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前线 前线的意思
qiánxiàn

前线

简体前线
繁体前線
拼音qián xiàn
注音ㄑ一ㄢˊ ㄒ一ㄢ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qián,(1) 指空间,人面所向的一面;房屋等正门所向的一面;家具等靠外的一面,与“后”相对。【组词】:前面。前边。前方。面前。前进。前程。(2) 指时间,过去的,往日的,与“后”相对。【组词】:以前。前人。前此。前科。前嫌。前言。前车之鉴。(3) 顺序在先的。【组词】:前五名。(4) 向前行进。【组词】:勇往直前。

线

xiàn,(1) 用丝、棉、麻、金属等制成的细长可以任意曲折的东西。【组词】:丝线。棉线。线圈。线材。线绳。(2) 几何学上指一个点任意移动所构成的图形。【组词】:直线。曲线。线条。(3) 像线的东西。【组词】:光线。视线。线索(➊事情的头绪或门径;➋文学作品中情节发展的脉络或文章的思路)。战线。生命线。(4) 量词,用于抽象事物,数词限用“一”,表示极少。【组词】:一线希望。

基本含义

指战争或斗争的最前沿地带,也指工作或事业的最紧要关头。

前线的意思

前线 [qián xiàn]

1. 作战时由最前面的作战部队形成的一条军事线;亦指与敌方接触的战线或区域。

远离前线。

[ front line; ]

3. 亦泛指第一线。

前线 引证解释

⒈ 作战时双方军队接近的地带。与“后方”相对。

郭沫若 《洪波曲》第八章三:“卡车载宣传品上了前线,回车便把各地可做慰劳用的物资采办回来。”
茅盾 《右第二章》三:“‘你老家里还有什么?’忽然一个从前线调下来休息的兵,一面啃着大饼,一面走过来问了。”

⒉ 泛指第一线。

郭小川 《县委书记的浪漫主义》诗:“后天正月初三,千军万马要开上修水库的前线。”


国语词典

前线 [qián xiàn]

⒈ 军队所在的地方,与敌人接近之地带。

如:「军队正在前线驻守,以捍卫家园。」

火线 前方 前哨

后方


前线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前方释义:前线,两军之间冲突或作战的地带。
    • 2.
      前列释义:最前面的一列,比喻带头或领先的地位:站在斗争的最前列。
    • 3.
      火线释义:⒈作战双方对峙、火力所能达到的前沿地带。⒉照明电路中电势高的导线。用测电笔的前端接触火线时,测电笔的氖泡发光。
    • 4.
      前哨释义:地面部队驻止时,向敌方所在方向派出的警戒分队。 通常由一个连或一个营担任。任务是制止地面敌人的侦察和抗击敌人的袭击,保障军队的安全和顺利进入战斗或适时转移。

前线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后方释义:⒈方位词。 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后方,发现一艘潜艇。⒉远离战线的地区(跟“前线、前方”相对)。

前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一线释义:⒈战争的最前线。⒉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一线工人。⒊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一线阳光。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
    • 3.
      三线释义:我国国防上指后方,是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 4.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5.
      五十步笑百步释义: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士从前线上败下来,一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 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个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 6.
      亲临释义:亲自到(某处):亲临其境。亲临现场。亲临指导。亲临抗洪前线。
    • 7.
      亲冒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 8.
      亲当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 9.
      八路军军歌释义: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10.
      八路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
    • 11.
      决鬭释义:⒈决定最后胜败的战斗。 《后汉书·吕布传》:“布 弯弓顾曰:‘诸君观 布 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鬭。’”《魏书·侯莫陈悦传》:“黑獭 至,遥望见 悦,欲待明日决鬭。”郭沫若《战声集·诗歌国防》:“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⒉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镇静而无抵抗’,想多得几个赏钱。可是,他们还很勇敢--时时刻刻要互相决斗,为的是要抢赏钱。”茅盾《子夜》十九:“这时候,市场里正轰起了从来不曾有过的‘多头’和
    • 12.
      前委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周恩来 陈毅《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信》:“前委在两年奋斗中已有不少经验可以运用,中央在此不作机械的指示。”
    • 13.
      前方释义:前线,两军之间冲突或作战的地带。
    • 14.
      前旌释义:⒈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⒉借指前军,前线。
    • 15.
      劳军释义:慰劳军队:各界代表到前线劳军。
    • 16.
      后方释义:⒈方位词。 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后方,发现一艘潜艇。⒉远离战线的地区(跟“前线、前方”相对)。
    • 17.
      吴侬软语释义:亦作“吴儂娇语”。 形容操 吴 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鶯声,尽都是 吴 儂娇语。”郑振铎《苏州赞歌》:“‘吴 侬软语’的 苏州 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 18.
      告急释义:报告情况紧急并请求援救(多指战事、灾害等):前线告急。灾区告急。告急电报。
    • 19.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20.
      寄系释义:寄托维系。 郭沫若《沸羹集·中国文艺界贺苏联抗战周年》:“全世界都在和法西斯恶魔鏖战中,全世界人类都在渴望能够早一日从法西斯恶魔的血手中得到解放,因而全人类的注意和希望,也都集中和寄系在 苏联 前线的胜利上面了。”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在武夫专横之下,人的生命便寄系在一分颦笑之间。”

