表示丧失节操的人厚脸皮活在世上。
- 17.
贰节释义:犹失节。
- 18.
贰行释义:⒈行为前后不一致。 语本《诗·卫风·氓》:“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宋陈师道《<送邢居实>序》:“於是明古之制,与其疑谋贰行,隐志晦德,而论著其合否,考之其世,稽之於经,质之於友,而定其论,使学者有考焉。”⒉指品行不专一,失节。
- 19.
达节释义:⒈谓不拘常规而合于节义。 《左传·成公十五年》:“圣达节,次守节,下失节。”杨伯峻 注:“最高道德为能进能退,能上能下,而俱合于节义。”晋 袁宏《后汉纪·光武帝纪论》:“夫能与造化推移,而不以哀乐为心者,达节之人也。”唐 韩愈《通解》:“今之人以一善为行,而耻为之,慕达节而称夫通才者多矣。”⒉明达世情;识时务。《魏书·阳尼传》:“体源究道,归圣哲兮。随化委遇,能达节兮。”元 范梈《散步还南轩》诗:“嵇康 本达节,竟受薄俗嗤。”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二:“自古识时达节之士,功名而外无容心。”
- 20.
隳节释义:犹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