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订正 订正的意思
dìngzhèng

订正

简体订正
繁体訂正
拼音dìng zhèng
注音ㄉㄧㄥ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dìng,(1) 改正,修改。【组词】:订正。考订。校(jiào )订。修订。(2) 约定,立(契约)。【组词】:订立。订购。订约。(3) 用线、铁丝、书钉把书页、纸张连在一起。【组词】:装订。(4) 制定。【组词】:订计划。(5) 评议。【例句】:“两刃相割,利钝乃知;二论相订,是非乃见”。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纠正错误,修正错误的意思。

订正的意思

订正 [dìng zhèng]

1. 校正错误文字。

订正版。

[make correction; amend;]

订正 引证解释

⒈ 谓校订、改正文字或计算中的谬误。又

《宋书·礼志一》:“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宋 刘挚 《谢馆职启》:“小言之则订正国籍文字之异同,大言之则预闻朝廷政事之论议。”
清 周亮工 《又与高康生书》:“文选烦足下订其讹字,即一圈一点,皆烦订正。”
孙犁 《澹定集·<幸存的信件>序》:“现将有关我的创作者,略加订正,发表出来,供读者参考。”

如:这两道算术题要订正


国语词典

订正 [dìng zhèng]

⒈ 校订改正。

《晋书·卷七五·荀崧传》:「其书文清义约,诸所发明,或是左氏、公羊所不载,亦足有所订正。」

改正 勘误 校订 校勘 校正


订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修正释义:⒈修改使正确:修正错误。⒉篡改(马克思主义)。
    • 2.
      勘误释义:作者或编者更正书刊中文字上的错误:勘误表。
    • 3.
      改正释义: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缺点。改正错别字。
    • 4.
      校勘释义: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
    • 5.
      校正释义:校对改正:校正错字。 重新校正炮位。
    • 6.
      校订释义:对照可靠的材料改正书籍、文件中的错误:校订文稿。

订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修订释义:修改订正(书籍、计划等):修订本。修订教学大纲。
    • 2.
      刊改释义:修改;订正。
    • 3.
      厘正释义:订正:厘正遗文。
    • 4.
      厘订释义:⒈整理订正。鲁迅《集外集拾遗·<劲草>译本序》:“爰加厘订,使益近于信达。”⒉制订。邹韬奋《三十年前的民主运动》:“﹝ 梁任公 ﹞对立宪加紧活动,提出四项政纲,即……(二)厘订法律,巩固司法权的独立。”⒊整理订定。《清史稿·时宪志一》:“﹝ 汤若望 ﹞言:‘臣於 明 崇禎 二年来京,曾依西洋新法釐订旧历。’”清 赵克宜《重订增补<类腋>凡例》:“姚氏 原书诸未尽善之处,既为详加釐订,新增者成於锋鏑之餘,疵顈在所难免。”朱自清《论国语教育》:“陆先生 是主张‘整理国字’使之合理化,科学化,统一化,正确化,
    • 5.
      参订释义:参校订正:这部书由张先生编次,王先生参订。
    • 6.
      发正释义:发明订正。
    • 7.
      商订释义:商讨订正。
    • 8.
      定一尊释义:谓在某方面树立一个最高权威。 《史记·秦始皇本纪》:“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清 皮锡瑞《经学历史》十:“乾隆 五十八年,詔刊十三经於太学,依《开成石经》,参以善本,多所订正。嘉庆 八年,復命廷臣磨改,以期尽善,尤为一代盛典,足以别黑白而定一尊。”
    • 9.
      康熙字典释义:大型字典。清张玉书等奉诏编撰。收47 035字,按部首笔画排列,用反切和直音注音,载古文以溯其字源,列俗体以著其变迁,释义详细,书证丰富。康熙五十五年(1716)初刻,后流传较广。清人王引之《字典考证》、今人王力《康熙字典音读订误》均订正其数千处讹误。
    • 10.
      改定释义:⒈修改订正。 ⒉另行确定。
    • 11.
      日知录释义:读书笔记。 清代顾炎武作。三十二卷。按经义、吏治、财赋、史地、兵事、艺文等分类编次。较全面地反映了著者的政治学术思想。书中错误之处,曾经阎若璩等订正。黄汝成著有《日知录集释》,后又有多位学者加以整理研究。
    • 12.
      是正释义:审察谬误,加以订正。
    • 13.
      条正释义:谓逐条订正。
    • 14.
      校定释义:考核订正。 《后汉书·伏湛传》:“永和 元年,詔 无忌 与议郎 黄景 校定中书《五经》、诸子百家、艺术。”宋 陆游《跋唐御览诗》:“姑校定讹谬,以俟完本。”鲁迅《集外集·<穷人>小引》:“歧异之处,便由我比较了 原白光 的日文译本以定从违,又经 素园 用原文加以校定。”
    • 15.
      校録释义:订正著录。
    • 16.
      核正释义:⒈查核订正。⒉覈正:核实校正。
    • 17.
      正订释义:订正;改正著作中的谬误。
    • 18.
      理董释义:⒈督促办理。⒉订正;整理。
    • 19.
      积冷释义:中医谓寒冷郁结不散。《医宗金鉴·订正金匮要略注·妇人杂病》:“妇人之病,因虚、积冷、结气,为诸经水断絶,至有歷年,血寒积结胞门。”原注:“﹝妇人﹞月经致病之根源,则多因虚损、积冷、结气也……至有歷年寒积胞门,以至血凝气结而不行者。”
    • 20.
      窜定释义:删改订正。

订正(ding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订正是什么意思 订正读音 怎么读 订正,拼音是dìng zhèng,订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订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