前线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一线释义:⒈战争的最前线。⒉指直接从事生产、教学、科研等活动的岗位:深入车间慰问一线工人。⒊数量词。形容极其细微:一线阳光。一线光明。一线希望。一线生机。
    • 3.
      三线释义:我国国防上指后方,是支援前线的战略基地。
    • 4.
      中国远征军释义: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于1942年春进攻缅甸。中国政府应英国政府要求,于同年2月组成中国远征军开赴缅甸前线。在对日作战中予日军以沉重打击,后因日军大量增兵而失利。同年9月主力撤至滇西怒江东岸,后重建司令部;另一部撤至印度东北部,改称驻印军。1945年1月,远征军两支部队在缅北会师,打通中印公路,为盟军在缅甸的最后胜利奠定基础。
    • 5.
      五十步笑百步释义:战国时候,孟子跟梁惠王谈话,打了一个比方,有两个兵士从前线上败下来,一个退了五十步,另一个退了一百步。 退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退了一百步的,说他不中用。其实两个人都是在退却,只是跑得远近不同罢了(见于《孟子·梁惠王上》)。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缺点或错误,只是程度上轻一些,却讥笑别人。
    • 6.
      亲临释义:亲自到(某处):亲临其境。亲临现场。亲临指导。亲临抗洪前线。
    • 7.
      亲冒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 8.
      亲当矢石释义: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
    • 9.
      八路军军歌释义:公木词,郑律成曲。创作于1939年。原为《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歌曲表现八路军为拯救民族危亡,坚决开赴前线,奋勇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10.
      八路军释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根据同国民党达成的协议,1937年8月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也叫第十八集团军),朱德任总司令,彭德怀任副总司令,辖第一一五师、第一二○师、第一二九师三个师。改编后开赴抗日前线,创建了晋绥、晋察冀、晋冀鲁豫、山东等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粉碎了日伪军的多次进攻和“扫荡”,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多次进攻,消灭了大量敌人。1945年8月八路军和新四军及其他人民武装一起举行了大反攻,取得了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中国人民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绩。这时
    • 11.
      决鬭释义:⒈决定最后胜败的战斗。 《后汉书·吕布传》:“布 弯弓顾曰:‘诸君观 布 射﹝戟﹞小支,中者当各解兵,不中可留决鬭。’”《魏书·侯莫陈悦传》:“黑獭 至,遥望见 悦,欲待明日决鬭。”郭沫若《战声集·诗歌国防》:“如今他要在最前线和猛恶的帝国主义决斗。”⒉泛指进行你死我活的斗争。瞿秋白《乱弹·财神还是反财神》:“他们也就非常之驯服,对着外国大财神总是‘镇静而无抵抗’,想多得几个赏钱。可是,他们还很勇敢--时时刻刻要互相决斗,为的是要抢赏钱。”茅盾《子夜》十九:“这时候,市场里正轰起了从来不曾有过的‘多头’和
    • 12.
      前委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于前线设有领导对敌作战的前敌委员会,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也曾设立类似的前线委员会,都简称“前委”。 周恩来 陈毅《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信》:“前委在两年奋斗中已有不少经验可以运用,中央在此不作机械的指示。”
    • 13.
      前方释义:前线,两军之间冲突或作战的地带。
    • 14.
      前旌释义:⒈帝王官吏仪仗中前行的旗帜。⒉借指前军,前线。
    • 15.
      劳军释义:慰劳军队:各界代表到前线劳军。
    • 16.
      后方释义:⒈方位词。 后面;后头:在我舰的后方,发现一艘潜艇。⒉远离战线的地区(跟“前线、前方”相对)。
    • 17.
      吴侬软语释义:亦作“吴儂娇语”。 形容操 吴 方言的人语音轻清柔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六回:“他们叫来侍酒的,都是南班子的人,一时燕语鶯声,尽都是 吴 儂娇语。”郑振铎《苏州赞歌》:“‘吴 侬软语’的 苏州 人民,看起来好象很温和,但往往是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 18.
      告急释义:报告情况紧急并请求援救(多指战事、灾害等):前线告急。灾区告急。告急电报。
    • 19.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20.
      寄系释义:寄托维系。 郭沫若《沸羹集·中国文艺界贺苏联抗战周年》:“全世界都在和法西斯恶魔鏖战中,全世界人类都在渴望能够早一日从法西斯恶魔的血手中得到解放,因而全人类的注意和希望,也都集中和寄系在 苏联 前线的胜利上面了。”郭沫若《少年时代·黑猫》:“在武夫专横之下,人的生命便寄系在一分颦笑之间。”

前线造句

1.前线战斗异常激烈,后援部队刚刚赶到,喘息未定,立即投入了战斗。

2.为了躲避敌人的空袭,部队昼伏夜行,赶往前线

3.前线将士们枕戈待旦,随时准备为保家卫国而战。

4.听了来自前线的报告,在座的年青人都满腔怒火,热血沸腾。

5.这次前线之行,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6.在日本人大举进攻中国时,许多有志之士都抱着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信念,扛起枪上了前线

7.俗话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次我已经报名上前线了,最后怎能把我留在后方?

8.母亲好不容易接到儿子的一封前线来信,心慌意乱地怎么也拆不开信封。

9.那时,日本侵略军入侵我国,爱国志士目睹山河破碎,莫不忧心如焚,纷纷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10.抗日战争时期,许多进步青年投笔从戎,奔赴抗日前线

11.战争爆发后,青年纷纷投笔从戎,奔赴前线

12.他俩刚度过几天新婚燕尔的生活,妻子就送丈夫上前线了。

13.在西北前线,我西北军旗开得胜,首战大捷。

14.支援军一队队,浩浩荡荡开赴前线

15.在抗震救灾前线,解放军官兵首当其冲,英勇参加救援的战斗。

16.不管是刮风不管是下雨,他们总是拼搏在最前线

17.面对我军的反击,敌人纷纷从前线撤退下来。

18.为了救国,许多热血青年奔赴抗日前线

19.振奋人心的消息从前线传来,战士们不由得兴奋地高声呼喊。

20.前线传来了胜利的喜讯。

前线(qianx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前线是什么意思 前线读音 怎么读 前线,拼音是qián xiàn,前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前线造句子