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支党 支党的意思
zhīdǎng

支党

简体支党
繁体支黨
拼音zhī dǎng
注音ㄓ ㄉ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hī,(1) 撑持,伸出,竖起。【组词】:支撑。支援。体力不支。(2) 受得住。【组词】:乐不可支。(3) 领款或付款。【组词】:支付。(4) 调度,指使。【组词】:支使。支应。支着儿。(5) 附属于总体的一个部分。【组词】:总支。支流。支离。(6) 〔地支〕历法中用的十二个字。【例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7) 量词。【组词】:一支笔。

dǎng,(1) 为了政治目的结合起来的团体。【组词】:党派。党团。党委。党员。党章。党阀。党风。党纪。(2) 意见相合的人或由私人利害关系结成的团体。【组词】:党羽。朋党。死党。(3) 指亲族。【组词】:父党。母党。妻党。(4) 古代地方组织,以五百家为一党。(5) 姓。

基本含义

指倒戈投敌,背叛原来所依附的一方。

支党的意思

支党 [zhī dǎng]

1. 党羽。

支党 引证解释

⒈ 党羽。

《战国策·燕策一》:“启 与支党攻 益 而夺之天下,是 禹 名传天下於 益,其实令 启 自取之。”
《后汉书·刘玄传》:“王匡、王凤、马武 及其支党 朱鮪、张卬 等北入 南阳,号‘新市兵’,皆自称将军。”
《新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皇后》:“分捕诸 韦 、诸 武 与其支党,悉诛之。”
宋 岳珂 《桯史·汪革谣谶》:“革 遁入行都,厢吏执之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梟于市,支党流 广南。”


支党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仄释义:⒈辗转不安。《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僻处西馆,未奉闕廷,踊跃之怀,瞻望反仄。”南朝 梁 张率《白紵歌辞》之三:“愁来夜迟犹叹息,抚枕思君终反仄。”宋 司马光《答陈监簿书》:“光 实何人,敢受此赐,反仄愧汗,无地自处。”⒉动荡不定。《新唐书·郭晞传》:“河中 军乱,子仪 召首恶诛之,其支党犹反仄。”《资治通鉴·唐明宗天成二年》:“朝廷虽知 房知温 首乱,欲安反仄,癸巳,加 知温 兼侍中。”清 魏源《圣武记》卷十:“一旦偶有反仄蠢动,专閫文吏,朝发夕至,朝扑夕灭。”清 陈康祺《燕下乡脞录》卷十四:“宜
    • 2.
      吠狗释义:⒈看守门户的狗。 闻声则吠,故称。《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吏人之与 叔孙 居於 箕 者,请其吠狗,弗与。”孔颖达 疏:“狗有吠守者,有主猎者……吏人请 叔孙 乞其吠守之狗。”《新唐书·李栖筠传》:“宿贼 张度 保 阳羡 西山,累年吏讨不克。至是发卒捕斩,支党皆尽,里无吠狗。”宋 苏轼 有《余来儋耳得吠狗》诗。⒉古地名。《国语·齐语》:“反其侵地 柴夫、吠狗。”韦昭 注:“燕 之二邑。”
    • 3.
      支党释义:党羽。《战国策·燕策一》:“启 与支党攻 益 而夺之天下,是 禹 名传天下於 益,其实令 启 自取之。”《后汉书·刘玄传》:“王匡、王凤、马武 及其支党 朱鮪、张卬 等北入 南阳,号‘新市兵’,皆自称将军。”《新唐书·后妃传上·中宗韦皇后》:“分捕诸 韦、诸 武 与其支党,悉诛之。”宋 岳珂《桯史·汪革谣谶》:“革 遁入行都,厢吏执之以闻,遂下大理。狱具,梟于市,支党流 广南。”
    • 4.
      方任释义:一方的重任,指地方长官的职位。三国 魏 曹操《谢袭费亭侯表》:“双金重紫,显以方任;虽不识义,庶知所尤。”《三国志·魏志·满宠传》“凌 支党毁 宠”裴松之 注引《世语》:“王凌 表 宠 年过耽酒,不可居方任。”《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五年》引此文,胡三省 注曰:“方任,方面之任也。”《文选·任昉<齐竟陵文宣王行状>》:“朝旨以董司岳牧,敷兴邦教,方任虽重,比此为轻。”张铣 注:“方任,谓太守也。言太守虽重,比此司徒侍中之职,太守为轻也。”唐 权德舆《送安南裴都护》诗:“莫言方任远,且贵主忧分。”清 郝懿行《
    • 5.
      株蔓释义:⒈株连蔓引。 《新唐书·陈子昂传》:“近日詔狱稍滋,鉤捕支党,株蔓推穷,盖狱吏不识天意,以抵惨刻。”《宋史·张问传》:“诸葛公权 之乱,郡县株蔓连逮,至数百千人。”⒉犹蔓延。《新唐书·陆希声传》:“明年,王仙芝 反,株蔓数十州,遂不制。”
    • 6.
      槃结释义:相互勾结。 《后汉书·南蛮传》:“今二州盗贼槃结不散,武陵、南郡 蛮夷未辑……如復扰动,必更生患。”《三国志·吴志·陆抗传》:“如使 西陵 槃结,则南山羣夷皆当扰动。”《新唐书·李芃传》:“永泰 初,宣 饶 剧贼 方清、陈庄 西絶 江,劫商旅为乱,支党槃结。”

支党(zhid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支党是什么意思 支党读音 怎么读 支党,拼音是zhī dǎng,支党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支党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